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书人物大全

第250章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人物大全 以叶知秋1 1970 2025-08-03 19:41

  写完《报任安书》后,司马迁的事迹就不见记载,他的具体生卒之年已难考证。事实上,不管他生命的起止之点何在,他已默默地将生命之躯化为中华文化的一座丰碑,获得了生命的永恒。到了王莽执政,有人请求朝廷封司马迁的后人,司马迁的后人受封为史通子。

  从上古以来,有了文字,就开始有史官职务,由史官记录历史,载入史籍。到了孔子编撰《春秋》,记述的内容,上至唐尧,下至秦缪公。唐尧、虞舜之前,虽然有文献记载,留存的很少,有些记载荒诞不经,不能当作经典。因此黄帝、颛顼的历史不是很清楚。及至孔子编修鲁国历史,撰写《春秋》,左丘明辑录史实,撰写《左传》,又将很多史料编写进《国语〉。还有《世本》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的帝王、公侯、卿大夫及帝王谱系。春秋之后,七国纷争,秦兼并诸侯,拥有天下,又有了《战国策》问世。汉兴以来,伐秦之后,楚汉相争,又有了《楚汉春秋》。司马迁根据《左传》《国语》,采用《世本》《战国策》的内容,以及《楚汉春秋》的内容,详列在书中,一直写到武帝天汉年间。

  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系统地编纂,记录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演变,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古老文明。通过写史,来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像司马迁说的“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认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找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从而概括出自己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纪传体形式编写的史书,司马迁打破了以往以编年体为主的史书传统,编年体的优势是能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了解发生的大事件,但弊端在于一些人的事迹可能分散于不同的年代,且很多是有关联的,会因为编年的写法被打散,司马迁采用的纪传体使得历史的叙述更加生动立体。《史记》便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按朝代顺序记载帝王的事迹;表:以表格形式列出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年代,便于读者查阅对照;书: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包括礼乐,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方面;世家:记录了各主要诸侯国及部分重要家族的兴衰历程;列传:叙述各时期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在写作过程中,司马迁始终坚持如实著录,不歪曲、不夸张,按照历史事实的实际情况著录,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历史观和哲学观。比如汉惠帝虽然做过几年皇帝,但由于有职无权,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反而是惠帝朝的实际掌权人吕后,虽然没有天子的称号,却被列入本纪。还有项羽,虽然最终没有争夺到皇位,但作为推翻秦朝的绝对主力也被列入了本纪。陈胜虽然短短六个月就兵败被杀,但他所封立的王侯将相最终推翻了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被列入世家。孔子虽然没有王侯的爵位,但是他在文化和教育上的成就,没有人可比,司马迁把他放在世家中记述,并称他为“至圣”。

  《史记》中的八书都是专志,《礼书》《乐书》《律书》《封禅书》是记述礼法音乐国典祭祀的;《历书》《天官书》是记述历法和天文星象的;《河渠书〉《平准书》是专论水利、货币和经济情况的。八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专史,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爱科学、爱文化的精神,和他对文化制度和社会经济的重视。司马迁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颇有造诣的专家。

  《史记》不仅记录中国历史,还包含匈奴、南越等周边民族史,具有早期“世界史”的格局。

  《史记》本是一部史学著作,但古往今来的学者又把它看成是一部文学巨著。司马迁以生动的文笔、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史学见解,赋予了历史人物以鲜活的生命力,开创了史书文学化的先河。他不仅记录了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也为游侠、商人、医者、刺客等下层人物立传,打破了贵族史学传统,展现了广阔的社会风貌和复杂的人性纠葛。在司马迁的笔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故事,让读者能够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而这些人物和故事也成了后世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史记》的创作,不仅是司马迁对父亲遗愿的承继,也是他个人情感与理想抱负的倾注。他将个人的不幸化作笔下的力量,将三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与沧桑,浓缩在这洋洋洒洒的五十二万字之中,书写出一部超越时代的杰作。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人类精神的颂歌。

  读《史记》,我们读的不仅仅是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更是人类文明的脉络,是智慧的传承,是世代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仅能看到历史的进程,还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它是一部不朽的历史与人文史诗,是穿越千年时光的华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