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很快重新拥立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为皇位继承人,即汉宣帝。虽然刘贺回到了他的封地昌邑,但昌邑国已被废,改为山阳郡。年轻的宣帝即位,内心仍然忌惮这位曾做过皇帝的堂叔。元康二年,宣帝派使者赐给山阳郡太守张敞玺书说:“诏令山阳太守:要谨慎防备盗贼,注意往来过客。”并让他不要泄露这条诏令。汉宣帝此举是为了让山阳太守张敞去监视回到封国的刘贺,防止他有不法的行为。
之后,张敞就不断向宣帝汇报刘贺的相关情况,说明他的废亡之状:张敞从地节三年五月到山阳监视刘贺,见原昌邑王刘贺住在宫中,宫中有奴婢183人,大门紧闭,只开小门,有一个廉洁的差役领取钱物为宫中采买生活用品,每天早上送食物进去,此外不得出入。有一个负责防盗的官员负责巡查,检查与刘贺有来往的人。用刘贺宫中的钱雇佣士卒,负责警卫以防备盗贼。张敞又多次派遣属下官员例行检查。
元康四年九月,张敞进入宫中察看刘贺的情况。见刘贺看起来二十六七岁,肤色青黑,小眼睛,鼻子塌陷,有稀疏的几根胡须,身材高大,患有痿疾,行动迟缓。穿短衣大裤,戴惠文冠,佩戴玉环,头上的发簪是一支毛笔。听说张敞来了,刘贺手拿着简牍急忙出来迎接。张敞和刘贺坐在中庭谈话,眼睛扫视刘贺的妻子奴婢。
张敞想用话触动刘贺,观察他的心意,就用恶鸟试探说:“昌邑有很多猫头鹰吗?”刘贺回答:“是的,以前我到长安并没有猫头鹰,回来时,到达济阳,就听到猫头鹰的叫声。”猫头鹰在民间通常预示着厄运和死亡,刘贺心平气和地说自己经常看到猫头鹰,可见已经对自己的人生不抱任何希望。张敞一一看过刘贺的儿女,当看到刘贺的一个女儿正手持缰绳引领马匹时,这位曾经君临天下的皇帝突然向张敞下跪,并且说到:“持辔的母亲是严长孙的女儿。”严长孙即原执金吾严延年,他的女儿叫罗敷,是刘贺的妻子。因此,张敞向宣帝报告说:刘贺无论是穿着、行为、谈吐,都好像一个白痴。刘贺有16个妻子,11个儿子,11个女儿,张敞将刘贺家人的户籍及奴婢、财物登记造册上报。
另外张敞还禀报了一件事:昌邑哀王刘髆有歌舞姬张修等十人,这些歌舞姬没有孩子,又不是刘髆的正式姬妾,也没有名号,刘髆去世后本应该放她们回家。但原昌邑国太傅豹等擅自强留,让她们在哀王陵园守墓。张敞认为这样做不合适,请求放她们回家。刘贺听了说:“宫中人守护陵园,生病了不要治疗,相互斗殴受伤也不要治疗,本来就想让她们早点死,太守干嘛要放她们回去呢?”由此可见,刘贺的天性就是喜欢暴虐,身上看不到一点仁义。后来丞相、御史大夫看了张敞的奏书,奏书被批准,这些女子才被释放回家。
宣帝由此认定,刘贺已经不足忌惮。第二年春天,宣帝下诏:“人们常讲,上古时,舜帝的弟弟象有罪,舜帝仍然赐予象封国,骨肉之亲,不能决绝。封原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享有食邑四千户。”海昏为豫章郡下辖的县,在今天的江西,在西汉时,这里尚属尚未开发之地,地处江南,气候潮湿。刘贺本就身患痿疾,行动不便,江南湿热的气候环境无疑会加剧刘贺身体的消耗。虽然给刘贺封了侯,但从富饶的昌邑迁往贫瘠潮湿的海昏国,对刘贺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这看似“恩典”的背后,却是更隐密的打击。
侍中卫尉金安又上书说:“刘贺是上天抛弃的人,陛下仁慈,又封刘贺为列侯。但刘贺是个愚顽废弃之人,不应该再参与宗庙祭祀、朝见皇帝及其它皇家礼仪。”汉宣帝批准了他的奏书,这样相当于剥夺了刘贺的政治权利。
四月,刘贺在朝廷的严密监视下离开山阳郡,前往豫章郡,开始了新一轮的流放生涯。那刘贺迁到海昏国后,又有怎样的悲惨命运等着他呢?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