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魏武帝

第2章 能者称雄

魏武帝 古骁天 4171 2024-11-15 06:38

  很久以前,有一颗流星落在越地,烧红了五十多里山川,当天夜里,天神干将莫邪取回流星变成的玄铁,铸成两把宝剑,一把叫干将,一把叫莫邪,也就是吴王剑和越王剑。铸完这两把宝剑所剩陨铁,只能够勉强锻造一把短刀,叫做七星宝刀。先为司徒王允所有,后被曹操以此刀行刺董卓而扬名天下。无论是吴王剑越王剑还是七星宝刀都只是实战兵器,是不是天神造的都只是传说而已。王允送曹操七星宝刀,怂勇曹操去刺杀董卓,就可以窥见王允非同寻常的阴险了。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在逃跑途中因吕伯奢见曹操孤身一人,心生歹意打劫曹操,被曹操所杀。曹操不仅多疑而且凶残,才说得出“宁可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这种狠毒的话来。王允要杀董卓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预谋的要去填补董卓留下的权利空缺,在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王允就利用貂蝉设下美人计借刀杀人,利用吕布的不满和妒忌杀掉了董卓。董卓脾气不好,向来让吕布忌惮。况且吕布只有匹夫之勇,缺乏大将之才,再加上仕途不顺,对董卓心生不满也是人之常情。董卓死后王允掌握朝中大权,有些志得意满。但他只是一时的野心膨胀,缺乏战略眼光,再加上心胸狭隘容不下别人的反对意见,在一次宴会上因为几句牢骚就将大臣蔡邕杀了,直接逼反了曾经跟随董卓群龙无首还在观望的西凉铁骑。最后叛军入城,王允全家被乱军所杀。

  吕布从小喜欢舞枪弄棒,被招入军中成为猛将,后来因为骁勇善战受到并州刺史丁原的赏识,成为丁原的部将。吕布不但衣着华丽,而且喜欢耍酷,他一出场就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非常惹人迷恋。丁原入京与董卓争夺长安的控制权发生一场大战。李肃建议董卓使用离间计去破坏吕布和丁原的关系,然后利诱吕布。董卓用赤兔马和金银财宝收买吕布,并且收吕布为义子。吕布临阵倒戈成为董卓义子,不仅杀掉丁原还收编了丁原并州部队,董卓封赏吕布做中郎将。吕布杀死丁原投效董卓,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董卓死后,被李催和郭汜逐出长安,之后投靠袁术和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接着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叛乱,占据濮阳,被曹操打败后去依附徐州刘备,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徐州。刘备因此而失去徐州这个根据地,为了拉拢刘备的军力,吕布把刘备安排在小沛,自己驻扎到徐州。吕布在袁术派军队攻打刘备时救过刘备一命,但是刘备视他为洪水猛兽,并不感激于他。吕布野心贪婪,喜欢篡夺权力,但是通常都以失败而告终。

  吕布与赵云都是年轻威武的名将。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吕布武艺非常高强,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赵云则被称为“常山赵子龙”,武艺不输吕布。在虎牢关与联盟军交战时,吕布身为董卓大将,与张飞、关羽未分胜负。赵云在长坂坡救出后主刘禅,令曹操大将张辽、夏侯渊都不敢与之对敌。尽管如此,吕布的武艺仍然被认为略胜赵云一筹,但从人品方面来看,赵云更胜一筹。当然两人要是真的打起来这点差距也很难分出胜负。吕布和赵云的出现存在时间差距,赵云在袁绍和公孙瓒之战中出场之后,一直在公孙瓒手下任职,没有参与中原争霸,直到公孙瓒死后,赵云才去投靠刘备。此时的吕布早已经在白门楼被曹操杀了,所以吕布和赵云没有机会交战。吕布离开长安后,辗转去到徐州,被徐州牧陶谦接纳,后来陶谦病逝,刘备接管徐州,吕布与刘备发生冲突,趁机占领徐州。建安三年,曹操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徐州,吕布在曹操的围困下,内部出现分裂,最终在下邳城被曹操俘获,死于白门楼。赵云和文丑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文丑和公孙瓒打一场,结果公孙瓒坚持要败走,公孙瓒的武艺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进步,之前公孙瓒与吕布在虎牢关相遇也是不敌败退,吕布武艺比文丑要强一些,如果赵云和吕布大战一场,肯定也要略逊一筹。赵云可能只是战斗经验不足,他在公孙瓒手下多次和颜良文丑交战,武艺肯定有所长进,如果这时候再让赵云遇到吕布,那么两个人的差距基本上就可以被忽略了。

  曹操年轻时担任过洛阳北部尉,洛阳是东汉的都城,而北部尉是指地方治安官。曹操在非常年轻之时就担任京城官员之职,并且掌握着军事权力。

  曹操出身于一个绝对富裕的家庭,既有财富又有权有势。他的父亲曹嵩是汉灵帝的重要大臣,担任过太尉,是三公之中的最高官职。因此,曹操从小就接触到兵书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司徒王允假借寿宴名义聚集同僚,商量除去董卓,王允没敢邀请曹操,曹操不请自来,也是为了上门试探情况。那时的曹操还是想拯救董卓的,只是异己份子人多势众,自己势单力薄,朝中更没有几个是他的亲信,他也只能沦落成为袖手旁观的局外人。曹操除了在王允那里得到一把玄铁宝刀之外,并没有真正对董卓下手,还把宝刀献给了董卓。曹操称董卓为恩相,董卓必然没有亏待过曹操。但是曹操脱离董卓掌控的时候,董卓就立即派人去擒获他,因为朝廷不能没有曹操。而曹操选择离开他自称对他恩重如山的董卓,是因为他认为董卓缺乏拥护自己政见的势力,而只有拥有那种正义力量的人才能匡扶汉室。说到底,就是董卓他性情不断在变化,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残暴,越来越丧失民心。

  董卓得罪的人多,想要杀他的人不少。董卓当初到达京城时,当即废皇帝为弘农王,改立献帝刘协,当时京城一片混乱局面。没有人天生就喜欢搞破坏,董卓也是,于是他拉拢能够平定时局的曹操,并且推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跑之后,为了稳定政权巩固地位,董卓杀了太后和弘农王,开始了真正的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大权独揽,曹操变卖家产,组织起义军,号召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他毕竟是董卓提拔的人才,他高举的是讨伐董卓的旗帜,最终走上的也是挟天子以令不臣的道路。东汉末年天子沦落为西北军阀的人质,朝廷也落魄成流亡政府,曹操将天子迎至许昌,以此功封为丞相,天子由流亡变身为了傀儡。

  董卓和吕布自相残杀因为争夺貂蝉而起,最终导致两人反目成仇,迫使作为义子的吕布对义父董卓恩将仇报。王允先施计策让曹操杀董卓,结果没杀成,又让吕布去杀董卓,他要从中捞取些许好处。

  自古红颜皆祸水,貂蝉做为筹码和战利品,战场就是赌场,不同的是赌场输的是钱,战场输的是命,而胜与负靠的只是运气。貂蝉不是赌妓,也不懂赌场的操控之术,她只会玩弄董卓和吕布的感情去控制赌局,谁输谁赢都听天由命。

  对于曹操那样性格多疑的人而言,没有人可以信任,他的目标是天下,而不是美女。所以无论是宝刀还是美人都留不住他的心。

  曹操难道真的没有对貂蝉动心吗?应该是有的,但是他发现这个美貌的女人擅长玩弄人心和权术,跟她好上的男人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像貂蝉那样的蛇蝎美人,心胸多少应该是自私狭隘的,渴望被爱、被理解、被接受,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不可能心甘情愿孤独终老。除了君主无能就显得美人奢侈、堕落、邪恶了。

  貂蝉出身卑微,从前做过宫女,后来只是一枚王允举棋不定的棋子,王允一会将她推给董卓,一会又将她许给吕布,貂蝉再怎么和颜悦色也终究变成个两面三刀的模样了。

  董卓年轻的时候身强力壮,是个擅长骑射的勇士,别人马背上只有一副弓箭,董卓马背上却有两副弓箭,他能同时朝两个方向拉弓射箭,左右开弓。在朝堂之上他还是个体恤下属的好官,他并不只是一介武夫,懂得收买人心,笼络部下,待他成了位高权重的大官之后,渐渐变成个残暴贪婪、骄奢淫逸的男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他也是后来遇到吕布造反之时才弄明白,他也是为了一将功成而倒下的枯骨。

  曹操二十岁的时候,被推举为孝廉。孝廉并非官职,而只是一种荣誉。当时需要通过一定考试才有孝廉之名,分首贤、良贤、才良三个级别。文思泉涌才华横溢的人才能被称作孝廉。称了孝廉之后便能获得一定财物和权力以及地方官职做为奖励。曹操做上郎官后又担任洛阳北部尉,升任为顿丘县令,被召入朝廷做议郎。

  刘辩即位,何太后掌权。大将军何进辅政。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太后未同意,何进不顾朝中官员反对,私自召凉州军阀董卓率兵入朝,准备诛杀宦官。还没等到西凉军,谁知宦官先下手为强,除去了何进。西凉军阀董卓行军到洛阳,趁虚而入自封相国,何等风光。他废皇帝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献帝,举荐曹操做骁骑校尉。

  董卓在洛阳做了不少好事,也干了不少坏事。董卓实行恐怖统治,不但纵容士兵奸淫掳掠,皇亲贵族也不能幸免于难,举国上下都被他得罪遍了。

  因为王允要刺杀董卓,曹操既不愿帮董卓又不愿帮王允,更不愿脚踏两条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不愿寄人篱下,那就走为上策。所以逃离皇宫是曹操惟一的道路。汉献帝初平元年,各路诸侯争霸,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十八路诸侯,同时募集义军,声势浩大、威风凛凛,为救国难拥戴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共同征讨董卓。这十八路诸侯之中,实力最强的自然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排在最后的是孙坚,他当时还只是依附于袁术的小将领。而曹操当时也只是一个校尉,麾下招募到的士兵仅仅数千之众。颜良、文丑在十八路诸侯起义时没去,估计袁绍把他们藏着怕打赢董卓引起诸侯纷争时自己没有大将能够出战。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回乡招集义兵,并发檄文邀请天下诸侯,共伐董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正是民心所望,然而不但未得到天下,众望所归,反而以失败告终。曹操一开始并没打算去行刺董卓,当真是去献刀,然后逃离京城。曹操一方面主张维护正统,对董卓恶行表示不满,另一方面曹操打算利用起义之名提高自己声望。他与袁绍虽然是好朋友,但兵力十分悬殊。曹操刺杀董卓不成,又要起兵讨伐董卓,必然会有天下英雄慕名来投,同时发动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必然会得到各路诸侯响应,曹操的预测能力非常准确。

  讨伐董卓,虽然人多势众,但都没有几个尽心竭力,袁绍不带上将颜良、文丑,鲍信破坏军纪欲抢头功,袁术扣发孙坚粮草。袁术、袁绍压制关羽,不但不论功行赏,取得胜利后也不乘胜追击。后来连孙坚也藏匿玉玺,托病回了江东。

  自汉高祖刘邦开始,到汉和帝之后,皇帝后宫的生育能力逐渐下降,真正的皇室宗亲非常稀少。只有像刘备、刘表、刘焉这种旁系远亲已经不算贵族,而与普通人已无区别。能够有幸雄据一方,所依靠的并非是姓氏身份,而是自身的实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