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这么晚了,他们估计该睡了吧,明天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正准备撰写论文谢辞,楚華铎收到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三个大学的录取offer。这个心境是没法写谢辞这种东西了,就让它不平静一会儿吧。一辈子为这种好事儿高兴估计也就这么一次。
躺在床上反复看自己选的三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住宿条件,越看越精神。对了,憨憨不是早该拿到offer了吗?这段时间光忙着论文了,也没听她说起这事。
“你是不是早拿到offer了?”望着蚊帐顶上一只把全身力量集中在鼻尖,试图钻过帐网的蚊子,楚華铎“划船”划到了春天的太平洋彼岸。
忘了,这个点人早就睡了。
“早啊,花朵,看来你有好消息要告诉我呀。我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不过韩焓知道,还得等个把小时,这两个好消息才能实现交换。
韩焓早读完,背着书包去了于老师办公室签字。敲门进去,于老师站起来搂住了韩焓。刚把门关上转身,韩焓还没反应过来,只是乖乖地感受老师的拥抱,猜测老师如此激动的原因。于老师轻轻拍了拍韩焓的背,让韩焓坐下。
“也带了这么多届学生,你们这一届确实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虽然疫情让我们很多事情没办法正常进行,论文的操作也很不方便,但是你们的表现让我真的很感动。有时候看到学生上课给的回应和反馈很少,我也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但是看到你们最后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坚定和认真,我真的觉得自己的坚持非常值得。”
于老师停下来,望着韩焓,“谢谢你,韩焓。”
原来无论是老师,学生,都渴望将心比心,希望自己的坚持、付出得到回应,这与社会身份、地位无关。
宿舍阿姨帮韩焓晒的被子开始发烫。“你有啥好消息?那咱做个交易呗。”楚華铎醒了。
“交易,我这个关乎集体荣誉呢,”,“行了,我不跟你绕弯子了。我们的论文被评为了优秀毕业论文,我刚去于老师那儿签字了。”
“哇!”
咚咚当当咣——
楚華铎室友的平板电脑和不锈钢水杯争先恐后地落进了洗脸盆。是被楚華铎这个两米长的家伙吓掉的。
由于看到“优秀毕业论文”太激动,手没抓稳扶梯腿就往下伸。他自己倒是因为腿长的优势没摔倒,就是意识到自己没抓稳的一刹那惊慌得喊了一声。但是这个庞然大物要摔下地来的趋势带给他室友的就不仅仅是惊慌了。光视觉上,就是一种震撼和惊恐。
“我洗个脸马上就去老师办公室。”
做个不动声色的大人太不容易了。虽说人要逐渐成熟懂事,但成熟的同时还喜形于色,就像智者时常也愿意做个没糖吃就哭闹的孩子。
成熟和单纯,不是反义词,不在对立面。即便父母也近知天命之年,在听到儿子拿到英国几所高校的录取时,父亲乱了手上该按遥控器找中央四台看新闻的节奏,母亲忘了抹布上刚挤了洗洁精,该去擦碗柜,结果又去按压了几滴洗洁精,最后把抹布洗了。
“那我允许你洗完脸再说你的好消息。”
“嘿。我就要在没洗脸之前告诉你,听着啊,”他把毛巾拧干挂上。
“伦敦国王学院,利物浦,曼彻斯特,我拿下了。”
切,臭小子。我猜到了。“不枉我一番栽培,确实是祖国的花朵。”
春风得意轱辘疾。单车开到紫藤长廊转弯的地方,楚華铎故意往草坪边倾斜。
“吼呼——”
吓出了岸边四月底才出生的两只小黑天鹅和天鹅妈妈。天鹅妈妈张开大翅膀“鹅鹅鹅”地追了楚華铎两步,像是一位被撒腿就跑的高年级学生欺负的孩子的家长,插着腰在后面扯着嗓门为孩子理论呵斥。
楚華铎没重复问她拿到了哪几个学校的offer,她就不提。
“谢谢于老师!”
楚華铎离开办公室之前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祝愿你们下周答辩顺利。”
毕业班所有同学都安全返校了。没有一个同学被隔离,没有一个同学被疫情耽误了最后的答辩。李柔瑶在赵耀的陪伴下,四月底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复试,最终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不过赵耀没能和她一起经历复试,因为有时候毕竟全心全意的付出,得不到正比的回报,更不用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出勤。
不过赵耀自信:年轻人,输得起。只要是对生活不至于绝望,他们总有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聊以自慰自勉。即便是自己暗自焦虑,别人问起来的时候,也要做出让别人觉得自己洒脱看破的回答。
“唉,亲爱的,你太优秀了,怎么办,我没考上,你以后会不会嫌弃我呀?”
自信考试输得起,是因为当时考试在赵耀心中,它不是最要紧的。而攥紧李柔瑶,是占据了他身心的念头。所以,在这个地方,他自信不了,他输不起。他怕校园恋情在毕业季的魔咒,他不愿意让它仅仅被用来致青春、敬成长、祭荷尔蒙。
“没事儿。不过以后你可得给我老实点儿啊,小心我真的甩了你喔。”李柔瑶还在修改谢辞。她笑韩焓把谢辞也写得那么“韩焓”。
“为什么不能说自己最想,最先要谢谁?为什么非得每个激发了你论文写作灵感的人都得说?你把最想说谢谢的那个人的名字招摇明白地放在第一排,把最想先跟他说的话说了,再慢慢谢天谢地谢各路神仙菩萨不行吗?
你先别说话,听我说完。
我知道,不偏不倚,不要太情绪化,是学术论文从一而终的写作风格,但是拜托啊,我的韩焓大姐姐,韩焓老师,这个谢辞,是你可以稍微任真情实感流露的地方。你也用不着写得像个房地产甲方感谢乙丙丁方一样无情吧。
好了,我的控诉完了。您自己又去矛盾去吧。”
班长已经开始统计同学们的身高体重信息。女生宿舍里本来围绕毕业旅行,答辩结束聚餐展开的讨论,一下子转移到了“你穿学士服那天搭什么裤子鞋子,我披着头发还是扎起来好看”的话题上。
天气越来越长,温度一天比一天暖。象牙塔里的男生女生,终于是要去天南海北的另一片天空下迎接新的洗礼。于老师回复韩焓,还没有提交教务系统,谢辞还可以修改后上传。
李柔瑶这么几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其实是因为她昨天上午,在于老师办公桌上看到了楚華铎交过去修改后的谢辞。“这才是人写的谢辞嘛!”当时她扫了几眼就在心里想。
疫情阴霾笼罩的年头,不少人都觉出原来一切如常不是件容易的事。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学号进行答辩了。
“6号”韩焓楚華铎,准备好了就可以进来了。楚華铎上挑的眉毛似乎让他又高了一公分。这个暗号看得韩焓下巴与地面都快平行了。
“请开始你们不超过五分钟的陈述。”
“各位老师好。首先由我来解释我们这个论文研究的问题:媒介融合背景下‘共识形成路径’探析——以新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例......”自信和坦然来源于日复一日的脚踏实地。这是楚華铎二十多年以来,在公众注视下自我陈述最自然的一次。
“韩焓同学,你在谢辞中说一开始你是用良心在写论文,是你的合作伙伴启发鼓励了你,让你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和决心,用生命在完成论文写作,我想听听你这样形容的原因。”
“最初我们的合作意识其实并不强,甚至我们还在相互较劲,比谁写得快,写得好。直到后来因为疫情,先是他被隔离,后来我被隔离,我们心里都经历了恐惧焦虑。这些共患难的过程,让我们知道了对方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隔离,我们才彼此信赖,互相鼓励支持,在很多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去经历,会很痛苦甚至崩溃的的情境下,因为有了一个负责的战友分担,难关也就一起过去了。”
看来目前老师对我的评价很高啊。
是挺高的,走吧,去教育超市给你买张奖状,再找辅导员给你盖个章。
“毕业季最美花朵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