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涪陵榨菜1
2008年,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手艺有了国家级的“护身符”。
进入新时代,涪陵榨菜的品牌力持续攀升。
2009年,“涪陵榨菜”证明商标跻身“ZG最具市场竞争力地理商标60强”。
2010年,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ZG驰名商标”,品牌价值再上台阶。
2012年,涪陵区成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出口筑牢品质防线。
2014年,“涪陵榨菜”“涪陵青菜头”双商标斩获“ZG最具成长力商标”,涪陵也获评“ZG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
2015年,“ZG百佳特色产业县(区)”的称号,进一步夯实其产业地位;2017年,“涪陵青菜头ZG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批,2018年,涪陵区又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榨菜)”。
当剥开涪陵榨菜的包装,那抹鲜红细腻的辣椒粉下,藏着它百年不变的品质密码——鲜、香、嫩、脆交织,咸辣恰到好处,回味里还带着一丝清甜,块形规整、大小均匀,每一口都是精心打磨的风味。
在国内市场,涪陵榨菜多以每块40~60克的规格呈现,并按品质细分为三个等级,从一等品到三等品,标准清晰,各有讲究。
而出口海外的榨菜,更是严守最高门槛,必须达到一等品标准,让世界尝到的每一口,都是涪陵榨菜的最佳风味。
值得一提的是,装坛时还会遵循“100公斤青菜头配1.2公斤辣椒”的比例,将辣椒撒在坛面,既添色又增香,是老手艺里的精准坚持。
一等品:风味与颜值的双重标杆
-水分含量适中,盐味平衡不齁,加工前已充分洗净,咬开无硬芯。
-表面带着自然的适度皱纹,块形经过整形,美观规整。
-辣椒是鲜亮的红色,纹理细腻;榨菜外皮青绿、内部洁白,层次分明。
-入口脆嫩,鲜香味浓,无任何杂质和黑斑,是品质的最高代表。
二等品:风味在线,细节稍减
-盐味、香味与一等品保持一致,核心风味不打折扣。
-水分含量略高或略低,色泽(如辣椒红、菜头青)稍逊于一等品,但仍在合格范围。
-青皮菜头占比95%以上,偶尔有轻微硬芯,无杂质、黑斑。
三等品:基础风味达标,外观有差异
-盐味、香味符合基本标准,若未达标则需进一步加工调整。
-水分含量和色泽与标准要求有明显差距,青皮菜头占比大幅减少。
-无杂质、黑斑;若青菜头单块重量低于40克,或大小严重不均,且品质未达三等品标准,则归为等外品。
而这一切离不开涪陵的地理位置,这座镶嵌在重庆中部的城,其坐标被精准地框定在东经106°56′至107°43′、北纬29°21′至30°01′之间。
它正处在四川盆地与盆边山地的过渡地带,长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横跨其南北,乌江似一条青练纵贯东西,两江交汇间,勾勒出这片土地独特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