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以下犯上!
姜应缡纠正了一下。
聪明的武庚一下便听懂了,笑着点头。
所以武庚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大,好帮助自己的父王。
然后还有母后。
父王在武庚心中就是他的偶像,当然了,母后也是。
母后经常教导他,商朝王子从小就要顶天立地,就像他的父王一样。
只要努力,就可以像他父王一样。
就像父王所敬仰的历代先王一样。
不光如此,还要像他的父王一样,有信心有勇气去超越历代先王。
这不只是武庚的愿望,也是他的信念。
同时武庚心里念道:在家是老幺,叫我么子,小幺仔,出门请称呼我为人皇子!
其实母子间更容易敞开心扉,也更为亲近,却不及父子间亲密。
不过作为父亲,教导的责任却都推到了王后身上。
子受当起了甩手掌柜,三个孩子从小到大皆由王后看管、照顾。
而子受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连武庚在朝堂上都不知道。
子受要求朝廷大臣各司其职,而不是空在其位,子受要想在位或者后期不大加杀戮,显然得在朝堂制定一套规则才行。
而群臣却在怀疑当时当日之事,假使大王和王后堂而皇之,蒙蔽群臣,以后将如何发政?又如何施仁于天下?
文武不知缘故,无论如何都得问清楚,而不能只归于大王一人之口。
“然而至今为止,尚不见不利于朝堂稳定的因素存在,但大王罢相改制,称稳固朝堂,文武实在难以信服,会误以为大王搪塞群臣而已,有云:君失臣过,大王天威以儆人臣,所以臣等希望大王能有一个解释,这样才能明白大王、王后以及太师的真正意图。”
子受深谙帝道,但被如此质疑和挑衅,还是不由大怒,上无明君,下无贤臣,子受今天算是领教到了!
下无贤臣,方知五侯九伯为什么会蠢蠢欲动!
方才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沉默不言,却在此刻埋怨他有意搪塞,他的好叔叔,身为亚相的王叔比干!
朝堂上的一些事情,对于子受来说早已经司空见惯。
王叔比干平常人云亦云,没想到这次却抢先发言。
成汤后嗣子孙,能有王叔这样的存在,不得不令人感叹。
也难为王叔,在丞相被罢后,还能独挑大梁,为群臣发声。
不过接下来,子受却未凭借王权,以一己之能,力折公卿!
而群臣也遂心如意,引得子受大怒。
群臣之意已明,其惟德是辅还是惟上是从?
而这时子受问了一句。
“是不是觉得孤威虐朝堂,痡毒社稷?”
王后则对身后两个宫婢使了一个眼色。
她们是王后近侍,常随王后,护卫中宫。
而在两个宫婢看来,他们以下犯上,乃是取死之道。
她们可不是朝堂上这些养尊处优的大臣,眼神中隐含杀气!
她们钻牛角尖的话,还真可能在朝堂上杀了这些大臣!
赐罢丞相,犯上相仍,这之间许多事情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朝堂上有些人蠢蠢欲动,俟机而行,犯上乃至为逆。
整饬朝堂,反被阴谋算计,乃至是王后都被他们利用!
王后可是对他们不簿。
此前,哪怕丞相商容都有求于王后。
如今王后袖手旁观,故此群臣也有些不悦。
这些朝臣不致力于朝政,忠君国事,反欲摆布朝堂,果是人中之一豪的话,不会有事就找王后帮忙,不帮的话,就当朝提出质疑,以示抗议。
这才不过数月,王后的态度已经大不相同,也让他们有些接受不了。
如今大王“惟妇言是用”,而王后有“牝鸡司晨”之嫌。
世事难料,“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群臣不知道一切都是子受的主意,而只有子受知道,如今的大商,到了何种境地。
朝堂争斗个个是行家,再这样下去,他会让他们一个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王后对子受黜退丞相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意思已经很明显,而这就让群臣更为战栗恐惧!
群臣不知,他们此举,已经惹怒了王后,而王后忽然有了和子受一样要洗净朝堂的想法。
至于对群臣的同情早已云去。
所谓“共谏”,实质乃是大不敬!以下犯上!
就连王后都难以克制!
大王遭一致质疑,千金之躯的王后就已忍耐不住,亦欲拔剑。
大王继位之初,其功可述,朝堂焕焉,朝臣不知道有什么贤行可言?
他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大王?
王后不是对丞相,乃至群臣无法以救之,而是恨不得杀了他们!
如果有什么理由,就简要详核的说出来,而不是当面质问大王!
作为臣子,自身的做法又是否得宜?
朝堂之弊迭见层出,而如何无复孑遗的除弊,却少有用心者。
“大王,臣等并无此意,事关朝政,身为朝堂大臣,不可不问,而大王身系朝廷社稷,不可不察。”
言者无罪!有过不改,是谓过矣!
则事实上并未止于此,不免有些失策。
美其名曰为了宗庙社稷,希望帝王昭明,目光却徘徊于大王与王后以及身后两名持剑的宫婢之间。
王叔比干包括身后诸多朝堂大臣,心中不禁震栗,那两个宫婢切切实实要杀人的样子,就连王后的眼神都有些刀人。
大王的目光更是凌厉无比。
但不问清楚其缘故,又不甘心。
大王所讲的,肯定与他们所想的,乃至事实有出入。
对子受而言,行王道比用霸术更好,但他依然允许王后及宫婢佩剑于身。
看王后忍不住要在朝堂上动干戈,这当然有违礼制法度,朝堂大臣也目瞪口呆。
但子受要的就是这效果。
“臣今日所言‘君失臣过’,大王不可不明,不可不察。”
而大王所言,朝堂上全体朝臣始终不得其故,所以王叔比干依旧选择坚持。
于此时,尽力营造的朝廷氛围,却被大王的一番话给打破。
并且这些事情远比他们所说的一切冲击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