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重生人皇,功德拉满打造不败殷商

第135章 定下来了

  商容七老八十了,所求所请不过是烧一柱高香,子受便要求三月十五日同王后一起去进香。

  满朝卿士大夫目瞪口呆。

  王后仪态万方,登时有大臣就要提出反对,还有大臣东眺西望,不知道是在看谁,还是在算计什么。

  不过令他们心劳计绌的是,他们想不出任何办法阻止大王。

  即便有办法,想必大王也会强硬执行!

  凤鸣鸾笙,响彻云表,在不久之后,围绕大商的一切因果将从天而下。

  叱咤云起,平地风雷,等于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女娲宫焚香揖拜,甚或至于空指望商容有所表态,没想到商容也同意。

  睹言睹行,大王是“有过不改”,在商容看来有违仙神之意,如何能得仙神庇护?

  如今的王后姜应缡与子受是夫唱妇随,在群臣看来,大王“辄肆妄为之”,在如今的王后看来也是对的。

  百官公认女娲圣德,采石补天,有功于百姓,是真正的福国正神。

  女娲因此聚集了无限的人族信仰,亦聚满了人族功德。

  天道六圣包括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西方二圣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以及妖教教主女娲娘娘,必当同心同德。

  至于利益是不是归于一致就不太清楚了。

  毕竟封神大劫拉上了整个人族,人间陪着遭难。

  女娲宫降香则是封神大劫的关键节点。

  李耳,也就是老子,作为大师兄,圣人中实力最强,却一直置身事外。

  同样属意人族,立人教,相比于女娲信仰却有所不如,不过想必封神大劫的各项细节是清楚的,知之甚详,而女娲却一无所知。

  文武百官无不知女娲功德,看破不说破,所以商容才会专门上奏。

  女娲与人族因果、气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采石以补天,让人族重新有了立足之地,于焉立祀以报之。

  人族华夏口称圣母,从未忘记过女娲恩德。

  左右两班文武,左为武将,右为文臣,子受戒饬“毋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小恶为无伤而弗去”。

  子受负手,有六部这个杀手锏,朝堂问题会随之迎刃而解。

  而子受所愁只有天下,而如今还不晚。

  明天朝露正起之时,前往女娲宫,可放情春日,就当出游了。

  王后宫中皆佩剑,中宫婢子可以作为护卫出宫,又可以随侍王后。

  从中宫挑选出一些,经过改造,加上与王后合意,保护至尊至贵的王后是没有问题的。

  王后身边侍姬谓之“剑侍”,当然要名副其实。

  功德的使用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可以用于自己,也可以用于其他人。

  王后身边清一色的高手,王后自己也是高手,不过子受认为王后“才有余,而识不足”,所见一切浅浅,王后在德,自殷始祖契始,商便重德,王后一直以身作则。

  王后谓之有德,就应若水之德,众流归海,事实却是虽君臣有分,却无谊。

  王后母仪天下,不光要有德,作为一国之母,需一切了然于中。

  作为中宫之主,以身作则,尽思极心,却不能希冀于臣下。

  他们夫妻呼吸相通,子受知道王后劳于心,重于行,信然,王后一心为商而无我,为子受育三子,王后其德为群臣所称颂,为辅内政,无复孑遗,而王后又常将尊纡贵,维护他人,即便面对的是奴隶,也会心生同情。

  大商国富民强,又发兵征讨诸夷,王后功不可没!

  如今立定脚跟,去故就新,又使王后同朝,就要有别于从前,甚至完全相反才行。

  太师又不在朝中,发兵北海,征讨叛乱诸侯,作为一国之母,必须要更加强大!

  朝堂之事无复孑遗,于是子受决定,下朝之后便为王后及手下婢子兑换奖励。

  群臣皆默,朝堂安静,再无反对。

  今年春,朝势已经几经变化,凤羽临朝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定下来了。

  而王后及身边婢子剑不离身,而且大王浑不在意的样子,就怕明天女娲功降香,大王马上观花,草草结束而回。

  但他们无法约束,甚至无法规劝大王,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

  大王亲政七年以来,他们还未感觉如此无助。

  又无人能指望,见此,就都老实了下来。

  龙德殿内,非礼非仪,大王所行,三公九卿朝士大夫无不认为。

  却有人坚定的站子受,在群臣反对时表示支持,甚至歌功颂德。

  手擎牙笏,费仲、尤浑二人,总不会不知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什么能立于朝堂。

  二人可不是小人物,他们是子受的宠臣、近臣,深得帝心。

  三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女娲有何功德,他们当然清楚。

  既位人皇,大王又岂能不知?

  反倒在这些事上,二人不会先出言。

  二人鹰鼻鹞眼,小人之态,龙德殿上是人见人厌,人见人弃。

  偶尔还会惹众怒,贪婪之欲尽显。

  恨不得杀了两个奸臣!

  奈何二人受宠,群臣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不过深得帝心的是,二人始终能默契的以子受意志为准。

  因为深受子受信任的缘故,二人也常能遂意。

  二人后来被西岐收买,不知道是不是有违子受意志?

  天道阴谋之下,二人虽然是小人物,却也是封神榜上的人物。

  于中宫更值日守,护卫王后,须知原本神祭现场献祭祭坛的奴隶,成了王后身边的近侍婢子。

  而她们可没想到有一天会登上龙德殿。

  更没想到,会有一天在朝会时,将小王子武庚抱来,偷偷藏在王后身后。

  没有王后的授意,她们是万万不敢做的。

  此事就连大王都不知道。

  并非草草而为,事前王后仔细叮嘱,而此时小王子武庚安静得很,倒是她们立于王后身后,时不时瞟上一言,心里紧张的很,故作镇静而已。

  武庚王子小小年纪便很自律的跟着王后读书学习,即便这样的场合,也能隐藏起小小的身躯,不发出一丝声响儿,让人很难发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