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从1986开始

第66章 准备成功

从1986开始 雪中回眸 2618 2025-06-15 20:18

  所以按照谁的口味都可以,只要好吃,再过几年,那就是他中华炸鸡店的招牌,回头别人来加盟他还差不多。

  店里的人光是看着那一大锅一大锅的油都觉得肉疼。

  腌制好的鸡排鸡腿肉鸡翅裹上自制的面包糠。

  韩旭根本没有费力的去买面包做面包糠,而是直接用馒头代替。

  用烤干的馒头把馒头碎弄成粉末,他试过了,这样效果一样的。

  这一次他光是买厨房用的调料都花了好几百块钱。

  金属大托盘里面满满的放着各种调料腌制好的鸡肉,足足用了十只只鸡,放在那里叫翟连生试手。

  “翟叔,您别怕浪费东西,你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一盆子的肉炸到到火候。今天一盆,明天一盆,连续炸好几天,直到您的失误越来越低,我们才可以开始营业。”

  他这么一说,翟连生顿感压力倍增。

  这可都是油和肉啊,怎么敢这么糟蹋?

  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的对待。

  他在部队上的时候也是大锅做饭,但是这么油炸东西还是第一次。

  但是小锅炸和大锅炸区别并不是很大,只是东西多了,火候还是要那个火候的。

  这个炸鸡一定要炸透,炸熟,但是还不能炸焦。

  一定要做到外头是脆的,里头是嫩的。

  叫人咬一口,外面是焦香,里面是肉的鲜嫩。

  头一片鸡排下锅翟连生瞅着火候捞出来的时候就发现有点焦了。

  虽然焦的不厉害,但是颜色不是金黄而带了一些褐色。

  其实这样吃起来未必就不美味,但是卖相差了一点。

  韩旭把那块鸡排切开,大家一分。

  他吃了第一口就竖起大拇指。

  “差不多,下一次稍微轻一点就好了。”

  品尝过的人也纷纷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韩旭预备的是两种口味的。

  一种就是直接用料腌了之后炸,一种是要裹上简易版面包糠。

  他就不起什么新奥尔良口味之类的名字了,到时候直接就是中华香嫩炸鸡和中华酥脆炸鸡,然后再分一分辣的和不辣的。

  翟连生听到大家都说好之后信心倍增。

  第二次再炸,他的油温就掌握的非常合适。

  果然第二次出锅的炸鸡就基本上算是成功了,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

  第三锅的时候大概是因为有点浪费了两次有点紧张,所以这次炸的没有太透,中间有点不太熟。

  “翟叔,您别紧张啊,咱们这刚开始肯定是要慢慢来的。距离开业还有这么多天,您尽管练。”韩旭赶紧安慰他。

  “这不糟践东西吗?”说是这么说的,但是翟连生再一次炸的时候就更小心了。

  聚精会神的算着时间,差不多八分钟左右捞出来就正好。

  这回非常完美。

  韩旭又把他准备好的辣椒粉之类的倒在盘子里,每个人都给了一点,问他们是蘸了好吃还是不蘸好吃?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麻辣烫店给熏陶的,现在大家普遍对微辣更加青睐。

  炸鸡既然都已经腌好了,当然全部都要炸了。大家随便分一分基本上留不下什么。

  十只鸡看起来是不少,但是这么多个人呢,还有麻辣烫店也给送去了一些。

  每个人分一些,其实都吃不太过瘾。

  新来上班的马婶子以及刘辉和张玉三个人简直震惊,这辈子也没这么大口吃过肉啊。

  大家品尝过炸鸡之后,韩旭就让翟连生炸薯条和红薯块。

  这个就好掌握多了,看变色程度就行。

  番茄酱是没有的,不过韩旭早已经瞅好了另一种东西,那就是杏肉酱。

  本地有不少杏树,这种东西很容易得。本地人根本不稀罕的东西。

  不过本地人其实不太吃的习惯咸的东西蘸甜口。

  也就算店里的一道风味,大家喜欢就蘸一点,不喜欢拉倒,少准备一些就好。

  油炸过的薯条和红薯块都很好吃。

  有的人喜欢软一点,有的人喜欢硬一点,韩旭选了个软硬中间的度这样大众应该都会喜欢。

  韩旭吩咐翟连生每天都要炸一下,免得到开业那天手生了。

  并且他建议不管是谁,最好是再教会一个人,免得到那天有什么意外,一个人忙不过来。

  最后犹豫了半天,还是选择了牛二叔。

  牛二叔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锅饭,但是他做饭确实是有天赋。

  炸东西虽然简单,但是掌握火候什么的确实也需要一点天赋,这个天赋说起来也许抽象,但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环境,有的人做出来就不好吃,有的人做出来就是好吃,很难说。

  牛二叔本人也很愿意。

  他在麻辣烫店也没什么事,不是打扫打扫卫生就是给大家做做饭或者闲了的时候穿串儿。

  现在能来炸鸡店这边炸东西,他也觉得这样很好,这可是重用啊!

  没想到牛二叔上手后比翟连生还利索。

  别看平时温吞吞的一个人,一旦拿上了笊篱好像整个人都变了。

  那叫一个全神贯注。

  韩旭看过一次就知道牛二叔的本事就在这儿了。

  现在两个人都能上手,韩旭放心多了。

  他想要定做的那种纸袋子和纸盒子之前就在印刷厂定制了,不过他用在食品上的跟其他的不太一样。

  这种淋膜纸现在在忻城这边并不流行,这边打包食物基本上用的还是报纸。

  报纸是肯定不行的,有一次韩旭买包子用报纸打包,包子上都印了一行字。

  他看着忻城日报那几个字笑了半天。

  也有用牛皮纸的,不过也少。

  塑料食品袋虽然是有了,但是食品级的那种现在还很少。

  而且炸鸡也不能用塑料袋来打包,那样会影响口感。

  比起淋膜纸来,纸盒子倒是好做一些。

  他自己设计了中华炸鸡的标志以及图画。

  整体是金黄色做底,红色图画以及上面有一只胖乎乎的鸡。

  这个审美在韩旭看来非常一般,不过店里的人都说很好,主要是新颖吧,就这么定下来。

  印刷厂那边已经做的差不多了,韩旭看过成品之后觉得还可以。

  不过还是没能赶到十一月一号,请丁爷爷过来画墙画的时候丁爷爷都觉得惊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