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朱允熥,开局复活祖母

第68章 赵灵儿刺杀亲夫,李景隆借机上位

  王月悯把酒杯放下,冷笑了一声:“真是想不明白,你们大明的朝廷是怎样的制度,打了胜仗,还要治罪,

  难道说丢失城池,打了败仗却要奖赏吗?

  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赏罚不明?

  将来谁还会替朝廷卖命?

  这要是在咱们大元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

  打赢了胜仗,就得奖赏;

  吃了败仗,丢失了城池就得杀头,就是这么简单。”

  朱允熥手扶着文案,看着众人,缓缓道:“自从秦朝商鞅变法以来,就确立了军功制,也就是说,谁杀的敌人多,谁得到的封赏就多。

  当时,是以敌方的人头计算的,

  所以,秦军十分骁勇,迅速崛起,人称虎狼之师,

  到了汉代,也是以军功封侯的。

  比如李广,终其一生,没有封侯,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还是因为他打的仗虽多,立下的军功却少。

  因此,军功制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也有不近人情的地方。

  而我只是一名被废了的王爷,死了多少回,没死掉的。

  我但求能为百姓谋一点福利,少给他们带来灾难和痛苦,至于什么加官进爵,我已经无所谓了。

  朝廷能不挑我的毛病,治我的罪,我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王月悯称赞道:“平北大都督,你的觉悟可真高啊。

  在我们大元当官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捞女人,

  如果没有这些奖励,谁愿意去卖命呢?

  至于你所说的什么为百姓谋福利,那是不存在的。

  这就好像当年秦始皇所说的,百姓都是一些刁民、黔首,就得不让他们读书,愚弄他们,一旦他们书读得多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不服从朝廷的管控了。”

  “限制百姓读书,获取知识,是不可取的,所以,我现在闲暇之时,写一些书,就是为了填补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缺。”

  大家畅所欲言,聊了很多,一直喝到深夜。

  朱允熥回到了自己的帐中。

  他捋了捋思绪,然后,坐到了文案内,

  开始写书,目前他正在书写《红楼梦》。

  就在此时,有一道靓丽的身影从外面闯了进来,手提宝剑,气势汹汹。

  朱允熥抬头观看,见来的正是赵灵儿。

  只见她杏眼圆翻,柳眉倒竖,面带寒霜。

  她用剑指着朱允熥,口中说道:“我杀了你这个负心的人!”

  “灵儿,别冲动!”

  赵灵儿哪里能听得进去?说着上来就是一剑,刺向朱允熥的面门。

  朱允熥心想赵灵儿是疯了吗?

  他赶紧把脑袋向右一偏,才把那一剑躲开。

  朱云熥感觉到脖子里面凉飕飕地冒凉气。

  他赶紧站起身来,连忙喊道:“灵儿,你这是怎么了?”

  赵灵儿哪管那些,又是一剑,刺向朱允熥的胸膛:“瞧你干的好事儿!”

  朱允熥再次闪身躲过,转到了文案的外面,一下子握住了赵灵儿的手腕,把剑夺了下来,问道:“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是酒喝多了吗?”

  赵灵儿跌坐在椅子上,趴在文案上哭了起来。

  朱允熥把那一柄剑收了起来,心头也是突突直跳,心想刚才好悬呐。

  他吻了吻心神,然后,来到了赵灵儿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灵儿,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赵灵儿哭着说:“你这个没良心的,你自己干的好事,不知道吗?你还来问我!”

  朱允熥也是一脸的懵逼,问道:“灵儿,你把话说清楚,我到底做了些什么?”

  “前几日,你在真定打了胜仗之后,那天晚上,你在那大帐之中和王月悯做了些什么?

  王月悯有没有上你的榻?你们俩是不是已经成就了好事?”

  朱允熥一听,脑袋瓜子嗡嗡直响,心想这真是怪事,这事儿赵灵儿是怎么知道的呢?

  难道说王月悯会把那件事告诉赵灵儿吗?

  朱允熥想到此处,摇了摇头,认为这也不太可能:“我……我和她什么也没干呀。”

  “你少糊弄我了,你们俩都已经睡到一起了,你还说什么也没干。

  你可真是个没良心的人,我真是命苦啊,呜呜……。”

  赵灵儿说到此处,哭得好不伤心。

  原来,那天晚上,朱允熥看得没错,在他的帐外的确有一个人影,那人是他手下的一名军士。

  那人为了讨得赵灵儿的封赏,便把朱允熥和王月悯在帐中发生的那些事,对赵灵儿讲述了一遍。

  赵灵儿一听,信以为真,以为朱允熥和王月悯已经入了洞房。

  她的一颗心如何能承受得了如此致命的打击?

  朱允熥只好耐着性子向赵灵儿解释。

  “请你相信我,我和她之间完全是清白的,什么也没有啊。”

  赵灵儿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泪水:“真是那样吗?什么也没有,鬼才信!

  如果你们什么也没有,为什么她要拼上性命多次救你?

  而且,这一次她率兵五千前来助阵,是偷着来的,这事儿如果让北元知道了,岂不是要治她的死罪?

  王月悯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前来,原来要和你约会,要和你干那种事情呀。”

  朱允熥听赵灵儿这么一说,急得满头是汗,赌咒发誓,又苦口婆心地解释了半天。

  赵灵儿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了下来:“你真的没骗我,你们之间真的没有夫妻之实?”

  “灵儿,这怎么可能呢?请你相信我,我的心里只有你一人,这辈子除了你,我不会再娶第二个女人。”朱允熥拍着胸脯说。

  “你们男人说话都是这样,但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呢?

  人们常说,男人说的话要能相信的话,猪都能上树。

  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

  此时,朱允熥把赵灵儿搂在自己的怀中,轻抚着她的秀发:“我和他们不一样啊,难道在你的心目中我是那么不堪的吗?”

  赵灵儿依偎在朱允熥的怀里,感到一阵温暖。

  此刻,她又有些后悔了。

  她抬眼看着朱允熥的脸:“刚刚没伤着你吧?”

  朱允熥苦笑了一声:“你刚刚那两下子如同狂风暴雨,我差一点儿小命就没了。”

  “真是对不起,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听说你和王月悯搞到了一起,我的心一下子就崩溃了。

  我的行为完全不受控制,我感觉我快要疯掉了。”

  “以后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赵灵儿轻轻地点了点头:“其实,我觉得王月悯是个很好的姑娘,她不但救过你,也救过我,我心里也很感激她。

  可是,感情这种事情和别的事不同,

  当我想象她把你占有了的时候,我真的无法释怀。

  人们常说,爱情是自私的,是排他的,

  我做不到那么伟大,和别的女人共同分享我心爱的男人。”

  朱允熥借着灯光观看,发现赵灵儿梨花带雨的样子,真是楚楚动人。

  赵灵儿面容姣好,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灵动有神。

  她身材高挑前凸后翘,那胸前的一片雪白饱满像是要兜不住了似的,倾泻而下。

  朱允熥心想这辈子能有这样一个贤妻,夫复何求啊?

  赵灵儿呻吟了一声,把那坚挺的双峰贴在朱允熥的胸膛之上。

  朱允熥能够感受到赵灵儿心头咚咚直跳,

  他也觉口干舌燥,他忍不住地把手伸进了赵灵儿的内衣里,上下不停地游走,

  赵灵儿索性把外衣褪去,只是在胸前挂着一个红色的肚兜,

  朱允熥只要抬手轻轻一撕,便可以一览无余。

  不过,朱允熥没那么做,

  他见赵灵儿的胴体就像缎子似的,柔嫩、光滑,心头也是一阵激动。

  赵灵儿亲吻着朱允熥的脖颈,羞得粉面通红,呢喃细语:“不如今夜我就不走了,在你的帐中休息。”

  朱允熥冷静了冷静,制止了赵灵儿的进攻:“那可不行,军中有规定,不能有女眷。

  皇上封我为平北大都督,我的帐中怎么能留有女眷呢?

  传扬出去,好说不好听,这事儿忽大忽小,让将士们怎么看待咱们?”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咱们俩已经定了亲,早晚是要入洞房的嘛。”赵灵儿不以为然。

  “那也不行,得等到拜了天地,成了亲,而且,不在军营之中,才可以。”朱允熥坚持说。

  赵灵儿是知道朱允熥的脾气的,倔强得要命,既然他说不行,那就是不行。

  两个人又你侬我侬了一番,然后,赵灵儿把衣服穿上,离去了。

  京师。

  奉天殿。

  早朝。

  最近,朱允炆的心情还算不错,

  因为他已经收到捷报,得知真定打了个大胜仗,耿炳文和朱允熥联合起来击退了朱棣,并且抓获了一万多名俘虏。

  那些俘虏已经送到了京师。

  应该说,这是难得的一个大胜仗。

  这对振奋南军,重塑朝廷的威信等方面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朱允炆心想耿炳文不愧为一名擅守大将,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熥表现出色,是一个难得的帅才。

  这让他在高兴之余,又多了几分忌惮。

  换句话说,朱允熥这是在对付朱棣,倘若朱允熥和朝廷对抗,又怎么办呢?

  毕竟朱允熥身份尊贵,朱允炆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朱雄英死了之后,朱允熥就应该是嫡皇孙,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朱允炆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注视着文武百官。

  太监总管王钺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齐泰站出来,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允炆低头看了看他:“齐爱卿,你有何话要说?”

  齐泰清了清嗓音:“记得上次早朝之时,我们在这里讨论了一个方案,就是如何应对朱棣南下一事。

  当时,耿炳文提出了坚壁清野,据守真定的政策,

  微臣也是赞成的,

  此次,朱棣携二十万得胜之师,以雷霆万钧之势攻打真定,形势十分危机。

  陛下运筹帷幄,令平北都督朱允熥率兵前去支援真定,他们决了滹沱河的堤,水淹燕军,大获全胜。

  此乃陛下之鸿洪福,可喜可贺呀。”

  朱允炆微微颔首:“此次,我们击退了朱棣的军队,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胜仗,鼓舞了士气,振奋了军心,

  你可以拟定一个方案,论功行赏。”

  谁知朱允炆的话音未落,李景隆站出来说道:“陛下,末将有不同意见。”

  “哦,李爱卿,你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

  “末将认为耿炳文与郭英非但不能赏,而且还要罚!”

  朱允炆就是一皱眉,问道:“为何呀?”

  “虽然耿炳文他们抓获了一万多名俘虏,但是,这在末将看来,只是小胜,

  耿炳文和郭英他们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而不是裹足不前。

  如果是那样的话,便可以将朱棣的军队全部歼灭,以绝后患,

  现在好了,却让朱棣给跑了,而且,率领着主力部队跑了,

  一万人马对于朱棣来说,不过是毛毛雨,根本就无关痛痒,

  究其根源,就是因为耿炳文胆小怕事,不敢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而且,有哨探来报,耿炳文和郭英对朝廷颇有非议,对陛下更是心怀不满,像这样的人,怎么还能封赏他们呢?

  依末将之见,当把耿炳文和郭英抓起来,关进大理寺的监牢,按律治罪。”

  原来,李景隆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出战的机会,而耿耿于怀,

  他总觉得自己的本领和军事才能比耿炳文和郭英他们要强上许多,可是,朱允炆一直不给他表现的机会,这让他心中愤愤不平。

  他的心机也很深,事先在耿炳文和郭英的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所以,耿炳文和郭英他们的言行尽在李景隆的掌握之中。

  他这样做,就要寻找耿炳文和郭英的把柄,等抓住他们的把柄之后,便可以在朱允炆的面前状告他们,只要把他们俩扳倒,自己便有了出抛头露脸的机会。

  遗憾的是,耿炳文和郭英两个人太过大意了,根本没有发现李景隆的阴谋。

  朱允炆听他这么一说,也感到很吃惊,因为妄议朝廷可不是小罪,

  在隋炀帝之时,高颎功劳极大,平定南陈几乎都是高颎的功劳,

  贺若弼和宇文弼也是战功卓著,但是,就是因为他们妄议朝廷,被隋炀帝下旨,一日内将三人斩杀,此乃前车之鉴。

  朱允炆没想到耿炳文和郭英竟然敢对自己论长,论短,那还得了啊?

  因此,朱允炆十分生气。

  他看向李景隆:“李爱卿,说话要有根据,你说耿炳文和郭英妄议朝廷,可有证据?”

  “那自然是有。”

  此时,李景隆把他的那名亲信写来的信从怀中掏了出来,递给了王钺,

  王钺又递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打开观看,上面写得非常清楚,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耿炳文和郭英说了些什么,上面登记得十分详细。

  朱允炆十分震怒,气得脸红脖子粗,额头上青筋暴起:“耿炳文、郭英焉敢如此,齐泰,你是兵部尚书,你速派使者去把他们二人押回来,打入大牢!”

  “这——。”齐泰也感觉到这件事发生得太过突然,皇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他也有点应接不暇,心中犹豫不决。

  朱允炆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无不震惊,耿炳文和郭英乃是老朱留给朱允炆的两位老将,德高望重,而且,此次打了胜仗,刚刚朱允炆还说要论功行赏,此时,却要将他们二人下狱,这变化也太快了。

  徐辉祖赶紧站了出来,制止道:“陛下,万万不可!”

  朱允炆强压着心头的怒火,看向了徐辉祖,问道:“徐爱卿,耿炳文和郭英妄议朝廷,甚至对皇爷爷的一些做法评头论足,难道朕不该治他们的罪吗?”

  “陛下,请息怒,”徐辉祖赶紧施礼,“在末将看来,其一,这封信的真伪有待于进一步的甄别,信中所说的内容是否夸大其词,是否实际存在,恐怕还要加以详察;

  陛下,怎么可以因为一封来历不明的书信就治二位老将的罪呢?

  此次,耿炳文和郭英能够以少胜多,守住真定,俘虏一万多名燕军,此乃我们南军空前的大胜,按照他的功劳应当予以封赏,以此激励士气,

  如果因为一点小错,就要把耿炳文和郭英关押到大牢中问罪的话,势必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再说了,如果把耿炳文和郭英撤换了回来,谁去抵挡燕军呢?”

  徐辉祖的话音未落,李景隆冷笑了一声:“难道说,咱们大明除了耿炳文和郭英就没有将军了吗?”

  谁都能听得出,李景隆的言下之意是,他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军。

  徐辉祖把李景隆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将军的父亲曹国公李文忠彪悍勇猛,战功赫赫,是我朝难得的一员勇将,朝野上下对他无不敬重,

  但是,将军你自从袭封了你父亲的爵位以来,尚未见你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李景隆听了徐辉祖的这一番话,脸上是一阵红,一阵白。

  他冷笑了一声:“在这里,我借用毛遂的一句话,如果不把锥子放在口袋里,怎么能知道那锥子不锋利呢?”

  李景隆的言下之意是,皇上没给我机会,我怎么表现?

  如果皇上给我表现的机会,我肯定比锥子还要锋利。

  徐辉祖轻蔑地一笑:“依我看,你还有一人可比。”

  “哦,那么,徐将军认为我该比谁呢?”

  “战国名人赵括!”

  文武百官一听,哈哈大笑,因为谁都知道赵括是出了名的饭桶,只会纸上谈兵常,长平一战,赵军败得一塌糊涂,被秦军坑杀了四十五万人,

  从此,使赵国一蹶不振,失去了称霸天下的实力。

  “你!”李景隆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咬徐辉祖两口。

  他稳了稳心神:“你敢小看赵括,但是,在我看来,赵括也是一位名将呢。

  他的父亲赵奢乃是赵国的名将,此所谓子承父业,

  后来,赵王用赵括替代了老将廉颇,

  廉颇也是一个守城大将,和耿炳文差不多吧。

  赵括到了军中,重新布置,主动出击,并且取得了数次的胜利。

  赵军士气大大地提升,形势一片大好。

  秦昭襄王也很惧怕赵括,暗中起用了战神白起,把他送到了前线,并且,对手下人说有敢言,白起为将者斩。

  我们评价一个将军,要看他的对手是谁。

  赵括的对手是白起,换句话说,秦军之中,除了白起,恐怕没有人是赵括的对手呢。

  赵括乃是一个年轻的将军,他输在白起的手里也不算丢人。”

  朱允炆听了李景隆的歪理邪说,觉得他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只听李景隆接着说:“我的父亲的战功远远超过赵奢,如果让我到军中去的话,我绝对比赵括要强上许多,

  而且,朱棣手下的那些将军也没有谁能比得上白起,

  因此,我军必胜,如若不胜,甘当军令!”

  朱允炆微微颔首:“真是虎父无犬子,李将军勇气可嘉呀。

  既然如此,朕就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把耿炳文和郭英就地免职,让他们返回京师养老去吧。

  由你出任真定主将,徐辉祖为副将。

  遇到战事,你们二人商量着来。”

  李景隆一听,真是喜出望外。

  他赶紧跪在大殿的中央:“陛下圣明!

  末将一定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报效朝廷。”

  徐辉祖见朱允炆已经做出了决定,只好跪在地上领旨谢恩。

  从朱允炆的任命来看,徐辉祖感觉到朱允炆对李景隆十分信任,却始终提防着自己。

  齐泰接着奏道:“陛下,还有两个问题比较棘手,请陛下决断。”

  朱允炆端正坐姿,手扶着龙椅,问道:“齐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其一,我们当如何处置朱允熥?

  其二,燕军那些俘虏,又该如何处置?”

  齐泰此言一出,朝堂之内,议论纷纷。

  徐辉祖再次奏道:“末将以为朱允熥能以少量的兵力支援真定,并且,取得大胜,乃是有功之臣,当予以重赏才是。”

  此时,黄子澄清了清嗓音:“微臣有不同意见。”

  一直以来,朱允炆把黄子澄当做老师看待,对于他的建议,也十分重视。

  朱允许看了看黄子澄,问道:“黄爱卿,你有何意见要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