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锁定朱标,朱元璋慌了

第31章 微乎其微的机会,也是机会

  沉寂了六天的八卦书场,此时人山人海。

  许多抢不到票的人,堆积在书场外面,逢人便追问有否剩余的门票出售。

  这时一张门票的价格,已涨了十多倍,却依然一票难求。

  说书人的跌宕经历,与其讲述的《三国演义》一样精彩,谁不想亲眼目睹,细细聆听?

  当陆澜出现在书场外面时,被人发现,民众大呼小叫,向其靠拢,顿时引起场面一片混乱。

  陆澜傻眼了,还以为自己置身于后世世界杯足球赛决赛的体育场外。

  自己则成了举世瞩目的球王。

  在护卫的拼力护送下,他才得以进入场内。

  戌时,今晚的说书开始。

  “诸位客官,欢迎光临八卦书场!”

  场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随即,欢呼声直上云霄。

  陆澜见听众的热情,如开水一样沸腾,眼角不禁湿润。

  六天了,终于回来这熟悉的书场中央。

  【前文再续,书接上回。今晚讲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上回说到,刘备麾下四路大军杀出,皆言要捉周瑜。话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

  兑甲号雅间。

  朱元璋立于珠帘前,凝望着书场中的陆澜,眉毛轻蹙。

  太子下午进宫,再三恳求让此子任职东宫。

  而老四燕王,则建议让其出任北平行都司的副都指挥使。

  两个儿子抢着要此子,倒让他始料不及,左右为难。

  此子确有过人之处。

  解缙方才奏报了下午与陆澜的会面情况,朱元璋对陆澜留在京师的选择,诧异之余,又略带安慰。

  此子果然眼光长远。

  前往北平,虽官高权重,但风险较高,晋升之路亦不易。

  反而,留在太子身边,当下官职不高,但日后太子登基,作为潜邸旧人,即可一飞冲天。

  他暗自思忖:此子是一块璞玉,尚需细细琢磨,方可成才。太子及老四经验不足,难以调教。

  看来,还是要朕亲自出手,将其不断打磨,终成太子的得力助手。

  乾甲号雅间。

  朱标忧心忡忡,看着场中的陆澜。

  下午他向父皇再三恳求,将陆澜留在东宫任职,但父皇一直没有表态。

  他不会如朱同那般担心,陆澜就职北平,会投靠燕王,形成威胁朝廷的存在,而是觉得陆澜才华横溢,深不可测,极想将其留在身边。

  大明立国已二十一年,父皇推行严刑峻法、控制舆论、控制人口流动和重农抑商等政策,虽成效显著,但矫枉过正,弊端甚多,若陆澜在身边,必有补救之策。

  事关大明社稷,两利相权从其重!

  大明立国不久,能打的武将多的是,何须派一个书生去守边疆?

  坎甲号雅间。

  李琰立于珠帘前,目不转睛盯住场中的陆澜。

  以前观看夫君说书,只觉声音悦耳动人,举手投足间气势不凡,今晚所见,夫君神采飞扬,气吞山河,令她倍感自豪。

  身后的李祺问道:“琰儿,你确定此生跟着这小子?”

  李琰回头,不满道:“伯父,什么这小子,他是琰儿的夫君!”

  李祺暗自腹诽:三个月前你就不是这态度了!

  这小子,不知走了什么运,先是突然过继给其死了二十多年的二叔,成为世袭指挥使,如今又得到太子和燕王的青睐。

  连远在凤阳府的老父亲,以前对其恨之入骨,如今都称赞不已。

  无论此子去北平,还是留在太子身边,前途都不可限量!

  申国公邓镇道:“此子年纪轻轻,若前往北方历练,将来必成镇守一方的大将。”

  他毕竟是将门之子,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李琰道:“夫君不想去北方,只想留在京师。”

  李祺等人闻言,皆吃了一惊。

  放着土皇帝不做,留在京师仰人鼻息?

  李祺怒容满面,喝道:“混账!掌管一方军政大权的官职都不去做?这小子脑子被驴踢了吧?”

  李琰白了他一眼:“什么被驴踢了?夫君肯定是对的!”

  李祺不理她,走到四方桌前,写下一张纸条,命人快速回府,将纸条飞鸽传书到凤阳府。

  巽丙号雅间。

  朱棣与道衍并排立于珠帘前。

  “此子便是陆澜?”

  道衍答道:“正是。老纳下午会过他,此人深不可测,一口道破老纳的出身和心思,着实可怕!”

  朱棣神色凝重。

  下午时,他听道衍说起此事,也极为震撼。

  如此一名奇人,誓要据为己有!

  他细听陆澜讲述诸葛亮前往查桑口吊丧及庞统的故事,内心感触良多。

  庞统号凤雏,乃三国一奇人也,可惜孙权和刘备皆以貌取人。

  他指着陆澜,道:“此子,如庞统一般,皆为奇人。庞统放在合适的位置,便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此子也是如此!”

  道衍点头:“正是。若此子前去北平,王爷必如虎添翼!”

  随后,他担心道:“可是,皇上并未答应,而王爷明日便要返回北平,这如何是好?”

  朱棣道:“待说书结束,命人将其叫唤至此,本王亲自说服他。”

  道衍沉吟片刻,道:“此人极为睿智,只怕会选择留在太子身边,毕竟,这是一条升官捷径。王爷,无论如何,都要将此子招至麾下。”

  他测算出朱标不会长命。

  但朱标正值壮年,而皇上已年过花甲,谁先谁后还是很难说。

  太子还是很有机会登基的,但即便登基后,也是短命皇帝。

  他心中一动,陆澜的阴阳术数比他高明,若陆澜留在太子身边,则暗示太子会登基。

  否则,陆澜自会选择前往北平。

  朱标去世后,燕王的机会就来了。

  如若陆澜在朝,就会令他十分顾忌。

  他必须让燕王将其收入囊中,否则,就要趁早毁去,以绝后患!

  朱棣目光闪出一道寒芒,缓缓点了点头。

  他绝不敢与大哥争帝位,但道衍一直说太子短命,他的心里又活络起来。

  若大哥早于父皇薨逝,二哥秦王朱樉,暴虐奢靡,失德失民,三哥晋王朱㭎,残暴多疑,难堪大任。

  那自己的机会,不是来了吗?

  微乎其微的机会,也是机会。

  若父皇先崩,大哥即位,以大哥的宽厚,他倒不担心自己的权势会被削减。

  但是,大哥崩逝后呢?

  他自幼接受严厉的教育,熟知历史,历史上有权势的藩王,谁会有好的结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要未雨绸缪。

  这个陆澜,前往北平,就是友,以后大力栽培。

  若留在京师,就是敌,必须铲除!

  【......曹操大惊:“若刘备收川,则羽翼成矣。将何以图之?”言未毕,阶下一人进言:“某有一计,使刘备、孙权不能相顾,江南、西川皆归丞相!”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场中音乐声起,陆澜依次向八方行礼。

  场内掌声雷动。

  听众意犹未尽,许多人坐着未想离去。

  陆澜正挥手间。

  一名军侯上前,邀请他到巽丙号雅间一叙。

  陆澜一愣。

  巽丙号雅间?从未去过。

  那军侯附耳小声道:“陆指挥使,燕王有请!”

  是他?

  陆澜暗吃一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