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临界
阳光透过训练场边缘的树梢,一寸寸洒落。
多数外门弟子都躲在阴影里喘气,热得直翻白眼。唯有陆沉,盘坐在日光最炽的空地上,如石雕般一动不动。
昨夜吸入的寒毒,此刻正被体内的炎阳劲缓缓逼散。
陆沉体内,两股真气,一冷一热,彼此纠缠。
凝冰真气行至经脉,处处生寒;炎阳劲如骄阳烘体,一入经络便把寒气逼得仓皇逃逸。两者就像死对头,一个要冻裂他的骨头,一个要将他从里烤熟,互不相让,只能不断在体内对冲抵消。
“也不知道,究竟修炼到什么时候,两种力量才能阴阳合一。”
陆沉闭目凝神,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
若是寻常武者,早就死在这种真气相克的折磨下了。可他不同,有不死之身傍体,可以一点点将身体磨出适应力,逼着经脉容纳这两种极端。
寒毒化尽,陆沉顺势又引一缕炎阳劲,封入丹田深处,准备晚上用来压制凝冰真气。
随后,他切换功法,开始修炼涅相重塑神功,打磨体内筋骨和内脏的强度。
几种修炼方式结合,陆沉体内的真气迅速水涨船高,渐渐的,真气如潮水般从丹田蔓延而出,渗入四肢百骸,冲击着一层薄膜般的屏障。
这种感觉。
陆沉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是真气从丹田内融入肌肉的前兆。
从练出真气到现在,已近三个月,陆沉终于达到炼皮境的临界点,即将踏入炼肉境。
树荫下,程功看着静坐的陆沉眼角抽搐。
这个家伙,到底是在修炼还是在晒阳。
掌握了呼吸法和内视的陆沉,已经一整天没有练动桩了。
程功不知道这点,下意识的认为陆沉在不求上劲。
这样的对手,还需要我踏入炼皮境再报仇?
算了,当时的心魔,此时就是了断之日。
想到此处,程功冷着脸走到陆沉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陆沉,影子将陆沉遮住。
“陆沉,起来,跟我到院后一趟。”
程功最终还是心软了,决定给陆沉留点面子,到后院再打败陆沉。
陆沉好奇的睁眼,想到昨日程功主动帮自己出手,拍拍身上的尘土,平静跟上程功,朝后院走去。
“你知道嘛,陆沉,从那一晚,我就把你当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必须超越的目标!”
四下无人,程功脸上满是怒意。
“可没想到,你竟然越来越不争气!”
“武道一途,不进则退,你竟然卖了可以突破到炼皮境的秘药。”
“还如此混水摸鱼,不思进取。”
“我怎么可以输在你这种人手里!”
“拜你的秘药所赐,现在的我,比那晚强了一倍!”
“所以!”
猛地一手扣住陆沉手臂,另一手抵住他腰间,肩膀低伏,重心前压!
过肩摔!
这是一个比那晚更完美的过肩摔,程功已然用上所有的力量,势要把那晚出糗,全数扳回来。
重!
泰山一样的重!
程功脸憋得通红,青筋暴起,几乎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可陆沉却纹丝不动。
这一摔,已经蓄谋许久。
按照程功的设想,陆沉必然会被摔个狗吃屎。
然后爬起来疯了般朝自己发起进攻。
自己再轻描淡写的打败陆沉,一拳把他按进地里,从此洗刷耻辱。
可,怎么跟自己想的剧本不一样?
“所以什么?”陆沉伸出手,按在程功肩头。
那一掌落下,程功只觉整个人像被五指山镇住。
肌肉僵死,经脉凝滞,哪怕自己已经比那天晚上强了一倍,此刻依旧如坠冰窖,动弹不得。
“所以……”
程功脸色更加冰冷,将差一点脱口而出的豪言壮语都咽了回去,面无表情的看向陆沉:“所以,四哥,你千万不要懈怠,我相信你一定能进入炼皮境,成为内门弟子。”
“喔,你有心了。”陆沉点了点头,上下打量一遍程功,问道:“那我回去修炼了?”
程功再次变得惜字如金:“四哥,慢走。”
离开后院,陆沉忍不住嘴角翘了翘。
寝室的四个人虽然都很跳脱,但陆沉并不气,只是对这份关系顺其自然。
长生之路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寂寞,认识这几个活宝,反而成了生活中的调味剂。
又在训练场练了一阵,有段日子没出来的方师兄突然检查起大家的修炼进度。
“还好,看来大家都很有干劲,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方师兄鼓励了所有人一句,随后安排道:“今天,是武馆收取月例的日子,一直都是由外门弟子执行,现在,轮到你们了。”
“稍后,执事弟子会带着你们前往义气门管辖的街区,挨家挨户收月例。”
“如果谁收不上来月例,那这个月的秘药,也就停了。”
方师兄大声道:“武者要凶,要狠,才能在生死搏杀中活下来,如果连普通人的月例都收不上来,那就代表你是窝囊废,没必要在武馆里修炼了,早早找个青楼龟公更有发展。”
除了靠高价招收外门弟子,义气门和兄弟拳各自还有一整套武馆之外的产业。
城中不少市集、码头、仓库,皆在义气门的掌控之下。
凡是在义气门地盘上讨生活的商贩百姓,每月都要交一笔月例钱。
当然,银子不是白交的。
义气门也负责庇护这一片。
辖区内要是出了什么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的事,根本不用惊动官府,武者亲自出手,效率比走公文快得多,处理也比衙门利落狠辣得多。
更重要的是。
谁都知道,武馆里出来的,都是些不怕死的狠茬子。
动辄就是拼命,没人愿意招惹。
在这种高压威慑下,欺男霸女的事极少发生。
就连城里的达官贵人,走到武馆辖地,也得乖觉三分,轻易不敢生事。
所以,大多数商贩和百姓都乐意交钱,求个太平。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识相。
偶尔也会有些外来的愣头青,想着赖这点月例钱,甚至还会拔刀动武。
但这种情况,反而成了武馆历练弟子的最好机会。
这些不服管的,全都交给外门弟子处理,当作实战训练,顺带磨磨杀气。
执事弟子到来,大家浩浩荡荡离开武馆,又在巷口分成十人一组,每组负责一条街道的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