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太傅:从童生开始,科举当国

第68章 分守临堂

  余杭县东四里,步伍桥之西,接官亭。

  李知县领着县里一干官吏,在亭下圆揖做礼。

  “拜见魏参政!”

  魏参政头戴乌纱帽,身着绣着孔雀补子的绫罗绯袍,泰然自若地坐在亭下交椅上,淡淡道:“诸位不必拘礼。”

  “谢过魏参政。”

  官吏们侍立一旁,李知县拱手出言道:“参政到访余杭,我等迎候仓促,还望恕罪。”

  魏参政轻笑道:“李知县言重了,是本官的过错,未提前知会你等衙门,怎好言罪,只要你不非议我就好。”

  李知县恭敬道:“下官不敢。”

  魏参政扫视众人,脸色忽地一肃:“近月来淫雨绵绵,浙江各处灾情严重,本官身负皇命,分守杭嘉湖道,怎能不忧心民情!李知县~”

  李知县回道:“下官在。”

  “余杭灾情如何了?”魏参政问道。

  李知县道:“余杭涝灾严重,南乡更是遭了洪灾,损失惨重,今年秋税怕是难以完额。”

  魏参政点点头,叹了口气道:“百姓生计艰难,嗷嗷待哺,我等父母官岂能作视,可曾开仓赈济?”

  “回参政,”李知县道,“县里已开常平仓,若是不足用,将动用预备仓。”

  魏参政脸色严峻道:“你将余杭各乡里受灾详情拟个申状呈报到府,届时省里会一并向朝廷请求减免税赋。”

  李知县躬身行礼道:“下官明白。”

  说完了官面话,李知县便道:“我已差人洒扫布政分司官署,还请参政移步,下榻安歇。”

  从永乐朝起,各布政使司下设分守道,以参政、参议兼任,分巡地方,掌理各道钱粮、赋税民政,有时也能插手司法案件。

  各县城内便建有布政分司官署,以备分守道按临驻节。

  魏参政闻言却是不急:“南乡此次遭遇大水,到底是何缘故?”

  李知县心中一凛,迟疑道:“南湖塘堤遭人毁掘,才有此番厄难。”

  魏参政怒道:“何人如此丧心病狂!”

  李知县面无表情道:“本县乡绅杨万金。”

  “他?不会吧?”魏参政诧异道,“本官听闻他的名声还是不错的,怎会做出此等丑事?”

  李知县心中冷笑,面上不显:“此事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杨万金已被传至堂上问话,很快便有结论。”

  魏参政颔首道:“此事干系重大,一定要鞠问明白,还受灾百姓一个公道!”

  李知县拱手道:“下官自会秉公处理。”

  魏参政正色道:“案子要紧,李知县自去审问,本官也不往什么分司衙署,就跟你到堂上做个旁听如何?”

  “这…”李知县有些惶急。

  “嗯~”魏参政神色不悦。

  “下官求之不得!”

  上司要临堂听审,下属如何能拒绝,李知县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魏参政自顾自钻进四人抬的官轿,差夫一声起轿,打头的两个皂役,鸣锣开道,后头几人举着高脚牌,白底黑字的“肃静”、“回避”,格外分明。

  紧接其后的,是一串红底金字的高牌,记录魏参政从举人到参政,出身以来文字,甚是夺人眼目。

  李知县看着浩浩荡荡的分守道仪仗,眉头紧锁,对宋典史无奈道:“回衙!”

  黄班头早就从徐九宅中回来,还别说,床脚砖头下真发现了一个木匣子,里边尽是杨家与佃户签订的契纸。

  虽说物证是取了回来,可县衙一干官吏此时尽在接官亭迎迓魏参政,大老爷不在,黄班头只好坐在皂役房内,耐心等候。

  正在枯坐之际,黄班头身后走过一人,笑呵呵道:“老黄,可否借一步说话。”

  魏参政在县衙谯楼前落轿时,往来百姓纷纷瞩目。

  方原、卢嘉文还有周礼、仰儒也挤在人群中眺望。

  卢嘉文好奇道:“这是哪来的官,好生气派!”

  方原指着大红高脚牌道:“是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他既然按临余杭,应是兼任杭嘉湖分守道无疑。”

  卢嘉文咂舌:“他来县衙门干甚,难道为了审理杨家掘湖堤一案?”

  方原皱眉:“照理分守道只管民政,不理地方司法案件,我却是不好妄猜。”

  仰儒却道:“虽说刑狱由按察使司、分巡道掌理,但也不绝对,布政使司衙门也设有理问所、狱禁,真要掺和一脚,无人能说什么。”

  周礼冷笑道:“就是不知这官是昏是贤。”

  不一会儿,李知县也赶了回来,一番礼让,魏参政迈着八字步,进了衙门。

  掘堤案广受关注,老百姓都堵在衙门口张望。

  宋典史劝阻道:“各位乡亲切莫靠前,参政老爷和知县老爷,还没发话公审,若有命令传来,我肯定放大家进去。”

  卢嘉文颇为气恼:“总不会要关起门来审理吧!”

  方原也皱眉,寻常县里审案,都会让老百姓站在大堂栅栏外旁听,偏偏今天连仪门都不让人进,这案子怕是要有波折。

  李知县坐在堂上公坐,魏参政在左侧桌案处坐定,刑房老吏颇为活络,奉上香茗。

  魏参政淡淡道:“李知县轻便。”

  李知县却望着堂外:“可容百姓旁听,以宣教化?”

  魏参政却摇头道:“此案事关士绅体面,还是不必了吧,只要李知县秉公审理,给百姓一个交代,旁不旁听,并不打紧。”

  李知县皱眉:什么士绅体面!一句话就给案子定了性,还要我如何鞠问!

  “将涉案人等,尽数带上堂来!”

  李知县一拍惊堂木,自有皂役前去提人,很快,徐管事以及掘堤的佃户,还有杨万金都到了堂下。

  “黄班头何在!”

  黄班头躬身出列。

  “大人,小的在。”

  李知县看着黄班头,手里捧着的木匣,心里一松,有杨家与佃户签订的私契在,亮他也翻不了身!

  “将证物呈上堂来!”

  黄班头小步上前,呈上了木匣。

  李知县望着徐管事道:“此物是否是你私藏的契纸?”

  徐九点点头:“正是小人的木匣,匣侧上刻了个「九」字,里边都是杨家南湖庄田的契纸!”

  李知县冷冷看着杨万金:“你若现在伏法,本官还算你自首,可罪减一等!”

  杨万金悲愤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县尊问我一千遍一万遍,老朽还是那句话,我杨家在南湖的庄田仅有大涤山五十多亩而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