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太傅:从童生开始,科举当国

第79章 径山寺中

  一路上胖和尚东拉西扯,颇为健谈,复行四里,已过半山腰,眼前开阔地就是望江亭。

  胖和尚神色向往道:“早听人说,径山揽胜,此处难逃!果然名不虚传。”

  望江亭分内外双亭,内亭休憩之所,外亭可近观崇山峻岭,远眺大江大河,

  方原行至外亭处,凭栏远眺,山河壮丽,尽收眼底,不禁懊悔,若是天不亮就到了此处,那日出之时,怕是美得让人心醉。

  樊大兴奋道:“公子你看,安乐山,我看见安乐塔了,再往那边就到家了。”

  胖和尚闻言道:“原来施主是余杭本地人氏?”

  方原点点头反问道:“不知大师仙乡何处?”

  胖和尚道:“贫僧武昌府江夏县人,自幼在普安寺修持。”

  湖广?那这和尚跑得够远,方原心中不免高看一眼:“大师跋山涉水,行路千里,还真是虔诚。”

  胖和尚笑容可掬:“施主谬赞,不知施主如何称呼?”

  方原笑道:“在下姓方,哦,时辰不早了,大师若还要歇息,那方某就先行一步。”

  又是先行一步,胖和尚颇为郁闷,暗道跟这小子套近乎还真难。

  胖和尚皮笑肉不笑,这次也不上赶着了:“施主若是着急,自可先去,贫僧还要多赏会儿风景。”

  方原继续登山,行至洗砚池,樊大忍不住问道:“公子不喜欢那和尚吗?”

  方原看着一潭清澈的池水,片刻才道:“你见过哪个云游四方的苦行僧,是这般肥头大耳?”

  余杭的寺院也很多,游方挂单的和尚,樊大确实见过不少,仔细想来都是黝黑精瘦之辈,还真没见过如胖和尚这般肥头大耳的。

  “要么这和尚说谎,要么就是他一路上吃住不愁。”

  “世上哪有那么多善男信女,怕还是这和尚有些唬人的手段,总之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些总是没错。”

  樊大闻言心中一凛,顿时警觉地点了点头。

  洗砚池就在小山岙中,据说是苏东坡洗笔洗砚之处,如今成为文人墨客凭吊之所。

  方原亦不能免俗,从樊大背的布包中取出他常用的毛笔,在潭中洗刷一番,希望也能沾沾苏大文豪的才气。

  再往上半里就是山门了,大门北侧道旁就是御碑亭,亭中赑屃驮着大石碑,上刻有“帝昚”两个小字和“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八个大字,乃宋孝宗御笔,碑后还刻有南宋大臣楼钥所撰《径山兴圣万寿禅寺重修记》。

  这就是名山古刹的底蕴,未入山门就能感受到其沧桑厚重。

  带着樊大走过高悬“天下径山”匾额的总门,方原进入到寺院内部,但见寺中古杉青青,栋宇宏丽,殿阁重重。

  第一重殿名曰天王殿,正门内供奉着韦陀菩萨,后门背对着却是弥勒佛,与其他寺院的格局正好相反。

  原因无他,只因天目山乃韦陀道场,径山属天目山余脉,自然要将韦陀放置在前以示尊重。

  过了前殿便是正殿大雄宝殿,殿前香炉青烟袅袅,香火鼎盛,殿内金身佛像,似嗔似喜,宝相庄严,一早上山的香客们,此时都在虔诚求拜。

  方原进了香火,又往功德箱中放入了一钱银子,一旁的僧人眉开眼笑:“施主慷慨布施,功德无量。”

  方原笑道:“大师言重,可否借一步说话?”

  那僧人不明所以,跟着方原到殿外一角,只听方原客气道:“在下余杭县学生方原,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僧人道:“贫僧法号惠如。”

  方原笑道:“原来是惠如禅师当面,久仰久仰。”

  惠如和尚不过是刚受了比丘戒的寻常僧人,哪算什么禅师,不过花花轿子众人抬,虽然是客气之言,还是令他受用不已,心花怒放。

  “施主抬举,不知施主有何见教?”

  方原这才转入正题:“小生此来贵宝刹,一为进香祈福,二来嘛拜访个故人。”

  惠如和尚纳罕:“施主在敝寺也有相熟的僧人,不知是哪位师兄?”

  方原解释道:“并非寺中僧人,乃是在寺中祈福清修的中贵。”

  中贵就是天子近臣宦官们的尊称。

  惠如和尚脸色一变,忙诵佛号道:“阿弥陀佛,不知施主是卢檀越何人?”

  现任的浙江镇守太监名叫卢永,其经历堪称传奇。

  土木之变后,于谦于少保总督军务,重整京营,改三大营为十团营,卢永就是其中三营的提督太监,受景泰帝信重。

  等英宗复辟,内外大清洗,卢永便遭了殃,不仅人被抓,家产也被籍没,好在有宫里大太监说情,加之他原本也是英宗跟前的老人,就被特旨宽宥。

  随后英宗将卢永派往浙江闸办处州等府银课,因差事办得好,升为浙江镇守太监,可惜行事执拗,英宗另派少监一员共同理事,卢永故意怠慢使者,惹英宗大怒,批其不敬朝廷,从太监降为右少监留用。

  成化改元时,大藤峡民乱,卢永被成化天子派往军中监军,事毕还朝,又出为浙江镇守太监兼理银矿至今。

  可以说卢永此人常年为镇一方,又久涉军民庶务,深受三代帝王信重,绝非平庸之辈。

  方原知道他,还是因为前世看明代笔记《水东日记》知道的。

  里边讲于谦抄家被杀时,卢永家一并被籍没,随即卢永宥免,家财发还,库吏误将于谦夫妇的画像一并给了卢家,后卢家将画像变卖时遇到于谦养子于康,被其赎回,时人称为奇谈幸事。

  而卢永宦迹则是在府衙时,听张知府和张方伯提及。

  方原道:“小生受人所托,拜见卢公,劳烦大师指路。”

  惠如皱眉道:“卢檀越概不见客,即便小僧带你到后山精舍,他的随从也会拦你,施主还是请回吧。”

  方原躬身行礼道:“还望大师行个方便,指明道路,我自寻去即可,若卢公不愿见我,我也无话可说。”

  惠如踌躇再三方道:“也罢,见与不见权看卢檀越心意,你到喝石岩冈上的无垢轩寻他吧。”

  方原大喜谢过,拜别惠如往其所指,沿着大殿东边小道,绕往后山喝石岩方向而去。

  宴坐峰之下,喝石冈之上,一派茂林修竹,乃极佳的修身养性之地。

  南宋时名臣张九成问道大慧禅师,曾在此结室,因其自号“无垢居士”,故此处几间屋舍称“无垢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