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有龙气

第114章 新家

大明有龙气 蜀心 2401 2025-06-14 15:27

  自靖难之后,永乐爷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现在的京师乃是在前朝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分为内城,外城两大部分。

  内城四平八稳,方方正正,一条子午中轴线贯穿其中。

  在这条中轴线上,坐落着万岁山、钟楼、鼓楼、以及紫禁城。

  紫禁城正门为承天门,前御道铺白玉石,周围以筒子河,四隅建角楼九梁十八柱,暗合《易》之阳数。

  殿宇皆以金砖墁地,琉璃瓦映日生辉,太和殿蟠龙藻井垂轩辕镜,此乃“天子当阳,群阴慑伏“之象。

  中轴线两侧,距离皇城最近的是内阁和六部中的吏、户、礼、兵,工五部。

  稍远一些的则是太仆寺、贡院、太仓、城隍庙、太庙等。

  周顺昌担任侍郎的刑部则同都察院,大理寺合为三司,合署在内城西陲办公。

  内城与外城的通行往来主要通过九扇大门,分别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市井之盛,尤在内外城交界九门之处。

  宣武门外多会馆,商贾辐辏;崇文门内税关舟楫,漕粮如山。东四牌楼酒旗招摇,西单牌楼书肆成林。更有灯市口元夕放灯,琉璃厂岁首鬻画,诚所谓“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有赞曰:护城河绕郭如带,太液池波光接天。西山晴雪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照金台夕照。此间人物衣冠,士子多着程子衣,仕女好穿比甲袄。五城兵马司巡夜梆声,与报国寺钟鼓相应,真乃“神京佳气,郁郁葱葱“也。

  当然,如今这种蒸蒸日上的景象只能出现在祭祀的颂文和对往昔盛世的回忆中。

  当梦幻破灭,这座百年古都不得不面对残忍的现实。

  北方数省大旱,京师也未能幸免,护城河水位骤降,部分河床龟裂如蜘网。

  街头常见“鸠形鹄面“的流民,以蓬草、树皮充饥,皇城根成为这些灾民逃户的聚居棚户区。

  新春时节,小冰期仍然平等地威胁着所有困苦百姓的生命。

  冻毙者“日以十数“,顺天府衙役每晨需收敛尸骸,草草掩埋于郊外。

  饥寒交迫,比寒冷更恐怖的是粮食短缺。

  正阳门外棋盘街商铺十室五闭,往来商旅大为减少,米价暴涨至五两一石,粮店前常见为争半升糙米而殴斗致死的惨剧。

  厂甸庙会虽如期开设,然货摊稀疏,愁眉泪眼的商贩多靠借贷维持,叫卖声几乎要被风雪呼啸压过。

  在偌大的京城,唯二能堪见零星半点的盛世余昼的地儿,除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那便只剩崇文门周边的一方小天地了。

  自通惠河堵塞,漕运的终点南移至崇文门东侧的大通桥。自此南方漕粮、丝绸、瓷器、茶叶皆经过崇文门入城,形成车马如龙,商贾辐凑的盛况。

  成化二十一年,设税关专司商税征收,弘治年间升格为九门税务总司。

  时至天启,崇祯年间,光光崇文门税收一项,年入近十万两白银,成为皇室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

  崇祯皇帝御赐宅院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师,有关各司以最快的速度走完了原先要十天半月的房产交接流程。

  这栋宅院原先是阉党‘五虎’之首崔呈秀的偏院,自从江南案发就被抄没,如今属于朝廷的官宅。

  重立房契,加盖红印,一套流程下来,负责此事的南城兵马司不仅没有征收契税,指挥使还额外附赠了陈子龙一封五十两银子的喜银红包。

  陈家人大多都在松江,身边只有陈所和两位秘书是体己人。周府长子周茂兰和孙家小叔主动请缨,毛遂自荐陪同陈子龙一同前往

  负责崇文门大街户籍的里长饶是见惯了大场面,可看到阁老子侄和侍郎公子亲至,还是连忙起身迎接。

  崇祯皇帝御赐给陈子龙的宅子便在崇文门南面的崇文门大街东侧,距城门不过一箭之地。

  占地约三亩,大小三十间房,格局方正,属于北京三环精品四合院。

  靠着右手边的宅院就是两位新晋阁臣温体仁,周延儒的产业,左手边是垄断崇文门酒税的十八家官酒访,据说有成国公的背景。

  对面那条街有平阳亢氏盐商总号、安徽布商总号,三里河会馆设于其中,一旁就是九门税务总司衙门所在。

  崇文门大街权贵云集,实为‘权’、‘钱’、‘文’交织之地。

  众人走进尘封数月的宅院,却是毫无枯枝落叶,脏污纷乱,显然是有专人打扫。

  院落为三进四合院,前厅以青砖铺地,走廊两侧挂着尚未点亮的十二盏灯笼。

  走入正厅,有正房五间,次房五间,相互之间设门帘过道相隔。窗纸具是新糊,日光透入如碎金洒地。

  东西厢房各三间,前出廊檐,柱础雕如意纹,阶前青石已被岁月磨得发亮。

  后院女眷居所更显精巧,两进四合以回廊相连。

  正房内陈设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悬着苏州织造局进贡的绛色纱帐。临窗榻上铺着云锦坐褥,旁边小几摆着宣铜手炉。

  西厢书房外植着绿萼梅,屋内紫檀书案上砚海墨山俱全,笔架悬着七支狼毫,俨然是文人雅士的天地。

  后院四隅遍植石榴、玉兰,花园假山叠石间藏着八角凉亭。

  经过一番安排,陈子龙自是住进正房之中。

  陈所带领一众精锐护卫居于东厢房,平日里大门,前厅,正厅,后院各守四人,日夜轮换,共三十二人。

  两位秘书曹明远,韩童则是带着一批文吏入住西厢房,方便平日里处理文书事务,上传下达。

  照例宴请里坊之间的诸多邻里,无论是周延儒,温体仁等新晋阁老,还是如成国公这般的老牌勋贵,都派了自家的嫡系子弟到场,显然是对这位圣眷正隆的南直隶解元非常重视。

  一串千响的鞭炮在正门炸响,刻着‘陈府’两字的牌匾悬挂于大门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