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小麦大丰收与决心
1454年9月,
克里米亚。
安德烈站在田埂间,拂过那些沉甸甸的麦穗,耳边尽是麦粒相互摩擦发出的沙沙细响。
耳边传来一阵阵惊呼。
哥萨克们正在相邻的传统田块与新式耕法试验田之间来回奔跑,人人都像是发现了神迹。
“这边一株才二十粒,那边,我的上帝啊,数都数不清。”斯拉夫老农们的嗓门压过了所有人。
也只有他们才能理解这是怎么样的奇迹。
老农左手握着从传统田里拔的一把麦子,稀稀拉拉的麦穗可怜地耷拉着。
右手是从试验田取的样本,麦穗饱满得几乎要爆裂开来。
安德烈嘴角含笑。这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毕竟是肥沃的黑土地,全世界也只有那么三块,一块在中国东北,一块在北美,最后这一块就在乌克兰。
而从开发难度上来说,东北气候寒冷,现代才能够大规模开发,北美地域广阔,但是飓风多发,自然灾害频繁,只有安德烈所在的土地才是目前全世界最适合种植的土地。
安德烈觉得,若是能将整个乌克兰都深耕,种上粮食作物,运用新式的种植方法,他甚至有信心养活全世界的人口。
他最初的种植目标,如今已经超额实现了。
他望向田埂中央,有个老农独自跪在试验田中央,肩膀微颤,灰白的头颅深深埋在那片麦田中。
“他说他父亲要是能见到这场面,死也瞑目了。”莉达不知何时来到安德烈身边,声音罕见地轻柔。
莉达正好带着妇女们推着木轮车走来,车上摆满木桶和陶碗,然后是田间响起一阵急促的铃铛声。
今天是测产的日子,按照安德烈立下的规矩,所有参与耕作的都能分享第一碗新麦粥。
莉达递给安德烈一个冒着热气的陶碗。
粥里加了足量的食盐,不像他们平时吃的那么寡淡。
测产持续到日落。当最后一块田的数字汇总到安德烈手中的桦树皮上时,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惊叹。
平均亩产竟然达到欧洲传统耕法的三点二倍。
这个数字在人群中传开时,先是一片死寂,继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有人把帽子抛向天空,有人跪地亲吻土地,更多人涌向安德烈,想触摸这个带来奇迹的人。
“不光是我的功劳。还有你们自己的汗水和努力。”
“我们是不是该庆祝这场丰收了!”老农提议,
“没错,丰收节。”哥萨克们纷纷附议,他们每个人都至少在小时候参与过那个快乐的节日,节日的欢乐都留存在他们每个的记忆中。
斯拉夫地区传统的丰收节目——收获节。
他们自发的用麦子的秸秆扎成一个胖乎乎的人形,戴着一顶破草帽立在田中央。
孩子们围着它又唱又跳,把采来的野花插在麦秆缝隙里。
安德烈站在草垛上望去,妇女们正抬出珍藏的熏肉和奶酪,男人们用木桶盛装自酿的啤酒,连最吝啬的卡法商人也贡献出了自家酒窖里的葡萄酒。
“尝尝这个,按你说的,把麦芽炒过后再发酵。”莉达塞给安德烈一个还冒着热气的木碗,里面是乳白色的浓稠液体。
安德烈抿了一口,熟悉的焦香竟有七八分像老家的醪糟。
他抬头正想夸赞,却看见莉达身后排着十几个妇女,每人手里都捧着不同的食物,眼巴巴等着他品尝。
“先试我的酸菜炖肉。”
“不,先尝这个奶酪面包。”
“让开,陛下该先尝尝我做的正宗的波兰蜂蜜酒。”
伊万跳上桌子,酒沫顺着脸颊往下滴:“敬我们的陛下,因为他,我们才有了这场丰收。”伊万的话没有人能够反驳。
众人哄笑着举杯,安德烈的陶碗喝了又被不断续满,甜香的酒液永远喝不尽。
那个老农终于从麦田里站起身,踉跄着走来。
老人脸上还带着泪痕,双手却始终攥着一把麦穗。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把麦穗举过头顶,然后深深向安德烈鞠了一躬,
“陛下,是不是从今以后,我们都不会再挨饿了。”老人的目光无比诚挚,仿佛他已经看到了那样的未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他们也非常期待从安德烈口中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不一定。”
安德烈却给了个模糊的回答。
“若是贵族强盗,过来抢我们的粮食,他们的马匹践踏我们的麦田,焚烧我们的屋子,让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那么我们的还照样会挨饿,甚至丢掉性命。”
伊万愤怒地摔碎酒碗,陶片四溅。
“狗娘养的贵族,他们只知道收税,别的什么都不会做。”他怒吼着,脖子上的青筋暴起。
“谁说的,他们还会抢劫,只要看上我们的东西,就会直接抢走,我刚结婚,领主说要行使初夜权,就这样强占我妻子的第一次。”一个矮胖的哥萨克气得捶胸。
“我家的牛,就因为他们打猎路过,想吃牛肉,就被他们捉了去。他们说好的,交了税能够保护我们,结果鞑靼人来了,他们躲在城堡,不发一兵一卒。”一个瘦高青年捶打着地面。
愤怒像野火般蔓延。青年们抓起农具当武器挥舞,妇女们脸色苍白地搂住孩子。
老农呆立原地,仿佛不敢相信刚刚看到的希望这么快就要熄灭。
安德烈便跳上木轮车,挥舞着双臂,示意众人向他这边看过来。
他洪亮的声音压过骚动:“这位老人刚才向我鞠躬,但最该向我们鞠躬的是那些贵族老爷,他们享受了你们的供养,却做着坑害你们的事情。”
安德烈高高举起麦穗:“看看你们手中的麦穗,你们还愿意回到那个忍饥挨饿,朝不保夕的日子吗?”
“不愿意!”人群发出低沉的咆哮。
“你们还愿意回到被领主们随意打骂,肆意侮辱的日子吗?”
“不愿意!”
那个一辈子弯腰种地的老农,此刻挺直了佝偻的背脊:
“我六十岁了,但我的手还能握紧草叉,谁要敢抢我们的东西,我就跟他拼到底。”
这句话点燃了最后的导火索。男人们举起身旁的工具,指刺天空,然后随着老人一同发出怒吼。
安德烈看着这群愤怒的哥萨克,微微点头,他终于激起了他们的血性,只希望在他们的怒火退潮后,还能记起这份决心。
“今天吃饱喝足。”
“明天继续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