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夜谈
孟府内,孟启怒火中烧,猛地抄起桌案上的书,便朝着孟昌狠狠砸去。“你这个蠢物!猪都比你机灵,我怎么就养出了你这么个糊涂东西!当初不是你信誓旦旦说贼人只会在周边掳掠,不会攻城的吗?现在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他此刻全然忘记了,这决策本就是自己做的,主意也是自己拿的。他早该想到,那些贼人怎会讲什么信誉。也不知是什么迷了心窍,竟让他一时愚蠢至此。
孟昌吓得唯唯诺诺,半晌说不出话来,心中满是恐惧。他心里清楚得很,像他们这样的大户人家,一旦城破,必定没有好下场。之前书信里约定得再好又如何,城破之际,他们这些富户肯定是最先遭殃被劫掠的对象。
一想到这些年跟着孟启积攒下来的娇妻美妾和万贯家财,孟昌就心疼得不行,只能低声嗫嚅道:“那和尚当时说得天花乱坠的,我……我也没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啊。”
孟昌话音未落,孟启又狠狠砸来两本书,怒吼道:“坠你娘!现在倒好了,咱们也被困在这城里!也不知是那小子先死,还是我们先死!”
可愤怒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孟启又气呼呼地骂了几句,才发号施令道:“去,把府里的青壮都集结起来,上城墙帮那知县守城去!”
孟昌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回道:“可要是他们不愿去怎么办?”他心里清楚,平日里这些养的打手家仆,这点月银欺负欺负百姓就罢了,真遇上贼寇,谁肯为了这点好处玩命?
孟启刚有些平复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他挥舞着双手暴跳如雷:“不愿去就叫他们去死!老子每年花那么多钱养着你们,就换来这副德行?一帮没心肝的腌臜货!”
孟昌望着老爷这副模样,无奈之下只得去召集府上的青壮。慌乱间,不少人趁机溜走。好在他许下重赏,才勉强说动二三十个胆子大些的,颤颤巍巍登上城墙,协助守城。
又过了一日,李洛立于高处,目光紧锁着城下贼人的攻势。他的心如同坐上过山车,随着战局的起伏。
望着城下堆积如山的尸骨,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虽已逐渐适应这个世界。
此刻,一股怒火仍不受控地从心底喷涌而出,他妈的,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这大梁朝的官到底在做什么?
按理说,王朝不过百年,就算没有盛世,百姓也不该活成这般模样,天天被逼得造反。
李洛向来觉得,无论后世如何评说历代帝王,若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日子过得凄苦,那皇帝即便武功盖世、战功赫赫,也算不得成功。
再看城下那些流民,个个衣不蔽体、瘦骨嶙峋,却甘愿追随田斌,便可知晓,对他们而言,即便跟着贼人颠沛,也胜过留在家乡被地主豪强欺压盘剥。
他不禁想起扬州城里那些奢靡的盐商,他们穿金戴银、挥金如土,随便一件器物换成米粮,便能让几个流民饱餐一年。
若散尽家财,养活这数万人一年都不在话下。一边是扬州城的纸醉金迷、繁花似锦,一边是泗州城下的哀鸿遍野。李洛喃喃自语:“这世界真是怪了,怪了!”
可光这般空想,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夜幕缓缓降临,李洛与戚继光等人躺在坡上稍作休息。
此时,贼人也已停止了一天的攻城行动,开始架锅生火做饭。而李洛他们,只能就着水啃着随身携带的干硬干粮。
戚继光倒是心态不错,显得十分轻松,还主动找李洛攀谈起来。他瞧着眼前的少年气质出众,与寻常人截然不同,便开口问道:“兄弟,你和张大哥是啥关系呀?”
李洛嚼着嘴里的干粮,语气平静地说道:“我原本是个被人牙子拐卖的,后来我们杀了那几个人,跟着张叔家的孩子一起逃了出来,之后就留在他们家,一同生活了。”
戚继光听后心中一动,这少年对被拐之前的事只字未提,这份沉稳气度确实不像是普通人家出身。
不过,他向来不喜欢打听别人不愿提及的过往,于是话锋一转,接着问道:“可读过书?”
李洛回道:“读过一些,涉猎的范围比较广,可远远谈不上精通。要是去参加科考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要是聊起一些见闻和道理,倒是还能说上几句。”
戚继光对这少年没由来的有几分亲近之意,又追问道:“那你读过兵书吗?”
李洛笑了笑,说道:“读过一些,但也不算精通。”
他以前看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也了解过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不过真要说到实践,那就是一问三不知了,也不知道军训能不能算实践经验。
正想着,就见戚继光神色凝重,幽幽地说道:“兄弟,你可知道?近来我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对付倭寇。如今沿海的匪患愈发严重了。以前只要一两百倭寇上岸,甭管其中有多少真倭,哪怕只有几十个,就能追着几千官军四处逃窜。我和他们交过手,但总觉得这些倭寇也不过是常人罢了。他们一是凭着一股血勇之气,二是靠着精良的刀兵,三嘛,就是靠着屡屡得胜积累起来的锐气。”
李洛还在走神胡乱想着,下意识地随口说道:“那你就去招募些悍勇的百姓来当兵呗,然后再想办法克制他们的兵器优势,找些特殊的兵器,或者操练一些阵型,这样想来,要制住那些倭寇也不是什么难事。”
戚继光听后,赞同地点点头:“我也正是这么想的,可到底哪里的人更适合做兵呢?咱山东好汉不少,可把人招来入伍后,总觉得这些缺了那么一股气。”
“你想说的是血气吧?那种敢跟人拼命厮杀的血气,寻常百姓一时半会儿可培养不出这种气势来。”李洛的声音响起。
戚继光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没错!我正琢磨着上哪去找这样的兵呢,到时候再研究出个专门克制倭寇的阵法。我心里已经有了些盘算,长枪兵肯定得有,盾兵也不能少。要是能有火铳兵,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