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戏的事情就算是这样定下来了,徐云提议,由顾横波、董小宛分别饰演梁山伯、祝英台,而他则是越胡的琴师。
来应天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替顾横波出气,第二天,徐云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秦淮河悦来巷蔡家粮行。
今天与徐云同行的人不多,只有邢沅、朱楚生和两个穿便衣的锦衣卫。
蔡家粮行紧邻秦淮河,从外面看不小,通面是三间,进深大约30多米,有门厅、库房、左右厢房、厨房等。
“你们这里的米价是多少钱?”
邢沅进门后开口询问。
“你打算买多少啊?”
伙计的声音懒洋洋的。
“我们要的数量大,非常大?”
“大?大是多少啊?总得有个确切的数字吧?有的人买一石粮食也算是多的?”
徐云一听对方的语气,心里有些不高兴,立刻在旁边插话了。
“呵呵,听起来你们这里的粮食,似乎多的很,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
“只要你能说出个数字来,我们蔡家粮行就没有接不下的买卖?”
“好,痛快,我喜欢你们的大气,做买卖就应该有这样的豪迈,十万石粮食,我最少需要十万石粮食?”
“十万石粮食没有问题,我们这的粮食都是最好的,因此,价格也就不低,要2两银子一石,怎么样?”
“我在杭州、苏州问了,那里的价格是每斗米三百文,你们这里为什么这么贵?”
邢沅有些气愤。
“杭州、苏州的便宜,你们去那里买好了,我们这里就是这个价?”
徐云看着邢沅、伙计争执,没有出言打断他们,他在心里暗自算账。
应天府距离凤阳的距离,比杭州、苏州要近的多,这一路上的运输费用,算下来也是一笔大钱。
“好,就2两银子一石,你们什么时候能给我准备好?”
“这么大的数量,你要先预付定金,咱们这里也好准备粮食?”
“定金的事可以考虑,要多少钱?”
“最少5万两银子,怎么样,你们有吗?”
“银子过几天就来了,我们到时候再过来?”
徐云来应天府,并没有带着一大堆银子,带着的仅仅是日常的开销费用。
在出门的时候,徐云看见好几个人迎面走过来了,其中,带头那个人,盯着徐云他们看了几眼。
“少爷,你来了?”
“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他们是来买粮食的?”
“买粮食的,要多少,送到什么地方?”
“要十万石粮食,送到什么地方他们没有说,少爷,我觉得这些人不像是买粮食的?”
“你看出来了,做买卖的商贾不是他们这个样子,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少爷,我不知道,没有问?”
“你纯粹是个饭桶,这个月钱扣完,来人,去跟着他们,看看他们究竟住在什么地方,对了,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弄清楚他们的来路?”
徐云想不到,蔡家粮行就是刑部侍郎蔡奕琛家族的产业,蔡茅就是这个粮行明面上的老板。
蔡家粮行之所以不发愁粮食的来源,真正的原因就是,应天府里的许多官员、勋贵,背后是股东,不仅仅提供粮食还负责保护。
这些人的家里,哪一个都是当地的大地主,占据的耕地数量,说出来能吓死人。
徐云、邢沅、朱楚生他们离开蔡家粮行之后,又去几家粮行看了看,结果,一听要十万石粮食,基本上都不敢答应。
“哥,看起来只有蔡家粮行了,他们几家不要说粮食的价格,估计运送都是问题?”
“呵呵,这个蔡家粮行来头不小啊?其他人接不下的买卖,在他家却是小菜一碟,如果说背后没有大后台,我不相信?”
“侯爷,这些年的粮食价格一直在上涨,看样子,接下来依旧会继续涨价,谁拿到粮食就拿到了银子?”
朱楚生说的是实话。
“你说对了一部分,粮食对于眼下的大明而言,不仅仅是银子一件事,应该说,谁掌握了粮食,就拿捏住了大明的命脉?”
“大明的命脉?哥,有这么严重吗?”
邢沅毕竟才十五岁,对许多事情看的不是太深,可以说是涉世未深。
“我问你,这些年来,许多地方的老百姓,为什么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造反?”
“哥,那是官逼民反,都是贪官给逼迫的?”
“官逼民反,你说的好,可当官的为什么要逼迫老百姓造反?”
“这个问题我知道,侯爷,那还是当官的想贪污,把老百姓给逼迫的没有活路了?”
朱楚生也说了一句。
“那当官的贪污了什么?”
“哥,当然是银子啊!对了还有粮食?”
“是啊!老百姓没有银子不怕,要是没有粮食吃了,你说,他们会做什么?饿死也是死,造反也是死,两权相害取其轻,造反之后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
“哥,我知道了,粮食是大明比银子还重要的东西?”
“对,你们都生长在江南,没有去过西北,不知道那里的老百姓是如何活着的,将来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
徐云他们边说边走,回到客栈的时候,伙计热情的迎了上来。
“各位,你们回来了,需要什么就吩咐一声,我们掌柜的说了,要什么有什么?”
“谢谢你,我们需要的话会说的?”
“这位爷,听口音你是北方的吧!我们这里有应天府最好的东西,你放心,价格绝对公道,保证是货真价实?”
“我们是京城来的,你不要啰嗦了?”
邢沅的口音与徐云不一样。
“呵呵,这位姑娘,公子是京城的我相信,你肯定不是,听的口音是苏州的?”
“苏州的怎么了?”
邢沅气呼呼地说。
“好了,我们累了,你吩咐人,给我们准备热水吧?”
“我知道了,各位稍等,马上就好?”
等到伙计走了之后,一个锦衣卫走到徐云的身边,悄悄地在他的耳朵边说话了。
“侯爷,我们离开蔡家粮行之后,有人在路上一直跟着,来到客栈后,那个人就走了,刚才的伙计,似乎与那个人认识?”
“好,我知道了!”
其实,这件事徐云也看出来了。
他基本上确定,跟着自己的人,是蔡家粮行安排的,但是,徐云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