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不如撞日,
当下,
刘仁就告别要去等待刘备的高诱,
领着公孙瓒去找袁绍,
两人来到袁绍在东外郭城的宅邸前,
发现已经停了多架马车,
并且门楣上还挂着服丧的丝帛条幅。
公孙瓒皱起眉不安地说道,
“德然,本初真住在这?”
公孙瓒的问题,让刘仁满肚疑团,
但还是为他解答:“伯圭兄长,这哪有假?
只不过我上次来这里住的时候可没挂这些东西,
本初兄长还宴请了我和兄长吃酒。”
“德然,当时没挂这些,
是因为人家袁本初还没服丧。
现在这样就说明如今此地主人正为尊亲服丧。”
公孙瓒见刘仁一副不明就里的表情,当即解释道:“按朝廷的律令,
服丧之人是不能寻亲访友的,
就更别说为人在朝廷奔走了。”
刘仁当即明白了公孙瓒的意思,他想退回去了,现在这个理由太充分了。
刘仁猜想这也许是公孙瓒拉不下脸来求袁绍相助,
毕竟上次的醉酒事件后,
刘仁就明白这公孙瓒的自尊心太强了,
甚至有些到了强迫症的程度,
不过想想也是,
哪家好军阀组建的骑兵时候只要白马的?
刘仁一把拉住了公孙瓒的衣袖,
“朝廷是说了服丧之人不能寻亲访友,
可难道还说亲友不能来寻他吗?”
公孙瓒面上一僵还想推辞,
他心中实际上是藏着一股气,
一股莫名的志气,
只要主君刘其还没死,
难道凭他公孙瓒的本事还杀不穿小小的林邑野人吗?
“伯圭兄长,想在林子里待多久?
十年?
还是二十年?”
刘仁的话语极其尖锐,让公孙瓒的那玻璃心有些颤动,
他心想是啊,
他公孙瓒要将最黄金的光阴都投入到密不透风的、瘴气恒生的林子里吗?
“兄长可知这袁本初是为何服丧?
如今袁本初已为故去的五官中郎将袁成之继子。
若是等伯圭兄长一步一个脚印地回到北地时,
只怕早已沧海桑田了。”
刘仁听过刘备吹嘘他大哥袁绍的美好未来,
从此之后,便再无人能用出身不佳来束缚袁绍了,
这也是刘仁认为,袁绍能帮公孙瓒周旋一二的原因。
刘仁看向怔住的公孙瓒,
声音如当头喝棒:
“兄长难道自认为比袁本初差吗?”
不,当然不,公孙瓒心中无声的说出答案。
“十年后,兄长从南方回来,
袁本初只怕已经是两千石大员...”
在高诱的恶补下,刘仁比起刚落地时,
对这个时代士族的影响力已有了个概念,
尤其是袁家这样四世三公的超级望族,
比起当年的王莽只怕也都相差不远了。
面对刘仁血淋淋的话语,
公孙瓒沉默了,
他紧紧地捏紧了拳头,
随后,像是释然了,也像是下定了决心,
轻轻地松开了殷红的手掌,
只差几分都要攥出血来。
公孙瓒向着刘仁点头,
“德然我们过去吧。”
这时候,
有几名仆人正用粗木抬着一头被捆的结结实实的野猪从外面往门内走,
与两人檫肩而过,
刘仁看这绳结的手法便知是高人绑的,
是让猪猪一点力也使不上。
这野猪鬃毛浓密,毛色油亮,
要是立起来只怕比刘仁还要高,
那长而粗状的獠牙要是扎在像他这种不通武艺的普通人身上,
恐怕要将他给捅穿了。
端是头强悍的野兽,
可这样强的野兽,也只不过是待宰的牲畜。
刘仁感叹道:“袁家可真奢侈,
这样肥壮的野猪随随便便就杀来吃了。”
在高诱家修养的日子里,吃上猪肉的机会也是不多的,
平时吃得多的肉食就是鱼和鸡,
高诱爱钓鱼的习惯,也因为这样能省不少钱。
没有天子册封,高诱就算学问出众,
也只能算是临时工,
每月能在蔡邕那领得钱粮也不算多,
借着钓鱼堪堪能保证刘仁的营养,
要是还想喂饱刘备那大肚汉,就是把高诱也下锅了也是不可能的。
刘备平时总是不着家,
冒着通缉的危险在外面游荡,
八成也是明白,师兄高诱可养不起他。
公孙瓒面色古怪地给刘仁解释:“这服丧期间按理说只能吃素,
这野猪可能不是拿来吃的。”
刘仁不明白,既然不能吃肉,
把这野猪绑成一副杀猪模样是什么打算?
难道袁绍服丧期间私下偷偷吃?
这么大张旗鼓也不像啊。
抱着疑问,
两人向门吏通报来意,并递交了名刺。
不多时,门吏从宅邸内出来,
就让小厮领着刘仁他们往前堂内走。
一般的主人家便是在这里会客、议事、宴饮。
还没等走近,
刘仁就远远看见堂内的人不少,
见过的,没见过的都有,
大抵应该都是这时候的名士,
袁绍正服丧来拜访的人也是不见少啊。
两人穿过这时候别处见不到绿植走廊,
来到前堂近处,
正等着小厮为他们通传,
就听见了争吵的声音从堂内跳出来,
这让刘仁的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刘仁转头看向公孙瓒,只见师兄的帅脸上也是苦笑,
刘仁忐忑地向公孙说道:
“伯圭兄长,只怕今天是白跑一趟。”
来前还和人打了包票,
能扭转乾坤,没想到的怎么快就要让人打脸了
“德然,无妨。也算见见老朋友,自离开缑氏山和袁本初也挺久没见面了。”
公孙瓒不知怎地心中也松了口气,
毕竟要向上学时的竞争对手低头相求,
还是有些张不开嘴。
在雒阳学习的日子里,
公孙瓒不只是在缑氏山同卢植学习,
在更早之前,他还没结婚的时候,
就跟着如今担任光禄勋的大儒刘宽学习,
这时候就与袁绍较上劲了,
两人很像,
都是出身大族,都是不受待见的庶子,
同样有着英俊的外表,
公孙瓒的武略会更出众,而袁绍的文韬也是他比不上的。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两人之间亦敌亦友的竞争直到公孙瓒回到幽州后暂时告一段落,
得知小兄弟游学到了雒阳,
公孙瓒也曾经写信与这个惺惺相惜的对手,
请他照顾一二。
“阿瞒,你可要谢谢宫里的大人,
要不是他们求情,
你们谯县这支怕是都要一同进段纪明的廷狱。”
刘仁还在门外就听见了这道阴阳怪气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