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魏武帝

第4章 趁火打劫

魏武帝 古骁天 2494 2024-11-15 06:38

  曹操熟读兵书,善于学习和总结,将兵法活学活用融入到实战之中。众所周知,曹操是个多疑的人,他那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思维让谁也不敢亲近他和欺骗他。曹操是枭雄也是奸雄,除了打仗,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曹操的雄才伟略是逐步成长起来的,他南征北战,剿灭各路军阀。战争解决不了经济危机,但是能促进军备发展,提高战斗力。朝廷内忧外患资源溃乏,经常发生领土和资源引起的战争。曹操通过使用暴力的战争方式去解决民众之间的暴动和边界冲突,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产生征服欲进而获取优越感,许多战争倡导者并非出于维护正义和公平去发动战争,所谓的向往和平只是对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但是战争能够扩张自身势力,敌之害大,应该就势取利。战争一旦开始,如何结束却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再说得简单些,就是找准时机,对敌人进行趁火打劫的攻击。敌人遇到很大的麻烦的时候,应该抓住机会,趁势而为就能轻而易举取得胜利。古人说: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当敌方有内忧时,就趁机占领其领土;当敌方被外患侵袭时,就去争夺其人民;当敌方陷入内忧外患时,就趁机兼并他的国家。兵法中说,治世而不为,当乱世而取之,也就是乘乱而取利,趁火打劫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因为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贫苦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了反抗。在革命英雄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向官僚地主发动猛烈攻击,规模空前绝后,带有浓厚的宗教性质。

  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意图推翻汉朝。

  为平息叛乱,各地方政府拥兵自重,起义军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拉开了东汉政府名存实亡的序幕。从此东汉政权开始军阀割据。

  黄巾军起义被剿灭之后,东汉王朝再不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区的小诸侯。这些诸侯开始建立自己的小国家,不但不听朝廷指挥,还不断各自攻伐,时刻扩大着自己的地盘。混乱时代到来了,东汉王朝真正走上名存实亡的道路。

  趁火打劫通常极具贬义性质,得不到任何肯定。但是战争之中对待敌人不应该有妇人之仁,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虽然残酷无情,但是效果很不错。平时偃旗息鼓,能忍则忍。当敌人出现混乱或者极大的麻烦的时候,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会一举取得胜利,否则将会是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等敌人恢复以后,这样的机会就不会再来了。

  董卓借着宦官和外戚在洛阳相互争斗的时机,起兵攻进京城洛阳,东汉王朝引狼入室,他不是来旁观也不是来劝架,而是来寻仇。不仅杀光了宦官,又宰了外戚,更睡了宫女和妃子,还换了东汉的皇帝。董卓的行为,激怒了盘踞各地的诸侯,从此,东汉王朝再没有和平时代。

  乘火打劫的事情非常多,特别是在朝代交替的时候,后起者多是乘火打劫之辈。皇帝禅位,通常会引起局面混乱,正好给乘火打劫者留下可乘之机。董卓趁宫廷内乱,皇室正统难以维持政权,朝廷陷入空前危机之时大举进兵占领皇宫,顺势而为安内攘外,当时国内空虚难以抵御外敌,董卓正是用了乘人之危之计获得至高权力。汉室衰微,各路诸侯豪杰并起,大家都是抱着乘火打劫的念头不约而至,所谓匡扶汉室,不过是给乘火打劫冠以一个冠冕堂皇比较好听的名头罢了。曹操和董卓性格比较相似,不但挟天子以令不臣,而且经常趁人之危做些趁火打劫之事。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袁绍的势力范围主要是河北地区,包括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袁绍在战败后不久就病逝了,他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争夺冀州的统治权。曹操利用袁绍子嗣内乱的机会出兵,在黎阳大破袁潭,接着在邺城击败袁尚,平定了冀州。随后曹操挥师北上消灭了袁氏余部。曹操利用袁氏集团内部混乱进行趁火打劫,一举吞并河北地区,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刘备被称为仁德之君,具有高尚的品德素质,并未做过趁火打劫之事,刘备早年家境贫寒,以织席贩履为业,一直寄人篱下,刘备先是投奔公孙瓒,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势力。但公孙瓒在袁绍的攻击下败亡,刘备只得投奔曹操。但是因为刘备在曹操的势力范围内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后来刘备脱离曹操,投奔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刘备离开袁绍,到汝南一带发展。他在汝南被曹操打败后,投奔荆州牧刘表。刘备到荆州后,刘表对刘备比较客气,让他屯驻新野。刘备在荆州期间,积极招揽人才,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刘备在荆州的势力逐渐壮大,但始终是在刘表的允许范围内发展。刘备一直以礼相待刘表,没有趁火打劫。刘表去世后,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位。曹操南下,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得知后,率领百姓南迁,不愿归顺朝廷,这主要是为了保护百姓安全和稳固自己的势力,并非将百姓视为人质,更不是趁火打劫。刘备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政治家,善于利用智慧和策略来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他重视法治和维护正义,尊重人民自主的权益。刘备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循规蹈矩,虽然是在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但都是通过军事征伐、联盟等方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使用卑鄙手段趁火打劫的行为。

  诸葛亮是个能力很强的军事家,他制造出许多新型兵器,特别是称为“元戎”的连弩,相较于普通连弩而言,具有更为简单的自动发射性能,一次能发射十几支铁箭,杀伤力巨大。

  曹操为了堤升军队战斗力,制造的发石战车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远程攻击作战上更具威力,能有效摧毁敌方的防御系统。

  制造兵器的工匠们不仅掌握先进的冶炼和锻造技术,制造出各种高性能的兵器,而且很多兵器还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和铭文,反映出较高的文化艺术水平。特别是一些宝刀宝剑,都涉及到精工雕刻和宝石镶嵌等工艺,使得兵器不仅在战争中具有实战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走过了冷兵器时代、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兵器从发展之初就形成了包括格斗、远射用的弓箭和炮台、护体用的铠甲和盾牌、战车、进攻型兵器及,以及防护型装备。这些兵器从狩猎工具逐渐发展成为战争武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