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语文某L姓老师是真会来事儿。
这位L老师,目前非常热衷于在十班搞一种活动,总之就是互相PK。
有的时候是叫一个人起来和他自己PK(这个人往往是男的),然后再叫另一个毫不相关的人来“当评委”,并且这个往往是个女生。
事实上,这两个家伙里面基本上有至少一个有比较明确的CP指向,所以——
就很该死。
还有的时候呢,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一对CP先后叫起来,让他们两个PK。
这,怎么说呢,不能说是创造乐趣,只能说是为大众娱乐献身。
——然后接收一波社死。
L老师的红线大概是牵着牵着就打了死结,一拎就是一串。
——
当然了,牵的准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
周琪,十班人,现职务无,曾任某学科课代表,主要成就有:1.敢于上课写作业并被多次发现后不改初心第一人(实不相瞒,这种毅力与勇气,盛景仪羡慕得很);2.市古诗文大赛二等奖;3.本来是追着叶云帆去的古诗文比赛结果拿的名次比叶云帆还高。
综合以上三点,盛景仪对此人实在是佩服,外加崇敬。毕竟要她背那些文学常识,不管是追着谁去还是自己怎么样,都能让她背个半死。
至于周琪是追着叶云帆去的,那就是又一个奇妙故事了。
长话短说,综合成一句话,就是周琪喜欢叶云帆但是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叶云帆虽然并不是没有感觉但不善于说几句好的。
哦对,盛景仪是怎么知道的呢?
一,有眼睛。
二,盛景仪往往收周琪所在组的作业本,而周琪往往会在作业本上留几句话。尽管盛景仪并不刻意偷窥,但是这……
她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周琪写了一句我的作文都和你有关什么的。
还有三,和叶云帆进行信息交换。
总之,就是这么个故事。
——
今天讲卷子。
L老师让周琪起来讲默写部分的答案,那可真是找对人了。
尽管大家很希望老师找个家伙(比如叶云帆就不错嘛)来场PK,但这并没有什么好比的,是以大家也都偃旗息鼓了。
“……第三题,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第四题,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第五题,毕业前夕,你打算引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名句作为给好友的祝福赠言,最合适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好!非常好!完美!”L老师照例发发大兴(*)。周琪这才坐下。
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如果L老师不说接下来这句话的话。
“最后一题这句话,啊,我知道的,周琪同学很喜欢这句话。”
“???”什么?什么?他又知道了?且看这会有没有反转(L老师曾因过度吹捧自己而翻车)。
盛景仪直到听到来自其他方向的“噫”声才反应过来,原来重点不在李白不在行路难而是在于直挂云——帆——济沧海啊。
L老师对于大家兴奋的点一无所知,只觉得迷惑不解,他一头雾水地问:“啊?怎么啦?怎么啦?”
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非得拿出点证据来不可。
“老师怎么知道的?老师怎么知道的?”陈予在那里说着起哄的话,还努力装出求知若渴的样子。
古人诚不欺我,激将法真的有用。
“我怎么知道的?周琪同学的作文里面就经常喜欢用这句话,在结尾里面写,啊,用的很好。”L老师得意不已,炫耀似的大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