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青春是幸福的线索

第22章 关于梦想

青春是幸福的线索 于芷 3127 2024-11-13 17:42

  2000年的4月包括SC省在内的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宣布将于2001年进行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安以然所在的2001级特么“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试验品。

  麓市有一档校园节目叫做《青青校园》,八中作为本市最出类拔萃的学校自然出镜率最高,在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学校学姐学长的风采后,作为第一批面临3+X的倒霉蛋们也因为这个重大的教育改革作为了这期栏目的采访对象,而高一的一二三班也因为属于特招班成为了重点采访区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

  为了录制效果,王老师求同学们必须穿校服。男生校服是棕色的中山领西装,以班长刘康为首的男生们,穿着笔挺的西装,个个精神地就跟香港廉政公署的特派员似的。女生是墨绿色背带格子裙,是学校美术老师夏老师设计的,据说是吸收了著名美少女战士齐膝小短裙的灵感,只不过德育处温主任在审稿的时候,活生生把齐膝的裙摆加长到了脚踝。开大朝会时,放眼一看,整个学校就像一排排挺拔的圣诞树种在肥沃的土壤上,绽放专属八中的朝气蓬勃。

  作为一枚资深追星族,安以然老爱模仿电视里支很多话筒采访明星的架势,拿⼀堆七七八八的笔假装话筒举到别⼈⾯前,⼀本正经地问:“来,我采访⼀下。”采访内容大多无关痛痒,就图个乐呵。可是关键时刻真的遇到“荷枪实弹”的采访,她选择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特别给劳动委员魏弋申请去打扫公地,不动声色地躲过在教室方圆100米处偶遇主持人的可能。

  “你是出来躲采访的吧!”陈皓一眼识穿在篮球场边上用扫帚写大字,无聊至极的安以然的把戏。

  “万一被采访了,说些言不由衷的话留给你们嘲笑多尴尬啊!”安以然笑着说。

  “那我可以采访你一下,你的梦想是什么?”陈皓学着平时安以然假冒记者的样子,用手假装话筒递到她面前。

  “我啊,没想好!想要实现的太多了,你呢?”安以然笑眯眯地看向陈皓。

  快落山的太阳有着瑰丽的颜色,光线轻撒在安以然的身上,哪怕眼前的她像一棵圣诞树,陈皓也看得心生欢喜。

  “我们能考上一所大学就好了,或者一个城市也行。”陈皓望向安以然,诚恳地说。

  操场边,夕阳下,青葱岁月的少男少女,所有的发生看似顺理成章,但安以然心里只有兵荒马乱的紧张,她正尴尬着不知道如何回应这样的话,赶巧劳动委员魏弋不偏不倚来巡视扫地情况,她赶紧像抓了救命符,高声喊起来,“嘿,魏弋。”

  简单如魏弋根本没有注意到面前这一对儿的气氛异样,直接打开了话匣子:自己被抓了现行采访,但是他隆重给主持人推荐了杨厚,毕竟杨厚作为尖子生中的尖子,更有发言权。杨厚胸有成竹得仿佛早就背熟了采访稿,对着镜头口若悬河,啪啦啪啦说了一大堆。

  魏弋聊得眉飞色舞,旁边两个人配合得陪着笑。

  ”我本来还想看宣萱采访的,结果被老师喊过来检查公地了,“魏弋有点遗憾。

  安以然赶紧接话,“我全部打扫好了,走,我们去看宣萱出洋相。”赶紧跟陈皓做了拜拜,直接拉上魏弋走了,逃离现场。

  倚在教室的窗台边,安以然看向操场,夕阳下的那位说着“我们”,身着白卫衣的少年在球场上投出了漂亮的三分球。活力、直接、勇敢是陈皓带给安以然的印象,在他们的接触中,陈皓总是主动去靠近她,主动给予温暖和善意,特别他说出梦想中有她后,安以然的心被搅乱了:我的梦想里会有谁?那些关于吴漾的确定在繁重的学业和两人的若即若离中变得飘忽不定,曾经坐在身边哪怕不言不语的默契,现今都变成了回忆。

  《青青校园》播出这期采访的时候,二班的同学们都守在电视面前看,看到节目里的杨厚目光如炬,一脸严肃,在谈到第一次面对3+X考试时也露出了始料未及的慌张感,但是学霸就是学霸,一秒就变镇静,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虽然这次考试改革措手不及,真的前无古人,但是!心态时最重要的,我们不要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杨厚突如其来提高音量,浑厚的嗓音把主持人吓了一跳。不仅仅如此,杨厚还对着镜头说出他的梦想是能成为地球上第一批“太空移民”的时候,当时摄像师还捕捉到采访的女主持人嘴边不经意扬的一丝冷笑!大家在电视面前笑得肚子痛。

  若干年后,杨厚戴着天体学博士帽笑得一脸灿烂的照片被发到了班级微信群,安以然又觉得,人真的需要梦想,也许一不小心就会沾边。

  没过几天《青青校园》栏目组又来了,重点采访高二二班班主任王后安。这可是轰动麓市的英雄救人事件。和所有见义勇为的英雄故事一样,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王老师带着家人坐船游江,可在途中遇到同船的乘客轻生,来不及多想王老师就一个猛子扎进湍急的江水,累到精疲力尽,终于成功救起轻生者。这样一则正能量的新闻惹得各路记者闻讯而来,大肆宣传报道,王后安在优秀教师的标签上又增加了“英雄”的光辉。

  《青青校园》采访二班的学生也是为了侧写烘托出这位英雄优秀老师的日常,那时整个高二二班甚至全校师生都因为有这么一个英雄老师而雀跃骄傲。这一次,连安以然都不怕主持人的镜头了,大家在镜头下七嘴八舌地细数王老师的好,“他玩乐器无所不能”,“他管理我们格外开明”,“他语文教研水平也是顶呱呱的”,“对,我们二班几乎次次都是语文年级第一”……是啊,王后安真的是位“宝藏老师”,除了长得没有刘大森那么帅,嗓门有点大,对同学们有点凶,老爱从后门的门缝里偷看班上的同学有没有专心听讲,他严厉负责,他严肃活泼,仿佛以前讨厌他的点滴都统统清零,被冠上“英雄“的王老师都更帅气魅力了。

  可是年少的人儿啊,并不知道“英雄”这个标签的背后究竟经历了什么。不知道当王老师跳进冰冷的江水里,发现落水的是一个肥胖的成年女人凭一己之力去救助时的辛苦;不知道当厌世的她在被救助的过程中不配合地与王老师撕扯,他被抓得鲜血淋漓的双臂是否现在还留着疤;不知道这位奋力救起的女人连”谢谢“这种最寻常的回报都没有就慌不择路跑走,王老师当时的心寒与悲凉;更不知道当时不到四岁的小儿子目睹了王老师奋不顾身跳进水后,担心害怕甚至有了心理阴影,在很长一段时间看到王老师靠进水边就会大喊大哭“不要不要”…

  哪怕坐拥那么多赞美声、颂扬声,镜头里王老师语气平静,眼神坚毅,他淡淡地说:“我从来没有梦想成为英雄。”

  因为成年人都明白,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对当时的安以然们来说,梦想是随机的。

  安以然小时候想当老师,后来觉得老师每天要改那么多作业太累,又随大流得想当科学家,在小学六年级第一次发表的文章《夜空》中白纸黑字地写着,“我长大后要去探索夜空的奥秘!再会吧,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努力吧,去实现我心中的梦想。”而这些关于梦想的文字仅适用于作文排比,并不适用于她看着数学、物理就头痛的脑瓜子。

  初中看TVB的《鉴证实录》梦想也顺势变成了当医生,并且还要是法医。后来听在麓市医学院上学的邻居姐姐说要上解剖课,对着一堆尸体研究这和那,没有这种心理素质的她又转变了,开始憧憬着当剧作家,因为她迷恋林志颖,立志以后写剧本让林志颖演男主角。后来又觉得还是当娱乐记者更好,不仅可以见到林志颖,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明星……

  她的梦想一直在变,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到了今天。稀里糊涂的还有她的好朋友萱萱,她笑眯眯地在镜头里对着全市人民说出她的梦想,“我要发明一种长生不老的药。”

  魏弋严肃地指出,她不该留下让众人翻白眼的证据,毕竟高中以来化学都没考及格的她做出这个梦,缺乏太多必要的素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