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今天心情不太好,早上送给莲静小礼物,本想拉近一些距离,没想到,莲静竟然那种态度。非但没有拉近距离,反而惹得自己生气。
她缓缓地走着,脑海里的不停地回放早上那一幕旧影片,她的脚步声似乎和影片里背景音乐的节奏协调起来—很压抑又愤怒的音乐。
莲静拿走的那个小钱包,是她去步行街精品店选了好久才选到的。那个店铺不大但是挤满了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各种样式的文具,颜色鲜艳的发卡,时尚软帽和首饰,甚至连短袜都有……对于不常逛街的她来说能找到这个店不容易,能从这眼花缭乱的商品里挑出适合莲静的礼物也不容易。
记得店铺前方有两层柜台,上层是化妆品,从基本皮肤护理到彩妆样样齐全,各种糖果色的小瓶子上大多印着韩文,甜美得让人只想赶紧买走。下层就是女式钱包,有塑料的,有毛皮的,还有的是她最喜欢的小钱包,现在就在莲静手里。
她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脚下坚硬的柏油路面都严酷无情起来。好不容易回到家,就把衣服扔在沙发上等着吃饭。妈妈走过来一边收拾她的衣服一边说:“今天在学校适应吗?和大家处的挺不错的吧?”
“我去学习的,又不是要和她们相处的。”语气里明显带着情绪。
“怎么这么说,应该多交朋友。”
“我身边也没有谁能做朋友。”她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一本书,一边翻一边说,“再说,为了交朋友才交朋友那真是不值得,作了努力,吃亏的是自己。”
她说的时候,心里想的全是同桌莲静冷漠的脸。心烦意乱地把书扔到一边。
妈妈把书捡起来重新放在沙发上:“都是同学,你没听说过吃亏是福吗?”
“奇怪,我就不懂这句话,明明吃了亏,怎么是福了?”郑佳斜着眼睛看妈妈。
妈妈想了想,自己哪里知道怎么解释。
“这是传统美德,吃亏是福。你了眼前的亏,以后就有好报。”
“我不管什么报不报,都是假的。吃了亏舒服还好,不舒服还安慰自己是福气,傻不傻?”郑佳把腿翘到沙发靠背上,抖起脚接着说,“人与人相处要互相尊重,大家是平等的。做占便宜的一方不对,做吃亏的一方更不行!”
“总要和同学处好关系。”妈妈无言以对。
这时爸爸开门进来,丢下手里的东西问:“说什么呢?”
爸爸在家门口开了一个修车行,平日工作很辛苦,几乎每次回家都是灰头土脸,满手乌黑的油。
郑佳看见爸爸回来,似乎开心很多。妈妈帮爸爸打了一盆水说:“佳佳还没有交到好朋友。”
爸爸搓了一手的肥皂泡:“刚去,还要熟悉熟悉。”
郑佳又来气了:“不是刚去的问题,是……有些人太清高的样子,鼻孔都朝天了,我还是离她们远一点。”
她说的有些人就是莲静一个人。
爸爸说:“你刚去一个星期,不能这么快就评价别人的。”
郑佳犹豫了起来。
“她们总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爸爸低沉着声音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没听说过?”
郑佳不说话了,爸爸说的是,不能那么轻易地评价一个人。再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也没有资格评论别人。
她站起身往卧室走去,边走边想其实莲静也有优点,比如做事情特别认真,写字都要横平竖直。
这时家里电话忽然响了,是郑佳姑姑来的电话。
妈妈刚叫了一声姐,郑佳就竖起耳朵听她们在说什么,无奈断断续续实在听不清。挂了电话,郑佳看见爸爸妈妈正在商量爸爸去卫生局工作的事情。
爸爸说:“听这口气还要等几天,要是能成,我就把修车行兑出去。”
妈妈说:“你别急,你的事她也跑不掉,她是你姐。”
郑佳就接话:“爸你就开你的修车行,卫生局你去了能干什么?”
爸爸说:“你不懂,修车行和卫生局能比吗?进去了自然有能干的活,开车总行吧。”
“就是不能开车,看大门也需要人。能进去就行!”妈妈就这么憧憬着未来。
郑佳一听,火冒三丈:“自己开的修车行不干,宁愿给人看大门!”
“就是打个比方,你大姑怎么可能叫他看大门。”
妈妈不再理会倚在门框上恼羞成怒的郑佳,转头对爸爸说:“要不咱们再去咱姐家一趟,催紧点。”
爸爸点头说:“我去门口超市那里买点东西,咱明天就过去,正好是个周日,我们都过去。”
“我不去。”
“怎么不去?”
“她家我还是少去的好,我又没什么要求他们的事儿。”
妈妈生气地说:“什么求不求,都是亲戚,走个亲戚有什么求不求的。”
“反正我不去!”
妈妈大声说:“咱们现在困难点,有亲戚帮着,你看别人家有这条件吗?”
“咱有什么困难,不是有吃有喝,有荤有素吗?”她又低声嘟囔一句:“非要自取其辱。”
妈妈听见郑佳说出这种话,气得想站起来打她。郑佳赶紧躲开,笑着对妈妈说:“妈,我就是不想去,我上初中了要抓紧时间学习。”
“不去滚一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