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声鹤唳
盛夏蝉鸣不止,木棉盛放,夕阳逝去的最后一秒将余晖永远留在了我身上,我站在跑道上,心中存着希望,我奋力奔跑着,像是在追光。
故乡的小城,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只是一些矮小的平楼孤独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没有纵横五千年历史的沉淀,更没有成为哪个朝代的繁华都市。
这里名不见经传,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弯弯绕绕的小巷炊烟袅袅,邕江边上小雨丝丝,渔夫披蓑笠,斜风细雨不须归。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被晚风所眷顾,人们走在湖边会感到幸福,夕阳落在自己身上,毫不吝啬地镀上一层金边,人们会感到庆幸,多好。
风起,拂过脸颊,吹散发丝,我跟着那缕缕清风,跨过千山万水,前途似海。
教育部前所未有的大改,导致地段生和择校生的待遇越来越大,我深知本身也不是什么优秀的人,毅然决然选择了地段的那所每年只有十几个尖子生可以上重点高中的中学。
我拥有定向指标,就像抓住了未来的一束稻草。
学校虽然算不上好,但还是要摸一摸新生的底,开学考是难免的。
两个月没有作业的暑假,一整天的考试行程,考完就回家倒头大睡,半夜醒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完了。成绩出来的很快,八月底的风依旧闷热,拿到成绩条的手还在颤抖,考的不好,排名却出乎意料的高,我从未如此优秀过——从来没有。
班一年五,班主任看着蛮老还有点慈祥,家长会的时候未来的同学蹲在走廊上排位,我在学校里兜兜转转,无所事事。
开完家长会我爸就沉默了,一直在和我妈商讨要不要转班,后来他们问我的意见,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坚持不转,或许是被班主任那个自豪的眼神打动了。
(下文关于这个班主任,都用“老黄”作为称呼)
回忆像是放电影似的在大脑中不断剪辑放映,最终停在了某段回不去的流年,我按下快进键。
社恐哪懂该如何平安无事地待在新环境里。只能在角落里守住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只是在一个学期中成绩起起落落,老黄不断安慰不断鼓励,以及在课堂上不断提我的名字不断让我回答问题,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却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每每回忆到,都会感动自己很久很久。
在期考时,成绩达到了巅峰。想来,那时候的的光,不过是隔壁班的年级第一罢了,我时不时匿名给她送点小礼物,跟在身后慢慢走,给她备注光光,发生什么事都和她说一声,也不管她回不回,说了就好,那时的一切平凡却又静好。
第二个学期始,拿到了一等奖的三百元奖学金后,没等缓过神,随之而来的是残酷地重新编班,意料之中我如同丑小鸭变天鹅一般被放到了重点班。
压力接踵而至,我开始执着于成绩起起落落,心态随时崩塌,堕落得不能再堕落,从年级第三到年级第二十再到第一百五十七,甚至在一次大考里因为写不出数学题直接弃考逃跑,我从没觉得自己可以那么废物。
心中的那道光和我形同陌路,我还能走多远,能追多远,一切都是未知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