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第765章 打卡结束

  综合训练楼里,藏着挑战自我的勇气。

  教师公寓及配套区透着家的温暖,为驻留者提供安稳的港湾。

  生活区则包揽了烟火气,让每一个在此的日子都从容自在。

  最动人的,是它与荣昌陶文化的血脉相连。

  建筑的色调带着陶土的温度,或深或浅的红褐、土黄,像是从窑火里刚取出的余温。

  造型设计更是处处藏着陶的影子,有的屋檐弧度似陶碗的边缘,有的墙面肌理仿陶坯的纹路,一步一景间,都是陶文化的低语。

  中心景观区是这场文化对话的核心,被巧妙地分为三个部分。

  陶蕴广场执着于“孕育和痕迹”的主题。

  地表的纹理被抽象成流动的线条,像是陶土在指尖留下的印记,又似岁月在陶窑壁上刻下的褶皱。

  这些若隐若现的“痕迹”,像一个个无声的问号,引着人由这些印记发散想象,一步步走进陶艺文化的深处,去触摸那些被泥土包裹的时光。

  律动广场则奏响“流动和工艺”的乐章。

  设计师用“像素化”和“切片化”的手法,将陶器本身的曲线拆解、重组,让坚硬的地面生出了流动的韵律。

  那些高低错落的块状结构,那些拼接交错的线条,像乐谱上跳跃的音符,奏出音乐般的节奏。

  更妙的是水的参与——水滴效果设计从陶艺制作中汲取灵感,将陶土塑形时滴溅的水珠抽象成地面的凹痕与涌泉,水的灵动让这份律动更添生气,人走在其中,仿佛能听见陶土在转盘上旋转的声响,感受陶的变幻与活力。

  而创意展示园,则是“创意和未来”的舞台。

  这里没有固守的传统,古朴的荣昌陶与时尚元素撞了个满怀:或许是带着几何图案的陶瓶,或许是融入现代审美的茶具,或许是用陶土演绎的装置艺术……

  这些作品站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由“陶”编织的世界图景,既有泥土的厚重,又有明天的光亮,静静诉说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座基地,便如一件精心烧制的陶品,外在有风景的釉色,内里有文化的陶骨,在时光里静静等待着与每一个探寻者相遇。

  走到这里,陶博物馆的打卡也完成了。

  他们出馆后,天色还未暗下,风时不时迎面扑来,夹带的热气到是低了一些。

  几人打算慢悠悠的回去了。

  巷口的老面馆飘出白雾,混着骨汤的醇厚与红油的香辣,把宁华、苏夏、江灼诗他们的脚步勾了过去。

  刚掀开门帘,就见案前的师傅正与面团较劲——那团醒透了的麦香,在他掌心揉得发亮,擀面杖一压,手腕轻旋,面团便像被施了咒,顺着案板舒展成薄如蝉翼的片。

  “这就是荣昌铺盖面?”张智凑到窗边,眼睛瞪得圆圆的,“真像块小被子啊。”

  习凉凉笑了,指着师傅手里翻飞的面皮:“可不是么,你看他甩那一下,从巴掌大拉到能盖住整个碗,边缘还带着自然的褶子,可不就像床迷你铺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