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第738章 安富镇

  那深嵌于石板路中的车辙蹄印,那回荡在街巷间的南腔北调,都是这条古驿道曾经吞吐八荒、连接四海的无声证词。

  此刻,踏上这浓缩的八百米古道,脚步丈量的不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是时间的厚度。

  每一步,都仿佛叩响着昔日三十五公里的悠长回响,感受着“海棠香国”作为西南通衢那跳动了千年的脉搏。

  接着眼前这座古朴的驿道辕门,是时光在此刻下的深刻印记。

  它所标记的,正是那条曾贯通巴蜀大地的成渝古道。

  由此门而入,经安富镇,古道便一路向西,延伸向SC省隆昌县的方向。

  岁月流转,为守护这条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古街,现代市镇的规划者们特意让新建的绕城路与之擦肩而过,使这方寸古道得以在喧嚣之外,留存一份静默的尊严。

  回溯往昔,一个驿道场镇的选址,是智慧与天时地利人和的交响。

  它需考量地理的咽喉要冲、交通的便利通达、水源的丰沛保障、商贸的繁盛潜力,以及军事上的易守难攻。

  安富镇,便是这重重考量的完美答卷。

  鸦屿河穿镇而过,如一条流动的血脉,提供着不竭的水源滋养。

  陆路则四通八达:大路北通普州(今安岳),东达渝州(今重庆),西接川西隆昌。

  更兼北倚鸦屿山,南屏古佛山,两座青山如天然的臂膀,拱卫着这片富庶之地。

  便捷的交通与丰饶的资源,共同铸就了安富独一无二的枢纽地位。

  这方水土,亦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八方来客。

  它曾是历次人口大迁徙中,各省移民与手工匠人的重要聚集地。

  无论是秦汉烽烟(如司马错灭巴国)、楚汉争霸,还是隋唐动荡(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一次次金戈铁马,都驱使着大量北方工匠南迁至昌州(古荣昌)。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开凿大足、安岳石窟的鬼斧神工,更携来了塑造秦兵马俑、烧制秦砖汉瓦、淬炼唐三彩的顶尖制陶工艺、技术与那些经由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珍贵釉料。

  及至明清,随着“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南方精妙的制陶技艺也如百川归海,汇聚于安富古镇。

  这南北技艺的碰撞、交融与淬炼,最终在安富的窑火中涅槃升华,烧制出跻身我国“四大名陶”之列的安陶,也让安富实至名归地跻身“三大陶都”的殿堂。

  辕门之侧,一方陶文化艺术宣传牌静静矗立,其上镌刻着一首已传唱两三百年的古老民谣:

  “安富场,五里长,磁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

  这质朴的歌谣,如一幅生动的画卷,无声地印证着当年安富镇磁窑林立、酒坊飘香、陶器满街的鼎盛繁华。

  再将目光投向辕门右侧:一组由大型陶罐与带孔圆钵巧妙垒砌而成的高矮陶器装置,本身就是安陶力量的宣言。

  那敦实雄浑的大型陶罐,正是俗称的“吨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