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
阿爸阿妈,也是为自己这样忧愁过,那时的自己,满心的以为,苦难会持之已久。
不过,在镇上有这样的一栋房子,说什么也不会差。
要是再两年前,就算年薪三四十万,他也会羡慕这样的家庭。
京城花销不低,要是没办法在学校租房了,他大概也得去外面找房子。
村里也不是没有北漂的,六千块钱一个月,到了月底一分钱都不剩。
“够辣呀阿叔~”
黄楚感叹了一下,引来大叔的笑声。
“这可是我们赣省的辣片牛肉,我们本地就好这一口,这可是老手艺呢~还是年轻时去过省城,呆过厨房,我那小子觉得可以搞,来这的熟客多少都要来一片,你们这三人,真不晓得吃不吃的完这几片呢~”
黄楚闻言,看着在网板上冒着烟气的辣片牛肉,顿时觉得阿妹真会挑。
“她很能吃辣~”
说着,看向了阿妹,大叔也看了去,发现她们所剩无几了。
“哟,还真是嘞~”
只要好吃,就别管辣不辣了,辣椒这时也烤好了。
那火别看不冒明火,可是那温度极高,辣椒表皮布满了焦黄,带着一点一点的黑斑。
干烧,不涂一点料。
大叔拿过来,就拿了个大盘,开始剪了起来。
黄楚觉得古怪,大叔竟然也没有去其他地方,看来还真是来帮忙的。
这么一想,这不会连工钱都没有吧?
毕竟,看大叔不想聊时,就觉得是了。
你看看人家儿子,不仅用父亲的房子,就连父亲也被征用。
那些师傅也没有人来催,偶尔还能在旁边坐着一起聊天,看来还是熟客好。
这里的师傅有五六个,加上后门旁那里有个厨房,里面三个师傅,这个地方十来个人了。
“你们这工资高吗?那些师傅总要开钱的吧?”
黄楚略开玩笑的说着,看向那休息的两个师傅说到。
大叔脸色有些不开心起来,也不知道是看见了偷懒,还是自己没有工资。
“还行吧!招两个清理工就可以了,清理工开二千二,镇上没几家有这个价,都是白天自己来干活的,师傅招了十个,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都开三千八的价,咱们也不是搞菜的,也不用交什么房租嘞~我和我老婆耶都不用开钱。”
这个事大叔有话说,黄楚觉得很好玩,没想到工资还不算低,不过并不比菜馆的后厨轻松。
那三人厨房刚才轮换了两次,似乎冒着热气,没有办法,为了保证用餐环境的暖和度,做了一番功夫。
抽气和供暖都有,按照大叔说的,每个月的营业额没有八万以上属于白干,想要盈利赚大钱,至少十万起步。
毕竟,这厨房用人,工资都去了四万多了。
商业用电,每个月的农用额度大概在三百度以下,超过了开始递增。
这个供暖,绝对是电暖,毕竟赣省也不是什么冷到需要随处建立水暖系统。
商业用电,超过一千度之后的递增,他还真没了解过。
一千度按均价算,八毛到一块之间,那也不低了,心中也想这店到底赚不赚钱。
祁山是一个两万多人的镇,夜生活不是很猛,常年做生意,不能保证每个月的额度,却要把我均摊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那收银台的女娃,不需要开工资哦~”
黄楚心中猜测,绝对是女朋友,但女朋友也需要开工资呀!
除非已经到了谈婚论嫁,钱共用的地步,不然她平时的花销从哪出?
就算女孩愿意,她父母也有意见吧?
毕竟,这还没过门,就替别人做牛马,那可是大忌。
“哈哈哈,那是我儿媳妇嘞,刚生完三月,过来帮忙收钱嘞,之前也是这活,这店就是他们夫妻俩搞的,这开不开钱我可就不清楚了。”
“呀?我就说嫩漂亮女娃,怎可能没得人要,原来都是你家儿媳妇了,那可就不一样了,连孙子都有了。”
“什么孙子呀~咳,孙女了。”
大叔说着,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就向黄楚靠近了一些,低声说着。
“咳~那也挺好呀!”
“你呢?你结婚了没嘚?看你这面相这么俊,女孩子都喜欢。”
黄楚确实很俊,大叔觉得没自己儿子什么事,想吹嘘容貌都没有办法。
黄楚没想到,还能说到自己身上。
“嗯,有女朋友,不过她是我的校友,还在读书。”
一说到这里,心中格外思念,也不知道这丫头,现在在做什么。
这几天的信息,只是浅浅而谈。
她现在已经能够自若淡定的谈论那些黄色内容,甚至尺度之大,超乎想象。
这就是零与一之间的隔阂与威力,一旦踏破这个界线,未来便是无限。
“呀?小哥还读书呢?看起来确实很年轻嘞!在哪读的书?”
“目前在京师大。”
“啧啧,我那儿子,之前就读了个昌南大学本科,就把他得意的,现在还不是回家搞这个?”
看着大叔恹恹的样子,就知道对于他儿子的决定很不满。
不由的想起一个笑话,三千薪资的公务员地位比年赚五百万老板的地位还高。
这就是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一种鄙视链,黄楚对此,并没有什么认不认同,个人理念的差异,是允许存在的。
“那可是二幺幺院校,是值得高兴的。”
黄楚太知道本地最高学府的江湖地位,不谈那些特殊院校,普通高校里整个省还有谁比的上。
非要说什么工科大之类的,难道昌南大里面就没有他们的分校吗?
在地方,合作关系尤为重要,那根本不是钱可以买到的东西。
京大清大,要说真的和他们区别很大吗?
这个还得从历史根源去追溯,没有什么是值得说就是区别很大的。
无非就是从一开始的资源偏差,导致资质上一开始就有的区别,但教育理念一样。
不过,国际上的资源差异,就很大了。
就他知道,京师大与京大,不在一个教育理念里,一个注重综合偏理科,一个注重教育偏文化类的,在这个时代就有天然的落差。
但你能说京师大没有京大的那些学科吗?
可学子们还是知道,选哪个好。
京师大也不是没想过改革,走他们的那些路线,复制一下。
但行成了格局,还曾一度被冠上不好的名头,网络上褒贬不一的评论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