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意识下海

第13章 反客为主

意识下海 挨抡的野鸽儿 3327 2024-11-12 13:31

  “我出去走走。”洗完碗后,郑武向坐在沙发上的文令雪说道。

  “去吧。”文令雪看了眼丈夫,点点头道:“这两天有雨,带把伞出门。”

  “嗯。”御前会议后一连几天,郑武都没有接到新的指示,不禁有点焦虑,想联系高唯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这种心态就像一个刚刚获得口头承诺的面试者却迟迟没有收到对方发来的正式offer,入职的可能性越发渺茫,而自己也变得愈加烦躁。这种时候,他会选择出去散步,把负面情绪留在外边,获得新的感受或启迪。

  今天的室外温度很高,晴空碧洗,云蒸霞蔚,太阳在自己的轨迹里悠然踱步。放在几年前,自己绝不会相信家门口拍张照片就能做壁纸的选项里会包含帝都。放在几年前,这里几乎是和雾霾天然关联的所在。

  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一片空旷的场域。奇怪的是,今天这里只有零星几个孩子在家长的看护下玩耍,远没有往日的热闹与喧嚣。郑武靠近大门,看着一串粗大的锁链和一个告示牌,不禁眉头微皱。见四周无人,他小心翼翼地从百米外的一个少了两根铁杆的“洞口”蹭了进去,向广场中央走去。

  两座巨大的雕像面南背北,比肩立于广场中央的高台之上。左边那人头戴暖帽,身披比肩,反手执剑,极目远眺,尽显雄性的豪迈强悍之气;右侧则是一位端庄秀美的女子,她头戴姑姑冠,冠首装饰着不知名的羽毛和一些珍珠。一条柳辫悬垂于胸,在星团锦绣衣饰的衬托下平添了几分娇俏。

  这两座雕像是名为‘大都鼎盛’的群像浮雕中的核心——元世祖忽必烈与元妃察必。每有惆怅郁结时,郑武都会去看看这组雕像,看后便觉得天舒地阔,心宇畅怀。此时此刻,仰望着云立在晴空下的两座巨人,他生出一种除却历史厚重外的某种既视感。

  这么高的塑像,在下面纳凉倒是不错。郑武嘀咕了一句,轻抚着忽必烈的鞋子。在他看来,鞋子的手感和梦里的石狮子不太一样。

  高台之上还有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与建筑雕塑师阿尼哥等人。马可波罗骑马驻望,目视二尊;阿尼哥手持转经筒,仪态肃然。郑武对此却没什么兴趣。他径直走下高台,走向东侧一名身穿布衣的长髯长者身前,只见那人伸出左手,正绘声绘色在向来人介绍自己的发明。看到那些仪器,郑武便猜到此人正是初中历史课本中元朝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他身居一众蒙古权贵圈中,不仅以自己的发明创见打动了忽必烈的内心,更为后世子孙留下超越时代的遗产。

  这里既是元大都遗址,又有栩栩如生的历史角色雕像群,这不正是一处测试的宝地吗?想到这里,郑武拿出手机,拨通了高唯的电话。

  “哥,找我什么事?”

  “我们什么时候准备第二次测试。”郑武步入正题。

  “这几天在选址,感觉都不太理想。”电话那头的声音略显迟疑。

  “我这有个好地方,要不要来瞅瞅?”

  “你把地址发过来,如果在市内我们周六上午就能过去。”挂断电话,郑武的余光扫过马路对面的两尊雕像,面露喜色。

  第二天上午,他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元大都遗址公园与高唯等人汇合。不巧的是,昨日的幽静已经被今天的吵闹声代替。

  果然,高温才是人少的原因。

  “这里真是个人尽可知的好地方呢。”在高唯眼里,自己动手总比看着亲人被公开处刑要好。

  “起码是免费的......”郑武小声嘀咕了一句。

  “测试地点对网络信号的要求极高,广场基底核心区域区目测有400平米,人数在百人左右。这样的人地密度比,附近的基站是没法支持测试的。”一旁何诗言打开平板,进入工作状态。

  “你不是数据分析师么?连这个也懂?”郑武有些惊讶地看向何诗言。

  “人家可没这么厉害,都是小Z同学平时传授的呢~”何诗言拿捏着来自另一个次元的声调,把小Z从边疆身后推到身前。

  “所以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3号候选人?”小Z抬头瞄了一眼比自己高出不少的郑武,莫得表情地问道。

  “这里并没有完全解除疫情管制,六点以后会闭园的。”郑武目视二人,认真地答道。

  “闭园后我们怎么进去?用爬的吗?”小Z环抱双臂,态度不置可否。

  “那里的护栏少了两根。如果我能进去,你们也应该可以——而且用不着爬。”郑武手指指向百米外的方向,似笑非笑地答道。

  “嗯......听起来值得一试。”小Z在0.2秒后点了点头,何诗言则先是一愣,继而流露出身高被冒犯的神情。

  “现在的紫外线强度很高,会对设备的感光系统造成直接影响,很难提前进行配置工作。”说话的是边疆。

  “看到那座高台了吗?”郑武转过身,手指着忽必烈的雕像道:“跟我来。”说完,他便朝着高台走去。边疆意识到了什么,快步跟了上去。

  “这里是公园的制高点。这两座雕像有8米高,大理石材质,外面还进行过特殊处理。”郑武用手依附在忽必烈雕像的披风底端继续道:“它的导热性尚可,可以阻挡一定的紫外线照射,而且......”

  郑武停顿了一下,钻到忽必烈的脚跟处。

  “凹进去的部分能够容纳两人的身位。”

  边疆会意,走到忽必烈雕像的左侧,呈弓字型斜靠在披风的转角位置,打开黑环,在接收了一串难以形容的电子音后站起身转向郑武,用一种略带惊讶的表情看着对方说出几个字。

  “好像解决了。”

  郑武还没来得及暗喜,身后又传来了一个既熟悉又烦躁的声音。

  “场景中的材质结构过于复杂,之前并未对大理石,花岗岩等特异化场景物件进行过侧写,时间上难以预估。”

  又是你。果然一涉及到线下作业,就不得不跨过监工小Z这道门槛。只是现在郑武手里已经无牌可打,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了。

  “那还愣着干什么,现在就动手测吧。”他耸耸肩,做出一副持久战的姿态。

  几个人楞在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眼前这个人,好像不太郑武。

  “场景侧写需不需要专业技能?”郑武转向一旁的小Z。

  “打开开关,听到机器响一声,再点继续,有几个模块就重复几次。只要没有残疾证就能处理。”小Z捋了捋头上的“向日葵”发型道。

  “我想试试。”

  “指导工作我来,东西坏了你赔。”

  “......行。”郑武咬了咬牙。

  “诗言,把这条记下来作为之后的操作规范。”在高唯的授意下,何诗言很快将这条临时规则并入了《意识边疆测试手则关于非职能人员进行侧写工作时的第3条规范》。

  打工人,没有魂,只因资方人上人。

  “把这个手柄握好,听到一次声音,就按一下。”没等郑武回过神,小Z已将手柄塞到了他手里。

  “这就开始了?”郑武后背直冒冷汗,觉得自己变成了一颗嗷嗷待革的韭菜。

  “不然呢?”小Z若无其事地露出了监工的獠牙。

  “......这玩意不能自动录入吗?”

  “每个地区的场景环境千差万别,录入条件也各不相同,如果要做自动批处理就会消耗大量算力,以现在最大容量的聚合物锂电池来计算也撑不过3个小时,而这种人工方式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算力消耗。”说完,小Z从背包中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聚合物锂电池,插到侧写板上:“理想状态下能坚持一天。”

  得嘞,就用爱发电呗。

  小Z打开侧写仪的启动电源。郑武紧张地握住手柄,随着机器打点的“咔嚓”声按下手柄,记录位置。由于侧写的节点频率出入很大,两个点在几秒到几十分钟不等。侧写人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完成工作。就像人在钓鱼时只能看到自己拉杆和鱼上钩时的两个画面。

  侧写开始的10分钟后,郑武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侧写开始的第15分钟,郑武漏掉了第一个节点。

  侧写开始的第35分钟,郑武因摔落手柄被迫中断工作。

  幸运的是,侧写手柄没有摔坏。

  不幸的是,当他拿起手柄的时,发现环境数据已经全部重置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