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演义
14
二班长原创作品
上回说到,银庚与蒲甘牙达阵前对战,银庚一枪紧似一枪,占得上风,正欲抓个空隙一枪杀死蒲甘牙达。
正在这里,蛮子海牙大喊一声,骑上四眼骆驼,一阵风杀入战场,与蒲甘牙达一起,夹击银庚。
银庚是金五行元气珠幻化成人,眼见敌将合力夹击,金五行的肃杀天性被激发,大喝一声:“我难道还怕你二人合力吗,看我一并结果了你们。”精神大振,三人合斗在一起。这三人打的飞沙走石,日月昏暗。
蛮子海牙眼见二人合斗一人都没有机会,想放出法器石刺,又怕伤着蒲甘牙达,正犹豫间,只见银庚一枪刺出,正中蒲甘牙达,连灰袍一并刺杀,跌落下马。蛮子海牙见蒲甘牙达被杀,杀红了眼,大喊:“我要给我师兄弟报仇!”说罢,拿出石刺,阵上地面凭空飞出大大小小的石块,从四面八方全部扑向银庚。
银庚一见,知道难躲,急拉吞云兽,平地升空。蛮子海牙见银庚居然平地升空,也踏石飞起,举双锤赶上。银庚见对方要拼命,知道对方已经乱了章法,急扭腰转身,一枪刺中蛮子海牙。
这蛮子海牙被刺中居然不倒,舞锤要与银庚同归于尽,银庚见对方如此凶狠,动了杀机,掏出金钱镖,全部打在蛮子海牙面部,蛮子海牙这才死去。
蛮子海牙与朱元璋军队也是屡次交战,今日终于死在了金陵城下。
福寿看看身边,只有一个赵千斤了,刚想吩咐他上阵,只见赵千斤说到:“敌将强大,我去喊师兄弟过来帮忙。”说罢就踩石飞起,头也不回的跑了。
福寿没想到赵千斤竟然在最后一刻临阵脱逃,实在是没有办法,再看这局面,只能自己骑马上阵,指名徐达出阵。
徐达上前,福寿说到:“徐将军帐下能人众多,我军负多胜少。金陵城恐怕是守不住了。我在金陵几十年,今天我在城在,我亡城亡。”
徐达说到:“徐某最听百姓说过,达鲁花赤福寿驻守金陵多年,爱民如子,守城有功。现在正是天下大乱,但是大乱不是目的,大治才是目的,将军是个好官,为何不降于我家主公,将来依然驻守金陵,也为百姓造福。”
福寿哈哈大笑,扔掉佩剑,向北方元大都(今BJ)方向八拜,沙场自刎。
徐达喃喃自语:“什么本族异族,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己,将来若有机会,能建一个大民族,再也不要彼此辽猪宋狗,南蛮北贼,那该多好啊。”
金陵的将士见主将己死,全部投降了,朱元璋在经历了一个月的攻城战之后,终于占领金陵。
朱元璋敬重达鲁花赤福寿对国敬忠,对城有义。以礼殡葬,敕封凤台城城隍,至到今天,那里香火不绝。众将在进城之后,都知道朱元璋是天命所归,改称他为吴国公。
这一年,是公元1356年,朱元璋才29岁。
朱元璋进入金陵城,谨记九玄尊者的话,马上分兵派大将花云守住采石矶,自己则加强防备,准备着陈友谅的进攻。
大元统治中原,因为各种残酷的统治,最终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汉阳府(今湖北武汉汉阳区)有一支起义军,开始领将是徐寿辉,在慢慢壮大的过程中,提拔了一批将领,其中一人名叫陈友谅,这个陈友谅是个心狠手辣之人,没几年居然雀占鸠巢,控制徐寿辉,统领了汉阳义军。
陈友谅越做越大,几年就成了最大的起义军,原本与朱元璋的红巾军,都是兄弟部队,目的都是为了推翻蒙古统治,建议汉人政权。两家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陈友谅突然性情大变,也不想继续打元军了,突然对朱元璋恨之入骨,一定要顺江而下,诛杀朱元璋,手下将领都不知道元帅为何突然这样,但也没有多想。于是集结水军二十万,要杀朱元璋。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陈友谅已经被萨教四天魔海拉赫图图动了三魂,改了心智,现在的陈友谅,已经把杀朱元璋当成唯一目标了。
再说这朱元璋在金陵城里,加强军备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一日,帐里有人来求见,此人如何打扮?
中等身材,青衣素袍,双眼清澈,眉宇开阔。山羊须随风轻晃,双鬓自然成型,头上扎一块蓝布小方巾,双脚下踩一双粗布麻鞋。以貌取人只会失之子羽,相貌平常照样经写纶满腹。刘基要与诸葛武候争高下,伯温想和汉初张良比短长。
对方介绍自己叫刘基后,朱元璋平地蹦三尺,哈哈大笑:“啊,您就是坊间盛传的前知历史五千年,后知未来三百载的刘伯温啊,太好了,我多前几次书信于你,一直以为得不到你。承蒙上天垂怜,您终于来啦。”刘伯温听完也是非常高兴。到时刻,方才天降吾皇,文臣武将,龙入深海,风云际会。
朱元璋拉着刘伯温的手,问到:“目前陈友谅已经水军南下,誓要占我地盘,把我赶尽杀绝。我军刚刚打下金陵,兵劳将疲,军备也不够,依您之见,这仗该走该打,如何是好?”
刘伯温轻摇羽扇,胸有成竹,说到:“陈友谅不过是千里送人头,何足道哉。”只此一句,就让边上众将议论纷纷,胡大海站出来大声喊到:“书生说话重来没有一句实际的,你看不见陈友谅二十万水军南下啊,人家千里来送人头,你倒是说说看,人家怎么就来送人头了?”边上诸将也有附和之声。
刘伯温不急不慢,捋着不多的胡须说到:“自古带兵打仗,不要兵多,而是将精。陈友谅虽然号称二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万不到,这是一也。第二,他的这些将领里面,都是些废物将领,陈友谅有四名大将,张定边排第一,这次并没有来。赵普胜排第二,可惜陈友谅疑心病重,不能重用。张志雄排第三,将帅面和心不和。李明道排第四,原是徐寿辉心腹,早对陈友谅不满了。像这样乌合之众的军队,何惧之有呢?”
徐达见刘伯温讲的有事,想再试试他,就问到:“先生不要小瞧陈友谅,他敢杀徐寿辉自立为王,笼络人心还是很有一套的。”
刘伯温知道徐达是何许人也,正色说到:“陈友谅这人攻于心计,行军统兵仅仅是靠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大呢?”
徐达:“那依先生分析,行军统兵不靠智,那靠什么呢?第二,请先生分析一下陈友谅为什么做不大呢?”
刘伯温哈哈一笑:“早闻徐大将军熟读《奇门遁甲》,行军统兵靠什么我就不回答了。我研究过《六壬神术》,对于研究人事方面,还是可以的。陈友谅此人,囚禁自己的首领徐寿辉,是不忠;不听父亲苦劝,是不孝;攻破城池要屠城,是不仁;同是义军却带兵来打我们,是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怎么可能做大呢?”众将听完都面露微笑,点头称是。
常遇春问到:“先生讲的虽有道理,但这些勇将,毕竟还要在陈友谅手下,我军要与陈友谅打仗,对方总不可能去替我们杀陈友谅吧。不管如何,这些勇将在陈手上,总归是个难题。”
刘伯温说到:“尝闻风流将军常遇春,也是熟读兵法,书上不是说军心齐,泰山移;军心乱,胡孙散吗,这几位勇将,我只要略施小技,管叫他们君臣之间离心离德,自相残杀。”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说的话,非常高兴,重复的说到:“军心齐,泰山移;军心乱,胡孙散。不错不错,刘先生说的话真是讲到我心坎里去了,我自己时常寻思,我现在所在的金陵,东边是张士诚,拥有江南富庶之地,财源充足;西边的陈友谅,地盘最大,兵多将广。我却是夹在这两个中间求生存,目前看来还不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就是刘先生说的这句话,我军上下齐心,我与诸将自从加入红巾军,无时无刻不牢记自己的任务,推翻蛮夷统治,建立汉人王朝,正是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人越打越多,越打越有战斗力。”
刘伯温顺势说到:“那都是明公统领有方,这也是陈友谅与明公的差距。明公当年也是穷人出生,饱尝饥寒,更能体会天下百姓的苦痛,所以带兵作战出是处处想着百姓,而这个陈友谅,原本也是打鱼户出生,投到徐寿辉处当兵后快速提拔,却忘了民间疾苦,自己整日只知道贪图享乐,听说陈友谅现在妃子已经几十个,更为荒诞无耻的是,他居然把百姓的金钱搜刮过来,叫工匠把金块化开,做成一张纯金的大床,足足睡十人也不拥挤,专是为他每夜淫乐所用,试问这个的人如果当王,那天下百姓哪里还有好日子?”众将听完分分点头。
朱元璋听完也是内心振奋:“刘先生说的非常有道理,像陈友谅这样的人,如果我不把他打败,那是对不起天下百姓,我意以决,一定要全力诛杀陈友谅。”
话刚说完,只听有军事进帐报告:“元帅,陈友谅已经五天前开始攻打采石矶,花云将军奋力抵抗~~~~~~”说不下去了,朱元璋急急问到:“花云将军怎么了?”那军士说到:“花云将军和一个灰袍的蒙古人士,只杀了几个回合,那个蒙古将领,突然手举一个宝物,射出千万支箭,花云将军浑身中箭,我军想上去抢花将军尸骨都来不及,第二日花将军被吊在桅杆上面示众,浑身的箭一根没拔。”
朱元璋一听,泪流满面,众将也是悲伤不己。花云是朱元璋刚刚起兵时就跟着朱元璋,立下许多战功的,可惜英雄命短,亡于采石矶。
朱元璋缓过神之后,问敌方军力如何?军士答到:“陈友谅水军很强大,战船比我们的船高出许多,我军与他水战非常吃亏。”众将听完面面相觑。
刘伯温看出大家都有担忧之色,于是说到:“有其利,必有其弊。大家不用担心,我有一计,可破陈贼。”
朱元璋忙问如何计策,刘伯温答到:“第一,陈贼水军来攻,速度不比陆上步兵,我军只要派偏师一支,绕到他后方,扰乱对方送粮线,陈贼前方做战必定军心不稳;第二,对方船虽大,却有难转身的缺点,只要设一计,引大船进小水道,只要一艘船受困,全部都走不了,我军就可全力歼之。”
朱元璋赞到:“我的张子房终于来了,那依你计,谁去扰乱粮线,又如何引对方进小水道呢?”
刘伯温答到:“刚才胡将军与我对话,对我似乎不太信服,我就把这件事交给你吧,事成之后,将军也是立功一件,就当是我给将军的见面礼吧。”胡大海已经没有刚开始的粗鲁了,认真领命离开。
刘伯温续到:“要引对方进小水道,需要派一人去诈降才行,我已经知道军中有位将军叫康茂才,是陈友谅旧交,他去行此计必定成功。”
朱元璋又追问刘伯温哪条小水道合适作战,刘伯温笑到:“吴国公,我只是出计,至于地形分析,分兵布阵,还是交给徐大将军吧。”说完转目看向徐达。
徐达也不推辞,说到:“先生既然高看徐达,那我就来布兵吧。”徐达走到沙盘面前,“长江支流诸多,小水道不这么多,但是要么周边没有藏兵之处,要么离我军太远,我军失去就地作战优势,依我之见,大胜港(今南京大胜关)是最好的我军攻击位置。诸位看如何?”众将都点头赞同。
康茂才已经知道自己自己去的目的,就是引对方进入此处,此计能否成功,就看自己的了,于是辞别朱元璋各位,临行前刘伯温拉他密语几句,康茂才得令离开。
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伯温四人,编织出一张天罗地网,专来补捉这不忠不孝之人。
胡大海,康茂才两人出去,会遇到何事,徐常李刘四人的计谋,最后能否成功,陈友谅又能否被抓,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