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演义
100
上回说到,徐达率领四十万大明军队,终于攻占了元朝的都城。元顺帝逃回漠北,寻找扩廓帖木儿。
徐达在平息了诸将的心中邪念之后,当即加强了大都的巡逻和安防工作,同时写信给朱元璋,请朱元璋来大都参观。
朱元璋收到徐达的信,眉开眼笑,在仔细的读了两遍之后,朱元璋将信件传递给殿下群臣观看。
刘伯温在看完信件之后说到:“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徐达将军占领大都,前朝皇帝逃回大漠,天下终于要重归一统了。”
李善长也道喜到:“我们汉人江山,几百年之后终于又由我们汉人自己统治了,真是万民之福。”
朱元璋也是眯眼微笑,此时,只有八岁的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朱棣跑到朱元璋面前,看到父王这样开怀大笑,于是也笑着问到:“父王今天有什么大喜事,这样高兴?”
朱元璋平时也很喜欢这个四儿子,于是说到:“天下一统啦,军队可以不打仗啦,我要去北边亲自看看前朝的元大都城,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啊?”
朱棣高兴的又蹦又跳的叫到:“我也要跟父王出去玩。”朱元璋开心大笑,群臣也陪笑。
几日之后,朱元璋离开金陵城,一路上前呼后拥,大队人马黄罗伞盖,向元大都慢慢前行,这一次不是行军打仗,不需要着急。大队人马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来到大都城。
朱元璋在元大都城内转了好几天,来到元朝的大殿上,对着下面的群臣说到:“我已经到大都城三天了,这三天里,我也看了许多的地方,现在有几句话要说。”
徐达等所有将领当即竖耳倾听。
只听朱元璋说到:“第一,我在大殿内看到了前朝脱脱帖木儿的画像,我想如果他还活着的话,我们大明军可能不会这么顺利就打破大都城。为什么前朝拥有脱脱帖木儿、扩廓帖木儿这样的重臣,却守不住大元王朝呢?那是因为元朝内部斗争激烈,脱脱帖木儿这样的重臣最终的结局却落得个喝毒酒自杀的下场,那这样的朝代,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殿下群臣当即称赞不己。
朱元璋继续说到:“第二,我还看到了顺帝之前用过的床上器具,身为一个皇帝,成天只想着这些淫秽的东西,怎么可以不亡国,另外还有像哈麻这样的奸臣在身边,这样怎么可能不亡国?”
殿下群臣依旧称赞不己。
朱元璋顿了顿,又说到:“古人有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大明王朝刚刚建立,诸位将军千万要以前朝的例,引以为戒。”
殿下群臣都点头称赞。
朱元璋在元大都又玩了两天,对身边人说到:“我觉得元大都这个名字不好听,想把这个名字换掉,叫做北平,寓意北方永远太平。这也是提醒将来守边的将军,一定要尽全力,让这里燕云十六州,和平安定。”
刘伯温说到:“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好听,北平北平,北方太平。”说完当即吩咐下人,把大都城的名字改掉,换成北平。
朱元璋说完,觉得北平也玩得差不多了,就想回金陵城,于是又将徐达、常遇春二人召集起来说到:“现在北平己经拿下,但是元顺帝逃走,扩廓帖木儿还在漠北,据消息所述,扩廓帖木儿已经在潼关外面重新召集鞑靼兵马,要与我大明军再战,这可不是苔癣之疥,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成为心腹大患,我命你二人在北平城做充分修整之后,领兵出征,一定要彻底将残余的元朝势力,赶回大漠。”
徐达、常遇春二人当即点头答应。
朱元璋说完,看到远处玩得真开心的四子朱棣,招招手唤他过来问到:“怎么样,北平如何,这几天玩得开心不开心?”
朱棣手上抓个北平特有的瓷娃娃,开心说到:“这里实在是太好玩啦,我在金陵城里重来没有这样开心过,我恨不能天天呆在这里。”
朱元璋捏捏朱棣的小圆脸,笑着说到:“那你快点长大,等你长大之后,我把这里封给你,让你管理这里,永保我大明江山。好不好?”
朱棣拍着双手叫到:“太好啦,太好啦。”群臣也是陪笑不止。
朱元璋见北平城玩得差不多了,对群臣说到:“我明天就要回金陵城了,你们各自安排下一步计划吧。”
当夜,朱元璋在北平城内,睡了最后一晚,当晚,朱元璋做了两个梦。
第一个梦是看到了五灵神将又来到他身边,朱元璋问他们:“你们回到天庭之后,现在如何,以后还能否再见到你们。”
清源回答到:“我们现在五人都已经被封了神,以后人间寺庙道观内,都会有我们五人的塑像。”
朱元璋听到还能再看到他们,非常高兴。
一会儿之后,朱元璋又梦到一个奇怪的情景,他看到有一只燕子,在追着一只蚊子,那只蚊子飞不过燕子,一会儿之后就被燕子捉住,放到嘴里吃掉。这只燕子吃完了蚊子,并没有飞走,而是落到地面上,正巧在地面上有一只鸡,这只燕子刚好就停在了公鸡的头上。朱元璋看着这画面,觉得很惊奇,一会儿就醒了。
醒来之后,朱元璋把刘伯温叫到身边,请刘伯温解梦,刘伯温说到:“第一个梦很好解释,就是皇上想念五灵珠,将来皇上可以为他们塑金身。第二个梦不好解释,我想不出来。”
朱元璋摸摸头,笑笑说到:“燕子追蚊子,又蹬上鸡头上,好生奇怪。”
刘伯温听完突然就问到:“皇上,白天你说将来把这里封给四王子朱棣,请问如果封他为王,应该称为什么王呢?”
朱元璋说到:“这里是北平,又是燕云大地,就叫北平王或者燕王吧。”
刘伯温沉吟片刻,想起白天朱元璋的话,话到了嘴边,终究还是压到舌底,装做想了一会儿说到:“这个梦应该是燕云大地将出一个大文人,文采之高足可以让天下知晓。”
朱元璋听完非常高兴,说到:“如果大明朝可以出这样的文人,也是我大明之福啊。”
刘伯温点头称赞。
当天白天,刘伯温抓住空闲时间,找到常遇春,对常遇春说到:“此次追击扩廓帖木儿,请将军多让其它将官冲锋陷阵,你可以在后面指挥。”
常遇春知道刘伯温的意思,哈哈一笑说到:“请军师放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常遇春从投入陛下营里当兵开始,不敢说九死一生,至少也好几次身逢绝境,最终还是活到现在,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们几十万大军只不过是去除掉元朝余孽,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刘伯温知道常遇春性格,再说出是无用,只能说到:“将军多保重。”之后跟随朱元璋回金陵城。
朱元璋走后,徐达在北平城整整休息了三个月,到戊申年初冬,几十万大军才从北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向甘肃进发,当常遇春经过一处名为柳河川(今HEB省龙关县西)的地方时,常遇春的追月无影马莫名其妙的流出两行清泪,众将都觉得不是好兆头,纷纷劝常遇春不要再西进,常遇春说到:“我的战马跟随我多年,知道这一次去大漠作战,会非常辛苦,之前在北平城休息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它也觉得不想去,才会这样。”
诸将知道常遇春不是可以劝得动得人,都不再说什么,继续西进。
徐达领着几十万明军来到甘肃后,扩廓帖木儿已经集结到了七万多兵马,占领了好几座城池。
徐达把兵马驻扎在庄浪(今甘肃PL市)之后,与之前作战方式一样,把全部兵分两成两路,一半由常遇春率领,另一半自己统帅。
常遇春这一次领兵作战,对身边诸将说到:“这一次作战与之前并不一样,现在天下己定,扩廓帖木儿现在的兵力,更多的是心里不服我大明朝,只不过是找我们麻烦而己。所以我们不能像之前一样一座城池一座城池慢慢打,而要兵贵神速,要采取快速出击的方式,杀死或者活捉扩廓帖木儿,永除后患才行。”
李文忠说到:“常帅说的是,我们最好要活捉一位扩廓帖木儿的心腹,让他带我们捉住扩廓帖木儿才行。”
汤和说到:“这里有一座小城池,城内守将叫做阔鼻马,此人与扩廓帖木儿有多年交情,这次扩廓帖木儿从大漠起兵,他也积极响应,我们可以利用他。”
常遇春听完汤和的话,当即下令攻城,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把阔鼻马活捉,常遇春对阔鼻马说到:“你虽是汉将,但是对这些年中原的变化不甚了解,现在中原己经平定,大明王朝已经在金陵城建都。扩廓帖木儿连几十万精锐军队都打不过我们,更何况现在区区几万散兵游肋,如何可能赢我们呢?”
阔鼻马在大漠生活己久,确实对中原一点都不了解,但是城破之后,看到大明军队纪律严谨,对百姓秋毫无犯,并不是扩廓帖木儿嘴里所说的那样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在思考了一阵之后,选择投降常遇春。
阔鼻马在投降了常遇春之后对常遇春说到:“扩廓帖木儿现在手上的兵马,都是此方鞑靼兵,最善长游击作战,大明军队要想全部消灭掉扩廓帖木儿的游骑兵,需要用计将他们全部骗到一起,才有办法集中消灭。
常遇春一听,顿时说到:“鞑靼兵生活在苦寒之地,生活拮据,我们只要诱之以利,他们必定会上钩。”
阔鼻马明白常遇春的意思,马上说到:“我现在就去找扩廓帖木儿,请将军把带来的所有马匹、粮食、毛皮物资集在一起,我去传消息,就说大明军队受不了这里的寒冷,正在准备回撤,那些游骑兵必定会来抢这些物资,这时请常将军把握机会。”
常遇春大喜,对阔鼻马说到:“此计如果能够成功,我要给你记上第一功。”说完阔鼻马就去找扩廓帖木儿。
三日后,常遇春已经布置好全军的行动,装出要撤退的样子,军械物资,粮食草皮推成一座座小山,全部扔在空地上。
扩廓帖木儿这次手里的兵,都是各处东拼西揍借来的兵,虽说有好几万,实际上没多少人真正是听扩廓帖木儿指挥的,他们来到甘肃地区,更多的是想趁火打劫捞点好处。现在看到漫地都是好东西,根本不管扩廓帖木儿再三的阻止,全部冲出,你争我夺,此时的几万游骑兵,已经完成变成了土匪,彼此之间甚至因为争抢发生冲突,两边挥刀向相。
常遇春判断对方已经到了陷阱之内,一声炮响之后,四面八方的明军骑兵全部冲出,顿时将几万游骑兵像包饺子一样包围成一圈,这一仗又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大战,两边一直从早上杀到深夜。
扩廓帖木儿的几万游骑兵几乎全部被消灭,扩廓帖木儿最后还是逃走了。
此战之后,扩廓帖木儿看到自己连战连败,自己也借不到兵了,心灰意冷之后决定退回大漠,过普通人的生活。
常遇春这一战就消灭了对方好几万的骑兵,威名在漠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明军在打败了扩廓帖木儿的再次攻打之后,西北大片地区终于平定,徐达、常遇春二人领兵回北平。
当常遇春再次经过柳河川时,白天大家还兴高采烈的在军营里喝酒吃肉,到了晚上时,常遇春突然脑袋一阵巨痛,转眼就倒地不起,次日就死在军营内。
到这时,所有一切正如当初常遇春摇的卦,死在了己酉年,问题现出在头部。
天下平定之后,朱元璋在金陵城内给所有将领论功封赏。
封李善长为左丞相
刘伯温为资善大夫、诚意伯
徐达为殿中正位中山武宁王
常遇春为开平忠武王
邓愈为宁河武顺王
汤和为东瓯襄武王
沐英为黔宁昭靖王
其它各位将军也都有封赏。
至此,天庭派下来的金童玉女二人终于完成自己使命,中原大地重归一统,大明江山一共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成为华夏大地一个完整的朝代。
以一首诗结尾,
朗朗乾坤自有道,
凡夫俗子怎明了。
五行变化有玄机,
开悟之时应有笑。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