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五灵演义

第85章

五灵演义 二班长国学 4716 2024-11-12 08:23

  五灵演义

  85

  上回说到,常遇春领兵来攻打降了又叛的嵩州城,谁知第一仗竟然吃了大亏,差一点要全军覆灭,在关键时刻,丘羲的师父王传赶来救了一场,然后王传找到崇州城守将金鸿升,将以前的事情告诉了金鸿升。金鸿升在知道了当年的经过之后,与纪茅反目为仇,两人在大殿上大开杀戒。

  纪茅用黑风鞭杀完了所有的亲兵,看到自己的徒弟还是站在原地不动,提着黑鞭缓缓向金鸿升走去。

  纪茅杀完这些士兵,自己也被士兵的鲜血浸透了衣服,他看到金鸿升依旧站在原地,大叫到:“我的乖徒儿,当年我没有拿你的血来炼气,只是看你相貌堂堂,又读过书,估计以后会有一番作为,才救你一命,现在我要把你的命取走,你可不要怪我。”

  金鸿升手持长枪,说到:“派你为师是我一生的错,好在最后时刻,做了一件对得起天下百姓之事。”

  纪茅听金鸿升这样说,暴叫到:“你以为毁掉我的法宝,我就不能行恶了吗。”说完一鞭挥出。

  这个黑风鞭是用铁蒺藜的小刺制成,抽一下都有风声撕裂的声音,这一鞭打到金鸿升脖子上,金鸿升动都没动,鞭子一拽,金鸿升人头落地。

  纪茅杀掉自己的徒儿之后,环看四周遍地的尸体,虽然报了法宝被毁之仇,但是现在的自己想要杀掉火灵珠,杀掉大明军队己经是不可能了,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只能恨恨离开嵩州城,自己溜走。

  常遇春听从王传的消息,三天不攻城,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嵩州城内送来的信件,常遇春打开一看,正是崇州城守将金鸿升的亲笔信。

  常遇春看完信,明白了金鸿升与纪茅之间发生的前前后后的事,并且为何降而又叛,现在无颜再面对城内百姓,最终自己选择与师父同归于尽的方式,只是请求常遇春进城之后,不要将怨气撒在崇州百姓身上。

  常遇春看完,原谅了金鸿升,然后领兵进入崇州城,进城之后,王传向常遇春告别。常遇春照例安抚百姓一番,很快就领兵向东,与徐达二人合兵,要全力攻打汴梁城。

  常遇春与徐达汇合后,墨城看到银庚几人法力消失,知道自己的师父地藏菩萨有一颗摩尼如意珠,如果有修行人士法力消失,可以弥补法力,于是当即辞别徐达,去九华山取摩尼珠。

  常遇春见徐达对汴梁城围而不打,很是不解,问到:“徐帅,我率兵离开这里之后,前后也有一月时间了,你都没有把这个汴梁打下来吗?”

  徐达知道常遇春的性格,哈哈一笑,于是将常遇春率兵离开之后的所有情况,一点点告诉常遇春。

  当初常遇春领着五万兵马拔营而走,早有探子将这个消息报到了汴梁城守将李景昌的面前,李景昌一听说明军营内有兵马撤走,大笑到:“我早说嘛,只要我坚守不出,他们肯定会担心大都派兵过两面夹击,现在已经一步步撤兵了。”

  副将杨敬国说到:“那我们现在还是坚守城池,任由他们撤退吗?”

  李景昌说到:“徐达是沙场老将,知道如果一下子撤兵,我们就会全力去追杀,所以他们一点点后撤,让我认为他撤退有序,不敢追杀他,但是你徐达会兵法,我也不比你差啊,我就要去追杀一阵,让他再也不敢来汴梁城。”说完当即点一万轻骑兵,去杀向徐营。

  徐达都没有想到,李景昌突然派轻骑兵来攻打自己的大营,徐达觉得莫名其妙。

  清源说到:“必定是李景昌收到消息,误认为我军在有步骤的撤退,他认为我们大营人心浮动,没有防备,想来偷一把。”

  徐达说到:“没想到李景昌也算是元朝一员大将,竟然犯这样的错误,那我就将计就计,把送来的轻骑兵全部没收了。”说完当即传命所有兵士撤出大营。

  汴梁城副将张雷领着一万轻骑兵冲到徐营,见到营内到处都乱七八槽,各处还有很多没有运走的粮食、马草等。张雷看着这些对身边的将士说到:“李将军果然所料不错,徐达想迷惑我们,可惜他的小伎俩,早被大人看穿,我们现在马上把这些东西都运回汴梁城,虽然没有追到明军,也算是立了一功。”

  士兵问到:“将军,这么多粮食,我们又没有带运车过来,如何拿走。”

  张雷说到:“全部下马,将粮食扎好放到马背上,我们骑马回城。”于是所有骑兵全部下马,都去搬弄粮食。

  当骑兵下马将粮食都装到马背上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徐达的步兵层层包围在大营里面。

  张雷知道中计,大叫不好,但是此刻再叫士兵把粮食缷下来,重新骑马上阵根本来不及。

  徐达骑在马上,对张雷大喊到:“我实在是想不到,李景昌这样能文能武的元朝将领,会出这样简单的错误,我军只不过是五万人离开这里去别外,你家主将都会认为我们是撤退了,真的是解释不通。或许只能说元朝气数己尽,就算是诸葛亮再世,也不可能逆天而行。”

  张雷看到徐达后面全部都是全副武装的兵士,整齐划一,斗志高昂,知道自己根本冲不出去,于是说到:“我中了徐将军的圈套,愿意接受惩罚,只希望将军可以放一万骑兵回去,他们也都是汉人将士,我可以引颈就戮。”

  徐达说到:“你不也是汉人吗,我为何要取你性命。”

  张雷不明白徐达的意思,于是问到:“难道徐将军愿意放我们回去吗?”

  徐达说到:“我不要你的性命,并不是说并一万骑兵回去,我要的是这些骑兵投降,我们都是汉人子弟,一起去推翻元朝统治,恢复汉人江山。”

  张雷想不到徐达竟然要自己的一万亲骑兵投降,想跟徐达拼命,但是看着站在地面的士兵,骑兵离开马之后,肯定打不过步兵,知道真拼命也只不过是送死而己,于是问身边的骑兵将士,有何想法。

  一名士兵答到:“大明军到河南之地,很多城池都选择了归顺明朝,一开始大家还不了解明朝,颇有抵触。时间一长发现大明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跟元朝军队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也愿意投到大明军队里,保卫汉人江山。”

  张雷见大部分士兵都有这样的观点,长叹到:“大元皇帝你听到了吗,你的兵士都想归顺明朝了,朱元璋称帝已经深入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你还在大都做着美梦,非我将帅无能啊。”

  徐达听张雷这样说,于是说到:“张将军你也是汉人将领,可以选择归顺于我,这支轻骑兵仍然由你统领。”

  张雷左思右想,没有别的选择,于是选择下马投降。

  李景昌在汴梁城内等了半天,不见张雷回城,突然大叫一声:“不好,我害了张将军。”

  副将秦瑶说到:“怎么了?”

  李景昌说到:“我害了张将军。之前我的判断的误,徐达根本不是要撤退离开汴梁城,而是分兵去攻打洛阳城,只要他打败洛阳城守将脱因帖木儿,大都必定会派兵来救援,徐达想围点打援,我之前的计划很清楚,就是等大都援兵过来,两面夹击徐达,但是不知怎么回事,脑子糊涂就派张将军去追击,是我的过错。”

  话音刚落,已经有士兵向李景昌报告:“张雷将军领一万骑兵去追徐达,中了徐达的圈套,一个人也没有跑回来,张雷将军也投降了徐达。”

  李景昌顿足叫到:“我的一万蒙古战马啊,竟然白送给了徐达。”一顿长吁短叹之后,当即下令:“坚守城池,不管徐达做任何动作,都不要轻举妄动。”

  这一战之后,徐达多次派兵到城下叫阵,李景昌都是闭门不出,徐达也没有办法攻城。

  常遇春听完徐达的讲述,笑到:“我在这一段时间,已经打了两座城池,你还不急不慢的与汴梁城死耗着,功劳簿上不好看啊。”

  徐达哈哈一笑说到:“不要着急嘛,汴梁城虽有五万精兵,现在只剩下四万,如果我全力攻打,汴梁城肯定守不住的。我要的可不是这个小小的汴梁城。”

  常遇春一听,马上问到:“徐帅又卖关子,快说说,你有什么样的计划?”

  徐达说到:“在益都城时,刘军师叫我们不要马上攻打元大都,就是因为大都城内有重骑兵五万,另外还有二十万的精锐步兵,我们如果直接北上,即使最终拿下大都,也必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我才同意军师的意见,先行攻打河南、山西等地。我让你去先攻打洛阳城,就是要让脱因帖木儿去喊他哥哥扩廓帖木儿来救援,这样一来可以以逸待劳,消灭大都派来的援军,二来可以消耗大都的军兵,等我们最后攻打大都时,就顺利很多了。”

  常遇春听完也笑到:“徐帅用兵真是神鬼莫测,我还以为你一个多月的时间,连座汴梁城都打不下来呢。”

  二人正在大殿里说话,就有军士进殿报告:“元大都已经派兵来了。”

  徐达、常遇春二人同意说到:“终于来了。”

  徐达问到:“具体情况如何,快详细说明。”

  军士报告:“元大都派兵马大元帅扩廓帖木儿领精兵十万,平章政事李思齐为左元帅,怀远将军张良弼为右元帅,经山西来与我军决战。另外,元大都命令陕西行省图噜调集陕西十万兵马,一路南下,要从两面包围我们。”

  当军士将这些情况报告完毕,所有将领都听到消息,来到大殿之上,大家议论纷纷。

  徐达耐心的等众将议论完,对军士说到:“你还有再具体点的信息吗,除了三位元帅之外,他们有哪些大将随队出征?”

  军士报告:“扩廓帖木儿手下有六员大将,名为罗晋将军、罗新将军、李真将军,三元蒙古将领俄勒特刚将军、桑吉将军、那霍尔将军,此外平章贺宗哲也随扩廓帖木儿出征;李思齐手下有四员大将,分别为俞赢将军、包兴将军、宋思泉将军和左飞将军;张良弼手下只有两员将军,名为袁震将军、林岳将军,另外张良弼的六个弟弟全部随军出征。”

  诸将听完这些人名,更是说个不停。

  徐达还是不着急,等诸将说得差不多了,问到:“有谁对这些人了解的,可以站出来跟大家讲讲。”

  洛阳城的降将商嵩跟随常遇春来到这里,此时他站出来说到:“我来大概介绍一下这些人的情况吧,扩廓帖木儿是元朝第一大将,文武全才;李思齐足智多谋,只是此人过于小气,正因为这个性格,他与扩廓帖木儿关系很不好,不知道大都为什么要把他们二人放在一起领兵出征。张良弼字思道,将军手下两个将领我也不清楚,只不过他的六个兄弟都是勇猛无敌,坊间流传一句话叫做‘不怕金牌张,惟怕七条枪’,这个金牌张就是指大元朝第一武将张定边,七条枪则是指张良弼以及他的六个弟弟,分别为张良佐、张良臣、张良德、张良山、张良珪、张俊德,这七人全都是惯用长枪,都是勇猛异常;再说扩廓帖木儿手下的大将,罗晋、罗新二位是兄弟,他二人都会法术,阵上遇着需要小心。李真我不知道,贺宗哲听说也会法术,但具体不知,三员蒙古将领我也不知道。李思齐手下四员将领,我知道两个,俞赢将军正是我原来洛阳城第一副将俞胜将军的哥哥,他与俞胜一样,喜欢两柄长斧,但是他的斧柄内藏机关,柄内可以拉出三丈长的铁线,敌将很容易被这个铁线拉住杀死。左飞将军也是会法术之人,另外两人我也不知道。”

  众人听完商嵩的话,都觉得这一仗很是难打。

  徐达已经看出诸将心里有害怕的情绪,故意又说到:“危险还不止这些,陕西的十万兵马,我们还没有计算在内呢。”

  李文忠说到:“听徐帅的号令吧,这一仗总归是要打的,在这里打,或者到大都打,都是一样。”

  徐达见众将基本上都同意李文忠的观点,淡淡说到:“刚才商嵩将军说不明白元大都为什么派扩廓帖木儿和李思齐二人一起领兵,我来告诉大家是怎么回事吧。”

  众将于是全都耐心听徐达讲出一番话来,欲知徐达讲了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