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重生人皇,功德拉满打造不败殷商

第118章 带着王后一起去降香,岂不妙哉?

  作为中宫之主,王后总是在夜未央时,便来服侍他起床,就像真正的夫妻一样,这些本不该王后来做,而是应该交给其他人,但王后却坚持。

  或许是习惯了,所以后来的帝辛“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再也看不到王后的好,或许是忘了王后的好。

  而王后却一如既往,依旧无微不至,心甘情愿的服侍。

  实赖王后有德,以纠不敏不明,纵然不为自身考虑,也不得不考虑王后的德名,以及对天下臣民的示范作用。

  所以后来的帝辛,对王后的一些意见还是听的。

  后来实在听不了了,才不得不想办法把王后除掉!

  只有这样,他才能不再有所顾忌,也不再有限制和约束。

  只能说外界侵蚀腐化以及诱惑的力量太大,或者说在有预谋的布置下,侵化的无孔不入,种种针对性的手段很成功。

  帝辛被算计的死死的。

  而这便是天道阴谋!

  于是人族四海沸腾,帝辛怒于此,手段残烈,与之前的天下和乐,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之后战事不休,叛乱不息,或许临死,帝辛才大有感悟。

  他是被拖下水的,连着整个大商也是被拖下水的,还有整个人族也是被拖下水的。

  就连王后也是,是被牵连的最无辜的人。

  至于其他操纵赏罚之类的手段,因为被蛊惑的原因,实在有退化和过于激进的地方。

  致弊之由,亦当时今日之患,也确实是如今的子受该警惕的。

  欺诬蒙蔽这是最严重的!

  尤其当某些人野心一片的时候,终蔽于朝,蔽于野。

  太师领军北征,朝中无人,民间无上书,朝中无言事。

  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

  大商久乱不定,更别提偃兵息战等事了。

  长久的动荡,与内忧外患之下,大商千疮百孔。

  诸侯年年朝商,很快诸侯朝商的日子又要到了。

  表面诸侯宾服,那他这个大王又该如何应对呢?

  期间丞相商容定会在朝上出班言奏,请求降香女娲宫,那他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去会怎么样,不去又会怎么样?

  去的话,不用猜也不用想,都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之后出现任何情况和后果,都怨不得别人,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决定。

  反过来,那若是他不去呢?

  如果承认自己外不能攘夷狄,内不能安社稷,他可以不去,但在商容的一番套话下,他不得不去。

  想要不去女娲宫进香,易若反掌,只是一句话的事。

  但他知天下之将乱,不是想躲就能躲的。

  子受今年二十七岁,育有三子,其一子为殷郊,其二子为殷洪,还有一子,年纪最小,名武赓。

  三月十五日乃女娲诞辰,他如果不想去女娲宫,可以在王宫寸步不离,但他堂堂大王,身长九尺,难道会害怕去女娲宫?

  子受目若寒星,而此时的王后,立在身边,她轻启朱唇,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最终并未出口。

  她只是静静的看着大王,悬珠流转,彷佛蕴有能洞察人心的温柔与深邃。

  而王后这时笑了,如光一般温暖。

  子受见此,他也笑了。

  子受目若朗星,齿如编贝,此时的他举手投足间,竟显出一股轻松与自然。

  似乎不再为此去担忧,也不再为此去考虑。

  此时的子受可以说是大勇若怯,他不想为此去考虑太多,也不想表现出太多,而因此让王后看出什么来。

  他可不想让王后知道他在女娲宫孟浪行事,题下淫诗。

  也不想在他穿越后,真的再次发生。

  如果让王后知道他对着一尊泥塑发骚,不知道王后会怎么想。

  就算降香时,女娲宫装饰一番贲(ben平声)然美丽,女娲塑像真的变得很诱人,他也不能这么干啊!

  若攘夷平叛捷报频传,他也不用受群臣裹挟,尤其是丞相商容裹挟,真的去女娲宫。

  还不是真的想为大商祈福嘛。

  还不是想请求女娲娘娘,请求上天为大商降下福运,庇佑人族,没想到惹来祸事。

  女娲诞辰,女娲宫降香,是大商普天同庆的日子,尤其是朝歌,更是满城围观。

  在这样的日子,他要是干出一些犯忌讳的事,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他。

  到时臣子们个个廉若秋水,只有他遭人唾弃。

  王叔比干其间未曾劝阻,后来忠臣直谏,不知道王叔在其间充的是什么角色。

  若信王叔的忠诚直谏,那其他臣子他也得相信,比如丞相商容。

  而从头至尾,貌似都是忠臣,其中更有壮烈,不惜用生命直言死谏。

  此若都是忠臣,那谁是奸臣?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朝堂之臣大有可为,而不是后来那样,大商最后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子受可不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天意。

  大臣的想法、意见不一,态度也各不相同。

  难道他们如此认为?

  事实上,他们当然会如此认为。

  那么其间就不得不好好考量考量了。

  如果他还轻信这帮大臣,那早就悔之晚矣。

  不能听其自然,否则发展下去,什么都能整出来。

  期间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幺蛾子,不知道大商又会被他们整成什么样子。

  子受有时候有些狂妄自大,但对有些事情还是有些清醒认识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群臣才不敢倨肆,才小心翼翼,当然明面上不敢耍什么花招,暗地里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不过子受就算再自大,也知道不能和这帮大臣真的闹崩。

  而在王后眼中,大王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英明与睿智的感觉。

  并且,大王的眼神如同洞彻一切一般,深邃且迷人。

  而大王给她的感觉还远不止于此。

  子受见王后看着他,突然想到,如果带着王后一起去降香,有王后在侧,是不是可以防止他做傻事?这样岂不妙哉。

  他既然有极大可能得罪女娲,那就善不了,他自然会想各种办法。

  题下淫诗乃帝辛之过,不过他现在是全新的子受。

  当然,有些事情他也不会强逆,做出一些突兀的事情,更多的是顺其自然,以免适得其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