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铁弦炮轰陈祖义,王月悯情赠香囊
等离近了,众人仔细观看,那人不是铁弦,却又是谁?
原来山东参政铁弦已经得知海盗陈祖义率领海盗来到了山东地界,并且登陆,在岸上攻占城池,杀官夺府,肆意地残害百姓。
他赶紧从济南率兵赶了过来,恰巧在这里遇上了朱允熥和常遇春他们。
铁弦先是和朱允熥见完了礼之后,抬眼看见了常遇春,大吃了一惊,赶紧施礼:“铁弦拜见开平王。”
常遇春在马上一躬:“铁大人,原来是你,很久没见了,你还好吗?”
“前些天,朱棣率兵围困京师,听说是你退了敌,我还以为传闻有误,没想到这是真的。”
常遇春哈哈大笑:“没想到今日能在此与你相见,真是大慰平生啊。”
“我能与各位在此相见,也很高兴啊。”
朱允熥便把前后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铁弦听了之后,唏嘘不已:“没想到海盗之中竟然会有此等怪兽,那怪兽不知道是他们从哪片海域里打捞上来的。”
赵宁儿提高了嗓音:“铁大人,你来得正好。
陈祖义他们就在海边上,尚未走远,
不如我们趁此机会把陈祖义给抓住,为朝廷除一大害。”
铁弦点头:“如此甚好,我正有此意!”
众人又商量了一下,让陈士良在前面带路。
陈士良的手臂被捆绑了起来,他不敢不从。
此时,天光已微微见亮。
铁弦和常遇春合兵一处,赶到了海边上。
陈祖义已经知道船上发生了变故。
他集合人马正准备登岸去营救陈士良。
没想到却招来了常遇春和铁弦的大军。
朱允熥站在岸边,远远地看着陈祖义,高声说道:“陈祖义,朝廷的大军已到,你还不赶快受降?”
陈士良在旁边喊道:“爹,快救我!”
陈祖义就是一皱眉,暗自心惊:“你是怎么被人家给抓去了的?
是不是你对那姑娘起了歹心?”
陈士良见他爹猜中了自己的心思也不便反驳:“爹,你快想办法救我吧,他们要杀我!”
此刻,王月悯站在陈士良的身后,拽出七星宝刀,把刀架在陈士良的脖子上。
就等着朱允熥的最后一个眼神。
朱允熥高声喊道:“陈祖义,你们作恶多端,攻占了沿海众多的城池,残害百姓,涂炭生灵,百姓怨声载道!
你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天怒人怨。”
陈祖义也不太相信朱允熥的话:“常遇春在哪呢?”
常遇春催马向前走了两步:“常遇春在此!”
常遇春声若惊雷。
陈祖义认识常遇春,他一看,可不是吗?
他心中疑惑不定:“常将军,你不是早已经死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
常遇春哈哈一笑:“你们真麻烦,怎么都问同样的问题!
废话少说,快快投降,饶你不死!”
陈祖义是左右为难,不要说他不心疼自己的儿子,那是假话!
虎毒不食子!
虽然陈士良顶不是东西,但是毕竟父子连心呀。
陈祖义思考了半晌,对陈士良说:“儿呀,你莫怪为父心狠!
这都是你自作自受,着了别人的道。
今日为父也救不了你了,你死了之后,为父一定会替你报仇的!”
“爹呀,别呀,你千万别冲动啊。
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儿救回去。”
王月悯的性情暴躁,听他这么一说,把手里的七星宝刀高高举起,就要落下。
常玉春喊道:“慢着,暂且别杀,先把他押下去!”
那陈祖义也真不含糊,率领着数千名海盗登陆,与明军混战了起来。
朱允熥保护着赵宁儿左冲右突,王月悯带着福宝不理朱允熥的左右。
真是好一场厮杀。
一个时辰过去了,常遇春和铁弦的军队杀死海盗1000多人。
陈祖义一看,自己到底不是人家的对手。
于是,他又把那大王乌贼给请了出来。
那怪兽高耸入云,迈起步子来,地动山摇。
明军的将士只要被它抓住,便会被它扔到了半空之上。
有的落在了地上,有的落在了水里,
落在水里的又会被那些海盗一起冲上去抓住,
常遇春和铁弦一看这怪物太过厉害,只好率领军队撤退,双方各自收兵。
铁弦和常遇春在空旷地带扎下了营帐。
众人在一起商量对策。
朱允熥目光注视着众人:“陈祖义率领的那些海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怪兽。”
众人点头称是。
铁弦叹息了一声:“早知如此,我便把炮给拉过来了。
要想打死那头怪兽,没有大炮是不行的。”
常遇春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赵宁儿便问:“如何处置陈士良?
那家伙做尽了坏事,最可恨的是陈祖义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了。”
常遇春手捻须髯:“把陈士良押解到京城,交给皇上处置,皇上要杀就杀,要关则关。”
众人表示同意。
于是,铁弦派人回济南拉大炮过来。
此时,有军士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向朱允熥报告说:“陈祖义的信。”
朱允熥和众人就是一愣。
朱允熥接过书信,打开观看,原来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说,陈祖义愿把俘虏的明军将士送还,用于交换陈士良和那些被明军擒获的海盗。
众人商量,为了搭救那数百名兄弟,同意交换人质。
第二天中午。
此时,济南的大炮已经运来了八门。
明军和陈祖义约好在一片空旷的地带交换人质。
果然陈祖义把俘虏的明军军士全都释放。
朱允熥他们也把陈士良和那些被俘的海盗放了回去。
没想到陈祖义早有安排。
他见陈士良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之中,立即放出大王乌贼。
那大王乌贼张牙舞爪,十分凶猛。
铁弦当即令手下的将士把八门大炮——大碗口铳推了出来,装上炮弹对着大王乌贼猛轰了起来。
陈祖义也没想到铁弦竟然把大炮给调过来了。
那大王乌贼虽然厉害,却也架不住炮轰。
片刻过后,大王乌贼被炸得七零八落,粉身碎骨!
铁弦当即下令,向陈祖义的率领的海盗开炮。
陈祖义一看对方的火力太过凶猛,
实在是招架不住,只好率领着手下的海盗逃到了海上,扬帆起航。
明军一直追到海边,斩获了一些战利品。
由于对方有船,陈祖义他们跑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允熥他们站在海边,眼瞅着陈祖义他们离去了。
铁弦对众人说:“既然大家已经到了山东,请大家到济南进城歇马。”
朱允熥推辞说:“我们从京城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恐怕耽误的时间久了,皇上会怪罪。”
“你此次路过山东,击杀了那么多的海盗,为朝廷立下一大功。
朝廷应该嘉奖才对,怎么能怪你呢?
你们到济南来一次,不容易,还是休息两天再走吧!”
朱允熥和众人见铁弦十分热情。
于是,当天他们便进了济南城。
朱允熥一到济南,便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虽然济南比京师小了许多,但是,城防坚固,街道整齐,买卖铺户正常营业,百姓安居乐业。
由此可见,铁弦治理济南果然有两把刷子。
他不但善于治理地方,而且,有突出的军事才能。
朱棣就曾经说过,大明的那些将军,我谁也不怕,独惧铁弦。
晚上。
济南府。
铁弦设宴款待众人。
铁弦十分热情。
他对朱允熥说:“你身为朝廷的使者,理当坐上座。
朱允熥再三推辞:“有外祖父和铁大人在,安有我的上座?”
铁弦也请常遇春坐上座,常遇春也表示推辞。
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强宾不压主。
于是,铁弦把中间的正座空了出来,他自己也没坐。
众人落座之后,铁弦便在他们每个人的面前摆着一张方桌,方桌上摆满了酒肉。
铁弦高高地举起酒杯:“众位,今日能与众位欢聚一堂,我十分高兴。请大家满饮此杯中酒,我敬各位!”
众人把酒都喝了。
铁弦二目炯炯有神。
他把目光投向王月悯,问到:“不知这位姑娘是谁?”
“我叫敏敏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便是我爹。
王保保便是我的义兄。”王月悯声音朗朗。
铁弦一听,脸色顿时变了。
他把酒杯放下,当即拔出了佩剑,厉声问道:“什么?你是帖木儿的女儿?
我听说帖木儿有个女儿擅长使鞭,精通易容术,还会使用什么千里飘香等毒药,
十分阴险,难道就是你吗?”
王月悯也豁然站起,拔出了七星宝刀:“不错,就是我。”
铁弦满腹狐疑,问朱允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允熥便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讲述了一遍。
当然当着赵宁儿的面,有些话,他也没法说。
朱允熥赶紧让王月悯把七星宝刀收起来。
铁弦也把长剑还入鞘中,坐在了椅子上。
现场的气氛变得十分尴尬。
铁弦神情忧虑:“虽然我远在济南,但是,我也听说你们此次出使此平,任务完成得十分顺利。
对此,我也表示钦佩。
但是,不是我说句不该说的,你与此女子交往密切,恐怕会有通敌之嫌。”
对此,朱允熥也想到了这一层,但是,王月悯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不能说别的。
赵宁儿看着王月悯说道:“郡主,身为帖木儿的女儿,在战场上各为其主,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私下里她与朱允熥的关系十分要好,此次,就是她潜入敌船把我们给救出来的。
如果没有她,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恐怕很难预料!”
虽然说赵宁儿心中有点疑惑,王月悯和朱允熥的关系过密,
但是,她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此时,赵宁儿所说的这番话,打消了众人心头的顾虑。
“既然你们不欢迎我,或者认为我的存在可能会给你们带来麻烦,那么,我就告辞了。”
王月悯说到这里,站起身来,转身就往外走。
朱允熥赶紧追了出去:“郡主,请留步。”
王月悯目光注视着朱允熥,眼里尽是柔情:“你不用劝我,你回去陪赵姑娘吧!
我之所以前来此处,是因为担心你的安全,
既然现在你已经脱离了险境,那么,我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此去漠北路途遥远,你一个人我不放心呐。”此时的朱允熥心头不停地翻滚着,也不知道该说怎样的话好了。
王月悯把七星宝刀递给朱允熥:“此物你带在身上吧,可以防身!”
“我送出去的东西,怎么还能往回收呢?
我看你用此刀还挺顺手的,你就留着用吧。”
王月悯想了想,道:“好吧,这把刀,我暂时替你保管着。
另外,我做了一个香囊送给你。”
王月悯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十分精致的香囊,把它塞给了朱允熥,然后,带着福宝离开了济南府,翻身上马,扬鞭策马而去。
朱允熥站在风中,目视她走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你还在看啥呢?人家早没影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赵宁儿已经出来了,来到了朱允熥的身边。
朱允熥脸上一红,稳了稳心神。
赵宁儿叹息了一声,故意说:“允熥,我看那丫头对你挺有意思的,干脆你就把她收了就得了。”
朱允熥看着赵宁儿苦笑了一声:“你在瞎说些什么呢?”
“只是她千里迢迢地从北元赶到这里,也挺难为她的。
那你干脆别回京师了,陪着她一起到北元去吧,到那里做个郡马,也挺好!”
“咱们还是先吃饭吧。”
朱允熥和赵宁儿重新回到座位上落座。
铁弦频频敬酒。
他感叹地说道:“没想到还能再次见到开平王,这真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常遇春也放下了酒樽,有感而发:“想当年,徐达、李文忠、蓝玉等人和我一起出生入死,讨伐四方,征战沙场,那是怎样的快意恩仇。”
“那时候,你和徐达配合得太完美了。
在我的印象之中,你们俩打仗从来就没有败过,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呀。
当时,我心里就想着,如果能够伴随在你们左右,那是我毕生的荣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