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朱允熥,开局复活祖母

第75章 神射解围,老将出马

  朱允熥目视前方:“现在的形势十分危急,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可能明天朱柏的水师就要登陆来攻真定城了。”

  “啊?”李芳英一听吓得浑身发抖,六神无主,“这么快?这可怎么办呢?我不想在这里待着了,我要返回京师。”

  朱允熥听了,也很无语。

  红玉对李芳英说:“你在说些什么呢?你不要忘了你现在的身份是一名将军,难道你要临阵脱逃吗?

  那可是杀头之罪呀!

  丢失城池也是死罪。”

  “这——。”李芳英的脸色苍白,额头上的汗冒了下来。

  李增枝也是神色慌乱:“我听说荆州水师的火器十分厉害,他们兵马众多,

  而我们城中只有1万来人,如果我们和荆州的水师血拼的话,恐怕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朱允熥问道:“李将军,你说这话什么意思?

  你是想把真定城献出去吗?”

  “我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我们殊死抵抗,恐怕也没有用啊。”

  朱允熥心想朝廷任用这样的人守城,如何能守得住?

  敌人还没有来呢,他们自己先吓破胆了。

  朱允熥端起酒杯,喝下了一杯酒:“二位将军,如今李景隆正在围攻北平,郭英在郑村坝与朱棣相对峙,胜负未分,

  你们就好像天平的两边的砝码,

  如果你们能保住真定的话,那么,你哥和郭英还有自己的大本营,可进可退。

  如果你们把真定给丢了,那他们可就是孤魂野鬼了。

  这样吧,你们俩振作起来,我、徐辉祖以及王佐率兵支援你们。”

  李增枝神情稍缓,问道:“吴王,你带来了多少人马?”

  “我们加在一起的话,大概有1万来人。”

  李增枝心想1万人马也不多,不过,总比没有强点儿。

  朱允熥又问:“你们有没有写信给你大哥?让他率兵来支援你们?”

  “写了呀。”

  “你大哥怎么说?”

  “他说他围攻北平兵力还不够,哪有兵力给我们?”

  “什么?你大哥手下不是有将近50万的兵力吗?还嫌少?”

  朱允熥听说李景隆带去了将近王十万的兵力围攻北平,仍然嫌少,也真是无语啊。

  李增枝把一杯酒喝下了,叹息了一声:“我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我哥说了,北平的城防太过坚固,而且,姚广孝和朱高炽诡计多端,非常难对付。”

  朱允熥神情忧虑:“你大哥如果长时间打不下摆平的话,粮草运输也是问题。

  军中无粮,如何能战?

  其二,时间一长,朱棣得知消息,肯定会率兵支援北平的,到那时,内外夹击,你哥可就危险了。”

  李增枝两手一摊:“我知道这事儿,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现在自顾不暇,哪能再抽调兵力去支援他呢?”

  红玉说话也不客气:“你哥50万的兵马打不下北平1万军队,也真够饭桶的。”

  李增枝和李芳英听红玉这么一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增枝的一双眼睛自从进了门之后,始终就没有离开过红玉。

  他发现这女人长得太过妖媚,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骚劲儿,想必床上功夫也是一流的。

  最后,朱允熥说:“荆州水师虽然厉害,但是,也并非不可战胜。

  只要我们兵力配备得当,团结一心,我想打败他们也不是没有可能。”

  果然,第二天,朱柏指挥荆州水师向王佐的军队发起了猛攻。

  王佐只剩下2000人马,如何能抵挡得住?

  只好节节败退。

  朱柏率领荆州水师弃舟登岸,猛攻真定城。

  李增枝和李芳英也是吓麻爪了。

  他们一边命令手下的军士奋力抵抗,一边命人写投降书。

  李增枝打算,如果抵挡不住就献城投降。

  否则,到时候来不及写投降书啊。

  眼看真定城要被朱柏的军队攻陷了,朱允熥和徐辉祖率领7000生力军从背后杀了过来。

  朱柏也听说朱允熥和徐辉祖的厉害。

  朱允熥看见了朱柏,在马背上一躬:“十二叔,你还好吗?”

  朱柏勒住了战马的缰绳:“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允熥啊。”

  “十二叔,你是朝廷的藩王,朱棣现在造反,是朝廷的反派,你当帮着朝廷对抗朱棣呀,你怎么能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呢?”朱允熥骑在马背上,神色凛然。

  朱柏身穿一身道服,他的服装与众不同,而且,他自号紫虚子。

  “允熥啊,我并非要对抗朝廷,而是要帮着朝廷清君侧,在皇上的身边有两个小人,那便是齐太和黄子澄,这二人唯恐天下不乱。

  如果没有他们在皇上的面前搬弄是非的话,我想朱允炆也不会削藩削得这么急呀。

  其实,朝廷真正的祸患不在于各路藩王,而在于北边的北元和东南沿海的海盗啊。

  齐泰和黄子澄主次不分,认为现在最主要的矛盾是藩王,尾大不掉。

  他们终日在朱允炆的面前鼓吹藩王危险,必须要削,先是削了你的藩,又削了周王的藩。

  按理说,你也是受害者,你应该和我们站在一条战线上才对呀,你怎么站到朝廷那边去了呢?”

  朱允熥正了正衣襟,朗声说道:“十二叔,你说错了,我并非为朝廷而战,我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我希望能为百姓减少一些痛苦,他们受的灾难已经够多的了。

  至于我个人的荣辱,那都是次要的。

  反正我已经死了好几回了,这些,我都已经看得淡了。”

  朱柏微微点头,然后长叹了一声:“虽然我悟道已经多年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你这种境界呀。”

  此时,朱允熥提高了嗓音:“十二叔,你腹背受敌,已经非常危险了,还不下马投降,等待何时?”

  朱柏仰天笑道:“你是我的晚辈,我怎么可能向你投降呢?

  何况我们的军队在数量上比你们还要多出很多,胜负恐怕很难预料。”

  朱允熥,一听,十分恼火。

  他从肩头上取下弓箭,然后,“嗖”的一声射了过去。

  朱柏没想到朱允熥的那一箭来得那么急。

  他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只听“砰”的一声响,那一箭正射中了朱柏的盔缨。

  朱柏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赶紧下令:“撤退!快!”

  军令如山,随着朱柏的一声令下,荆州的水师跟着他都退了下去。

  徐辉祖率兵随后掩杀,杀死了一两千人,又抓获了5000名俘虏。

  李增枝把投降书都写好了,正准备来投降,没想到朱允熥真的把朱柏给打退了。

  他们兄弟俩十分高兴。

  李增枝和李芳英得意扬扬。

  朱允熥看了看他们俩,心想如果不是我及时赶到的话,恐怕你们兄弟俩早已经着了红玉的道,那红玉在酒里下毒的手法十分高明,你们俩又如何能发现呢?

  说不定,此时,已经做了人家的俘虏。

  李增枝握住了朱允熥的手:“吴王,这一次多亏了你呀。

  如果不是你及时赶到的话,后果难以预料呀。”

  朱允熥谦虚地说道:“这也没啥!

  咱们这次能够侥幸取胜,那是众将士用命的结果,虽然朱柏退去了,不代表朱棣不会再来,你们兄弟可得把城池守住了。”

  此时,王佐过来了,

  他的一双虎目瞪着李增枝和李芳英兄弟,问道:“我们在与荆州水师血拼的时候,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给你们送来了求援信,你们收到了没有?”

  李芳英一听这话,心想麻烦了,这是来找自己的茬呀,他闪到了一边。

  李增枝硬着头皮说:“王将军,并非我不想去帮你的忙,实在是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呀。”

  “没有兵力?”谁知王佐噌的一声把刀拔了出来,怒道,“如果你们愿意抽掉一半的兵力去支援咱们的话,我手下的那些将士也不会死得那么惨,1万兄弟,死了8000多呀,可怜我那些好兄弟呀。”

  王佐说到这里,痛哭流涕,直哭得眼中带血,恨不得一刀把李增枝和李芳英兄弟俩给劈了。

  朱允熥赶紧劝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你难过,咱们大家心里都很难过,从现在起,你们一定要同心协力,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须要义无反顾地支援。

  切不可生作壁上观的心。”

  徐辉祖也过来劝说,王佐的心情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李增枝和李芳英兄弟俩,额头上也冒了汗,此时,有军士来禀报说:“红玉姑娘不见了。”

  “什么?”李增枝就问,“她到哪里去了?”

  “不清楚,但是,她把将军府里的金银财宝都带走了。”

  “啊?这女人可真够狠的!”

  原来,李景隆在临走之时,把小金库的钥匙交给了红玉,那里可有不少钱,少说也有十几万两银子,都是李景隆搜刮过来的财宝。

  没想到红玉趁乱套了马车,把那些金银全部带走了。

  李增枝想了想,道:“难道他是奸细?”

  朱允熥也没想到红玉溜得这么快,道:“青楼的女子怎么可以轻易地相信呢?

  他们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只为钱。

  难道说她对你哥有真感情吗?

  她在鹤鸣楼之时,一年下来要认识多少达官贵人?”

  李增枝听了,把脚一跺,骂道:“那娘们儿下次再让我遇到他,我非宰了他不可!”

  朱允熥心想就算你下次遇到她,恐怕你还会着了人家的道。

  朱允熥的目光注视着大家:“你们在此镇守真定,我率军去支援老将军郭英。”

  徐辉祖站起身来,说:“我陪你一起去吧。”

  “不必!皇上有旨,李景隆为真定主将,你是真定副将,你是有责任镇守真定的。

  你就留下来在这里守真定吧。”

  徐辉祖暗自苦笑了一声,心中暗想虽然我是真定的副将,但是李增枝和李芳英是李景隆的弟弟,他们兄弟俩能听我的吗?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他见朱允熥已经做出了决定,也不便强求。

  夜里三更。

  朱允熥的军营。

  朱允熥的眼睛熬得通红。

  此时的他睁大一双眼睛正盯着沙盘。

  他正在思考着该从何处进兵支援支援郭英。

  忽然,他感觉到有一双温柔的手从背后拦腰抱住了他。

  那女子把她那饱满的双峰贴在了朱允熥的背上。

  朱允熥的心里也是一阵悸动啊。

  朱允熥转过脸来,原来是赵灵儿。

  只听赵灵儿喃喃地说道:“你这一次又解了真定之围,打跑了朱柏,我觉得这就可以了,你又何必去支援郭英呢?

  皇上又没下旨让你去增援,咱们收兵回苏州,难道不很好吗?

  海盗还在围攻扬州,随时,都有可能来攻击咱们的大本营啊。”

  朱允熥轻轻地把她推开了,缓缓道:“灵儿,虽然皇上没有给咱们下旨,但是,李景隆把主力全部调走了,去围攻北平了。

  郭英只有1万兵力,而朱棣却有20万大军,他如何能是朱棣的对手呢?

  郭英的身体又不好,随军背着一个药罐子,难道说老将军到了这个地步,咱们要眼睁睁地看着他败亡吗?”

  听了朱允熥的话,赵灵儿点了点头:“我也觉得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呀,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你在帮着朝廷打仗,

  那些藩王,恐怕大多对你有意见。”

  “我并非为朝廷而战,我在努力为百姓造福,希望天下的百姓能够少受灾难。

  因此,谁最新发起战争,谁给百姓的生活带来灾难,咱们就去打谁。”

  赵灵儿的一双美眸看向了朱允熥:“人们常说,人到哪一步说哪一步话,

  如今,咱们好不容易有了一万骑兵,你有了立足的资本,

  我觉得你还不如自立门户,独霸一方。”

  “自立门户?”

  赵灵儿来到地图前,用手在地图上比画着:“咱们现在占据了苏州,可以把徐州、杭州、济南这一带全部占过来,咱们逐步扩大地盘。

  就好像类似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濒临大海。

  咱们趁着朱允炆和朱棣正在血拼之时,咱们一鼓作气扩大地盘,攻占城池。

  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想那时你已经有了十万左右的兵力,咱们就可以和朱允炆,朱棣三分天下,有何不可?

  你何必要替朱允炆去卖命呢?

  此乃天赐良机!

  我想你有外祖父、常升和常生兄弟,他们帮助你,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我再让我爹散尽家财,暗中募兵,训练军士,将来再给你凑个一两万人马,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等你攒足了力量,占据东边广袤的土地,等天下有变,你可以先夺取京师,做皇帝,将来再把朱棣给灭了,这大明的江山就是你的了。”

  朱允熥瞪大了眼睛看着赵灵儿。

  他真是难以想象赵灵儿竟然有此等的谋略。

  这让朱允熥想起了两件事。

  当初,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让他去攻打天下。

  韩信背水一战,灭了赵,扑灭了燕国,后来又攻占了齐地,拥兵30万。

  当时,他手下的谋士蒯彻就曾经劝他自立门户,不要再跟着刘邦干了。

  蒯彻指出,如果你再跟着刘邦干下去的话,将来不会有好结果的。

  韩信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是军事上的天才,却说在我危难之时,汉王给了我衣服穿,给我食物吃,把我从一名小兵提拔为大将军,我怎么能做出对不起他的事呢?

  韩信觉得自己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刘邦应该不会拿他开刀的,所以,他拒绝了蒯彻的建议,没有自立门户,而是一心一意地跟着刘邦。

  蒯彻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你和刘邦的关系比不了文种和越王勾践之间的关系,

  如果越王勾践没有文种替他出谋划策的话,越国也不可能复兴,越王勾践也杀不了吴王夫差,报不了仇,

  可是,即使如此,等到勾践称霸以后,却刺死了文种,

  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起的外号是“人屠”,仅长平一战,他就坑杀了赵军45万人马,他在整个战国时期,杀死了100万左右后敌人,使得秦国逐渐强大了起来。

  可是,后来,只因为一点很小的过错,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刺了他一柄剑,逼他自杀,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呐。

  蒯彻又对韩信说,你的功劳太大了,刘邦已经没法再封赏你了,只能把你杀了。

  韩信终究没听蒯彻的话,继续跟着刘邦干,最后,却死在了未央宫。

  结果表明,蒯彻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躬耕于南阳,刘备三顾茅庐,两个人在草堂之中有一番谈话。

  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大致的意思是取荆州为立足之本,然后,西进入蜀,占据益州,汉中一带,待天下有变,可以从荆州和宛洛两路出兵,争夺天下。

  赵灵儿的这一番话,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谁知朱允熥却摇了摇头:“灵儿,你说错了。”

  我刚刚已经说了:“我并非为自己而战,我为天下的百姓而战啊,

  现在朱棣和朱允炆已经打了起来,百姓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我们再自立门户,另立山头的话,到时候,三方杀来杀去,那天下的百姓岂不是更加遭殃吗?”

  赵灵儿却不以为然:“你不自立门户,就代表没有别人自立门户了吗?

  比如说,朱柏占据荆州,麾下水师数万。

  如果他想自立门户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还有秦王、晋王等等,他们的实力都很强悍呀。”

  最终,朱允熥仍然不同意自立门户。

  他对赵灵儿说:“此去郑村坝,风险挺大,你就别跟着去了。

  你和常森一起返回苏州去吧。

  我和常升赶赴郑村坝。”

  “不,我要和你一起去。”赵灵儿撅起嘴巴说道。

  “不行,你去了,我不放心。一旦打起来,根本就照顾不上你呀。”朱允熥神情忧虑。

  “我不要你照顾,说不定,我去了,还能帮上你们的忙呢。

  我还懂点医术,可以帮你们救治伤员。”

  朱允熥拿她没办法,只好把她带上。

  郑村坝。

  朱棣军营。

  朱棣领着20万大军和郭英对峙了10多天,

  后来,朱棣感觉到对方好像有点儿不大对劲。

  虽然对方的旌旗遍野,却没看见他们到底有多少人马。

  只是听说李景隆带来了将近50万的兵力。

  朱棣召集手下众将议事。

  朱高旭有点不耐烦了:“父王,请给我3万骑兵,我冲杀过去,活捉李景隆和郭英。”

  朱能一听,赶紧阻止:“二公子,不可!李景隆已经得到了朝廷的支援,朱允炆把梅殷的40万大军全部给了他,

  加上他之前的10万军队,他就是没有50万,也差不了多少。

  你3万人马怎么能是人家将近50万的军队的对手呢?”

  朱高煦瞪大了眼睛问道:“五十万人马在哪儿呢?谁看见了?

  你们不要被对方吓破了胆,说不定他们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不是,那一次我们和李景隆交战,我的确看到李景隆率领将近50万的兵马赶到了郑村坝。

  而且,我们并没有占到便宜。

  他们的兵力的确比我们多上很多,这并非虚张声势。”

  两个人争执不下。

  朱棣听了,有些心烦,他挥了挥手:“好了,你们别再争了。”

  此时,有一名哨探从外面走了进来,报告说:“大王,我们打探到最新的消息,对方只有1万兵力,主将为老将郭英。”

  “李景隆呢?”

  “他已率领大军去围攻北平了。”

  “什么?”朱棣一听,脑袋瓜子嗡嗡直响,心想留守北平的军队,只有1万来人,李景隆后军队接近50万,北平如何能守得住啊?

  朱棣脸色苍白,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没缓过神来。

  朱高煦就说:“怎么样?我说他们是虚张声势吧,你们还不相信?

  非说他们军中有多少人马不可,其实,就是一座空营,一万来人还架得住我打?”

  朱能赶紧劝说:“大王,你身体要紧呀,

  虽然李景隆的兵多,

  但是,咱们北平城防坚固,护城河又宽又深,世子勇气可嘉,姚广孝足智多谋,大王不必太过担心,

  我料想摆平不会有事儿的。”

  此时,又有一名军士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跑着进来。

  原来是朱高炽派来的。

  只见那名军士浑身是伤,鲜血浸红了衣袍。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朱棣。

  那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王赶紧发兵救援北平吧,北平快撑不住了。”

  朱棣颤抖着手把那封信打开了,信上写得很简单,大致的意思是说,李景隆率军接近五十万围攻北平,形势十分危急,请父王赶快回兵救援。

  朱棣把那封信看了三遍,问道:“北平现在还在咱们的手上吗?”

  “目前还在,尚未丢掉城池,但是,随时都有可能被攻陷。”

  听他这么一说,朱棣的心宽慰了一些:“好,世子真是好样的。”

  朱高煦听朱棣又在当面表扬朱高炽,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再次请缨:“父王,只要你给我3万骑兵,我杀过去,定将他郭英生擒活拿。”

  朱棣点了点头:“好!我让张玉陪着你,给你三万骑兵,你去攻打郭英,务必将他擒住。

  我率领主力部队回去支援北平。”

  “请父王放心,我一定把郭英那个老匹夫给抓住了。我们被他可虎得不轻啊。”

  于是,朱棣当即分兵派将,留下了朱高煦,张玉和3万骑兵。

  朱高煦心想自己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郭英那个老棺材瓤子,死多活少的,他能有什么能力?

  张玉在旁边劝说:“二公子,我承认你很勇猛,但是,郭英是朝廷的老将,诡计多端,你还是要防着他一点儿。”

  “拉倒吧,如果依我,早都把他给拿下了。

  你们一直瞻前顾后,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别说郭英只有一万人马,他就算有10万军队,我又怕他何来?”

  张玉也很赞成朱高煦的勇猛,他知道朱高照就是一头猛虎啊,打起仗来,勇不可当。

  张玉就问:“二公子,那我们当如何进兵?”

  朱高煦想了想,道:“今天夜里三更,咱们人衔枚,马褒蹄突然杀出,攻打郭英的营寨。”

  张玉点头:“好,就这么办!”

  夜里三更。

  朱高煦集合了3万骑兵,留下2000人守营,剩下的28000人全部带走,直奔郭英的营寨而去。

  本来郭英的官职已经被拿掉了,在京师赋闲。

  可是,驸马梅殷的脾气很大,一言不合,便把兵符交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趁机收缴了他的兵符。

  朱允炆同意增兵,因为朝中没有良将,于是,让郭英率领四十万的军队来到了李景隆的军中。

  但是,到了军营之后,想要立即返回京师,却走不了。

  李景隆身为大将军,命他在这里盯着朱棣。

  李景隆自己则率领40多万的人马赶赴北平。

  这段时间,郭英病情逐渐加重,咳嗽不止,到最后,都咳出血来了。

  手下有军士劝说:“老将军,你赶紧返回京师去吧,陛下不是说了吗?

  等你回去之后,他会安排太医替你治病的?”

  郭英摇了摇头:“不行啊,李景隆临行之时,交代得清楚,让我们在这里盯着,牵制朱棣的兵力,好让他去围攻北平。

  倘若我们撤了,朱棣的军队必定会回防,到那时,就麻烦了。

  所以,咱们就得像一个楔子似的,钉在这里。”

  “郭老将军,可是,你的身体恐怕撑不住啊。”

  “不碍事的,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郭英说着又咳出一口血来。

  手下的军士吓坏了,赶紧去把军中的医官找来。

  医官看完了之后,对郭英说:“你这个病是老毛病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常年征战沙场,得不到休息,累的。

  你要抓紧时间治疗呀,军中缺少医药,你在这里越拖越严重!”

  郭英摆了摆手:“如果该着我死,想躲也躲不了。我现在不能回去。”

  “那我就给你开点药吧。”

  医官给郭英开了点药,走了。

  此时,有一名哨探从外面走了进来,向郭英禀报说:“我们打探到,李景隆率兵攻打北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北平拿下来。”

  “什么?不是说北平域中只有一万人马吗?”郭英感到十分震惊啊。

  “是的,北平的确只有1万兵力。”

  “李景隆带去了47万人马呐,47万大军居然打不下北平,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呀。”郭英心中暗骂李景隆,你个龟孙子,你整天在我们的面前夸夸其谈,说你如何了得,怎样厉害,没想到你他娘的是个窝囊废呀。

  郭英说到了激动处,又咳嗽了起来。

  “那我们怎么办呀?如果朱棣知道我们军中只有1万兵力,派兵前来攻打咱们的话,咱们如何能抵挡得了呀?”

  “即便如此,咱们也只有死战到底!”

  此时,从营门外跑进来一名军士浑身是伤,慌慌张张地跪伏在地上:“郭老将军,大事不好了。”

  郭英一看,就是一皱眉,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慌张?”

  “朱高煦率领三万骑兵偷营劫寨来了。”

  “什么?你看清楚了吗?”郭英的双肩为之一颤。

  “是的,我看得非常清楚,的确是朱高煦和大将张玉率兵来了。”

  郭英不由得十分恼火,问道:“那么,你们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禀报?”

  “哎呀,老将军,他们十分狡猾,他们人衔枚,马裹蹄,根本就没有声响,我们也是刚刚才察觉的。

  而且,今天晚上也没有月亮,光线不太好。”

  郭英把大腿一拍:“你们这帮小子,都是废物,我早就说过,让你们把岗哨放得远一点,你们总是不听。”

  郭英心想我的末日到了,朱高煦自比霸王,

  在我看来,他比项羽还要厉害,军营之中谁能是他的对手?

  大将张玉也不含糊啊。

  但是,事情逼到这个份上,想装怂也不行啊。

  郭英吩咐了一声:“先用弓箭射住阵脚,待我老人家亲自出战!”

  “老将军,你这身体能行吗?”

  “没事的,廉颇七十尚自能战,何况是我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