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这个天帝来自华夏

第55章 那年春闱

这个天帝来自华夏 东方星火 2740 2025-06-14 21:23

  江学进只是开始,在他走后没多久,另一个迷茫之人走了进来。

  这人身份很特殊,他是千秋书院的学子,却几乎没有人知晓。虽然有大儒为师,且不止一个,可一众大儒教他的东西,却始终派不上用场。

  比如说,几个老师都告诉他,书需要一遍一遍的读,读多了就会懂。

  可他抱着当初周太祖所著的《帝书》读了二十多年,两个十年寒窗,依旧没有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他便是,朝中三皇子李玄英!

  那个有着贤王之名,冠珠跟太子一样多的皇子。

  这段时间为了争夺皇位,他一直在苦修《乾元九变》,可越是着急,修炼起来却越不得法。

  几个月下去,有的兄弟都大宗师了,他还卡在先天初期。

  越发着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压根就不是修行的材料儿。读书方面,明明积累足够了,却也同样卡住,无缘大儒。

  再加上最近李安暴露陆地神仙的修为,以及天妃开始干涉朝局。

  他倍感压力,已经陷入了魔怔。

  “小伙子,你有心事!”

  王阳明的声音突然响起,让三贤王不由得一怔,因为他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个称呼,以往所有人都会称呼他“殿下”。

  让他倍感新奇。

  于是跟王阳明闲聊起来,谈到当前周太祖的《帝书》,王阳明摇了摇头,说:“如此无用之书,不看也罢!”

  这让三贤王露出了失落的神色。

  “是啊!那个大位,太难了!”

  “不,我的意思是,你跟周太祖并不一样。他是在一个乱世中成长起来,依靠举世无敌的战力,横推天元大陆,最终建立了大周。”王阳明道:“而你生在盛世,现如今也没有绝世的武力!你们两个所面临的情况根本不一样,境遇南辕北辙,只能看而不能学,只能知而不可行,如此再读一万遍,也是无用。”

  这番话,让三贤王茅塞顿开,看向王阳明的目光,变得不一样了。

  “先生何人?”

  “老夫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王阳明回答。

  这个完全陌生的名字,让三贤王疑惑:“如此大才,为何以前从未听说过您的名字?我观先生应是大儒,为何身无半点浩然之气?”

  对此,王阳明笑笑,没有说话。

  三贤王也没再追问,而是就自己心里的很多问题,向王阳明请教。

  这一问,就是三天三夜。

  一直到三天后,乾元帝都开始怀疑自己那不安分的三儿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时,三贤王才再次出现,来到早朝之上。

  而这个时候,他整个人已经完全不同。

  心有浩然气,人已是大儒。

  不仅文道有成,武道也突飞猛进,一朝顿悟直入大宗师,甚至文武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路。

  半只脚踏上了天桥。

  “老三这是,从哪里得到了大机缘?”乾元帝好奇,但也没有多问,而是商讨政务,谈起了今年的春闱。

  最终一番扯皮后,三贤王成功得到了主考官的位子。

  丞相吴有为一脸欣喜,退朝后,急忙跑过去说:“殿下一定要借此机会,跟千秋书院的同窗拉上关系,让他们来朝中助你!”

  闻言,三贤王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千秋书院?

  那里的学子对入朝为官并无太大兴趣,有太多人都是只考科举,不入朝,以科举排名博名声,心中对大臻却并无归属。

  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他舅舅家的几个老表。

  世家余家出身,出门前呼后拥比皇子都还要威风,小官儿根本看不上,而大官的话,朝廷又不可能直接让他们做丞相。

  以往三贤王只能忍着他们,可这一次,他不想忍了!

  “在王师那里听学的三天里,本王可是亲眼见到十几个学子被他点拨,一朝顿悟成为了大儒,这次科举可有好戏看了!”

  三贤王在心里冷笑。

  ……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大臻作为运朝,在春闱科举的效率上,远远超过普通皇朝,此时已经筛选出三百位上榜的学子。

  只待进一步选拔,点出状元、榜眼、探花,定下排名。

  这个时候,一些只为博名的学子,已经离开了。

  三百人,最终来到乾元殿上参加殿试的,竟不足一百,只有八十多人——这个比例,放在华夏古代,绝对能气得皇帝砍人。

  可在这里,千秋书院把持文坛,书院大考比科举还有公信力。

  考生能参加科举已经给他乾元帝面子了。

  殿试?不存在的!

  “八十多就八十多吧!好歹是一批人才,入朝为官都是能增强国运的,有总比没有强。”乾元帝在心里想。

  接着就要点状元。

  可是他定睛一看,好家伙,八十多个考生里,竟然有六十多个是大儒——这比例,都不能说高了,而是匪夷所思。

  因为往常三年一考,能有一两个大儒就不错了!

  这种级别的人物,会更倾向于去千秋书院教书,而非入朝为官。

  可现在,却足足有六十多个。

  准确的说,是六十九个,面前这一群考生,只有十多个不是大儒!

  “江学进,朕知道你,数月前揭露妙欲魔宗阴谋之人!”乾元帝好奇地问:“可朕记得,你当时似乎陷入了心障,儒学修为都倒退了,怎么现在却突飞猛进成为了大儒?”

  再看看旁边,都是些年岁不大的学子。

  “回陛下,学生是遇到了王师。”江学进如实说:“一位文道圣人,他传授学生‘心学’,让学生解开心结,做到了知行合一,修为自然水到渠成!”

  这让乾元帝不由得眼睛一眯。

  旋即询问其他人,一连好几个,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回答。

  甚至,包括作为本次春闱主考官的三贤王。

  “得遇王师,儿臣才知道读书不能只读,还要去实践。甚至练武的道理都一样,乾元九变中的很多招式,光靠苦练是没法明悟其中真意的,需要与人交手体会每一招的用意,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知行合一,方悟真谛!”三贤王说。

  此时的他,已经晋升成了陆地神仙。

  两连跳看似匪夷所思,可他的位格加持跟太子等同,一世人皇亲自,卡住修行的可不是功力积累和资源。

  而是顿悟。

  一朝顿悟,灵丹妙药堆起来,就行。

  当然,只是初入陆地神仙,很罕见的天桥一阶。

  他要走脚踏实地的路,不走无上跳天梯!

  “好一个知行合一!”乾元帝大为赞赏,点头说:“等今日朝会结束,朕亲自去拜访那位王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