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威逼
“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总之,陛下让你来当涿州知州是协助我常胜军防备宋国北上的,没有军资、粮草,何谈防备?”
“张都监可以向朝廷申请拨付嘛。”
“朝廷初立,可有富余?”
“这......”
“李知州可以向太尉申请嘛,太尉心怀大辽,乃是我等楷模,想必是不会拒绝的。”
旋即,张令徽语气坚定地说道:“军资、军饷、粮草,全部都要准备三万人的份额。”
“什么?三......三万人的份额?”李启贤傻眼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结巴地问道:“为......为什么要那么多?”
张令徽正色道:“为了抵御宋国再次北上和骚扰,我认为应该把常胜军四营兵力扩充,至于这一点,我会呈报给陛下,李知州,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这......”李启贤‘这’了半晌也没说出个下文。
“陛下让我坐镇涿、易二州,就是为了安定边疆,如果这边的情况没有好转,那么陛下自然会责怪我,你身为此地知州,想必是不想让自己的脑袋搬家吧?”
李启贤呐呐不言,额头汗水顺流而下。
张令徽笑呵呵地说道:“配合我,我们大家都好过,我守我的涿、易二州,你做你的太平知州,如若不然,你让我不舒服,你的日子也别想过的安稳,若是宋军再次杀来....李知州就准备以身殉国吧!”
他说的轻松自在,李启贤却听的冷汗直流。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太尉小看了常胜军,不,应该是小看了常胜军都监张令徽这个年轻人,太尉错了,错的离谱。
然而,现在这些不是他考虑的,若是他敢拒绝,怕是下一秒脑袋就会搬家。
李启贤扶了扶生痛的额头,说道:“张都监提出的要求,我肯定配合,但是太尉会不会答应,在下可不敢保证.....而且要准备这么多的军资、军饷、粮草,实在……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张令徽嘴角扬起,俊脸居高临下第看着对方,神情带着似笑非笑的邪气,幽幽说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有困难,那你就想办法去解决。反正你我二人都在涿州,大不了宋军来了,李知州先顶上去,若是不幸身死,本都监一定会上表陛下,为李知州殉国请功的……”
说着话,他走到李启贤近前,探着脑袋,俊面几乎要与李启贤的大脸贴在一起,笑呵呵地一字一顿道:“或者,我也可以直接提着你的脑袋回燕京,面见陛下!”
——噗通
李启贤吓一屁股摔下去,张令徽的笑,让他感觉不到丝毫的温度,有的只是彻头彻尾的冰冷感,那噬血又充满邪气的眼神,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真能说到做到。
张令徽收起笑意,转身就要招呼众人离去。
“等一下!”李启贤是真急了,立刻换了副态度,立刻强颜笑道:“张都监不就是想要军资、军饷、粮草嘛,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什么时候解决?”
“这……给本官三个月的时间……”
“不行!”张令徽转身打断他的话,说道:“最多十天。”
因为,按照时间推算,耶律淳没多少日子了,而宋国很快再次纠结数十万大军,再次北伐,而完颜阿骨打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涿州危矣!
燕京危矣!
总之,留给常胜军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上自然是越快越好。
“十天?”李启贤暗暗咧嘴,为难地说道:“这……这有些太赶了吧?”
他怕了,自来到涿州后第一次感觉到害怕。
然而,回应的他的是张令徽的冷笑,以及堂内众将领杀气腾腾的眼神。
不知过了多久,李启贤终于清醒过来,脸上的肥肉突突之颤,颤巍巍地说道:“好!我……我这就给太尉传讯,不,让家族去准备!”
“李知州客气了,你我二人同朝为官,自当为我大辽尽忠尽责,今后还是要多多亲近才是。”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李启贤面色煞白,被随从从地上搀起,失魂落魄离去。
涿州一珠值数万钱,远近闻名。
榷场年税收颇丰,如今可是常胜军的钱袋子,张令徽自然不会交出去。
若是李启贤不提,他差点忘了此事,榷场使虽然职位不大,但是职责很重,加上如今战乱,关乎常胜军赋税,根本不可能交给外人。
经过与宋国战争,张令徽算是明白了,让他率众与敌人冲杀,自是没问题。
若是让他搞内政,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此等人才,也只能慢慢挖掘了。
念及与此,张令徽直接向常胜军众将宣布扩充事宜。
辽国制度是因俗而治。
辽国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
辽国是二元制度,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分别设立北面官和南面官进行管理,这种制度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同时又军政合一。
辽国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紧密结合,皇帝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各级官员不仅负责行政管理,还兼任军事指挥职务,这种军政合一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
在大唐时期契丹族便敢于和其扳手腕,待大唐灭亡后,契丹族几乎全面接收了唐朝北方疆域。
同时又吸收汉族等各族人才。
北面官:是辽代统治契丹族和其他游牧民族的政治制度,保留了契丹族原有的官制和统治方式,主要负责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大于越府:大于越是辽国最高荣誉职位,无具体职掌,通常授予有特殊功勋的皇室成员或贵族,地位在百官之上。
北枢密院:是北面官系统的核心机构,掌管军政事务,类似于汉族王朝的兵部,长官为北院枢密使。
南枢密院:主要负责管理契丹人的民政事务,长官为南院枢密使。
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分别管理契丹各部的军政事务,长官为北大王和南大王。
夷离毕院:掌管司法事务,长官为夷离毕。
南面官:是辽代模仿汉族王朝建立的一套官制,用于管理汉族人民和境内的其他农耕民族,以汉制治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