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忙碌
短短半年间就赚得盆满钵满。
分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县里各个乡镇拔地而起。
统一的装潢标识、丰富的货品供应、让这些分店迅速成为当地居民购物的首选。
一时间,他的连锁超市红极一时,无论是县城的繁华街道,还是乡镇的热闹集市,都能看到印有超市LOGO的购物袋
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大量亲朋好友涌入,尤其是部分亲戚在采购部门肆意吃拿卡要,导致管理迅速陷入混乱。
最终,这家超市仅仅维持了三四年便一蹶不振,黯然退场。
胡军却从中看到了机遇。
坚信,凭借后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即便其他超市跟风开业,也绝非自己的对手。
这并非单纯依靠资金优势,而是全方位的经营升级。
当然,摆在他面前最棘手的难题,便是寻找稳定的供应商。
好在肉食和蔬菜的采购在本地就能解决,可其他品类的货源,就不得不前往市里甚至鄂市去寻找。
如今的国道坑洼不平,交通极为不便,本地商家大多只能抱团外出进货,根本没有后世那种专业化的供应商体系。
但这些困难并未动摇胡军的决心。
对胡军来说,把钱存在银行里无疑是种浪费。
他深知,未来几年通货膨胀的速度会远超想象,现在的货币购买力,在日后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眼下县城的房价不过几百元一平,市场里青菜几毛钱一把,猪肉也才几块钱一斤,物价低得惊人。
此时把钱花在刀刃上,无论是购置房产、还是囤货投资,都像是在用“白菜价”捡钱一样。
与其让钞票在银行账户里慢慢贬值,不如大胆投入市场,每一笔合理支出都可能化作未来的财富。
胡军琢磨了好一阵子。
超市在这小城市里还是新鲜玩意儿,那些大城市的连锁超市,他压根不想加盟。
本地人习惯固定得很,只要自己把生意做好,大家照样爱来光顾。
并且现在超市在在这还没兴起。
现在正是打出自家品牌连锁店的好时机!
不过,光想没用。
既然决定干,就得先找靠谱的供货商。
更头疼的是钱的问题——胡军盘算着,最好能租或者买下一整层大商铺,这样才能把超市开得敞亮。
接下来的一周,胡军化身资金账簿前的精密计算者,将所有账户流水反复核对,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精准归位。
南门网吧分店本来就是个好位置,虽坐拥绝佳地段。
却已经被自己开了网吧,这让他稍感遗憾,但也只能迅速将目光转向新的地方。
为敲定蔬菜批发渠道,他连续数日凌晨三四点摸黑前往菜市场。
在熙熙攘攘的摊位间,他耐心与批发商周旋,凭借诚恳的态度和清晰的合作规划,顺利与多家达成合作意向。
服装货源的寻觅之路更为漫长,他奔赴汉口汉正街,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穿梭,与数十家商户洽谈,最终锁定了涵盖低价到中档的服装、床上用品等品类供应商。
对于初涉县城市场的胡军而言,低价策略是打开局面的关键钥匙。
之所以暂不考虑与正规厂家合作,实在是无奈之举——那些大厂虽能供货,却不愿承担运输环节,这无疑会大幅增加运营成本。
权衡之下,他更倾向于品种齐全、便于集中采购的批发商。
在汉正街扎根的近两周时间里,他不仅建立起稳定的供货渠道,还与一众批发商老板互留联系方式,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返程归家后,胡军的思绪又聚焦到寻找合适的经营场地。
不过,资金方面倒是无需太过忧心。
清算了资金后,眼下几家店铺每日稳赚六七千,现金流颇为可观。
连日奔波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想着未来的规划,他不知不觉沉入梦乡,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在他略显疲惫却充满希望的面庞上。
胡军酣睡如泥,全然不知父母已悄然返家。
门外处传来的钥匙转动声未落,吴淑珍便轻手轻脚推开儿子房门。
见他睫毛垂落、嘴角微抿,连日奔波的倦意全写在脸上。
她指尖悬在半空,终究没舍得触碰,只将虚掩的门缝又合紧三分,连拖鞋在地板上拖曳的声响都刻意放轻。
客厅暖黄的灯光下,吴淑珍将挎包随意搭在沙发扶手上,轻叹道:“小军这阵子忙得脚不沾地,手头都盘下几家店了,也不知为啥还要折腾新买卖。”
胡建国正弯腰换鞋,闻言直起身笑道:“随他去闯呗,钱都是孩子自己挣的。咱们帮衬着看店,剩下的让年轻人按想法折腾。”
“折腾什么折腾!”
吴淑珍拧开水杯的动作陡然加重,氤氲热气裹着嗔怪漫开。
“现在挣得不少了,少赚点也无妨,就怕他把身子熬垮。”
“妇人之仁。”
胡建国摆摆手,掌心拍在老伴肩头,力道带着安抚。
“咱们还硬朗着呢,就算他摔个跟头,不是还有爹妈兜底?快歇着吧。”
说罢顺手按下吊灯开关,暖光渐次隐入黑暗,只余窗棂外的夜色愈发浓稠。
晨光刚漫过窗棂,胡军就被生物钟唤醒。
推开门,厨房飘来蒸笼的白雾,吴淑珍正将冒着热气的包子整齐码在青瓷盘里,瓷勺与碗沿碰撞出清脆声响。
“妈,今早买了啥好吃的?“
胡军顺手拈起个包子,面皮的麦香混着肉馅的鲜香在齿间散开。
吴淑珍将豆浆杯推到他手边,围裙上还沾着面粉:“你爸天没亮就去菜市场了。快趁热吃,凉了就没味儿了。“
她顿了顿,把抹布往肩头一搭说道:“对了,北门店我把你二舅妈的弟弟请来做烧烤,你看行不?“
胡军囫囵咽下包子,喉头滚动。
“成,我最近忙新店,那边顾不过来,您安排就好。“
“你呀,就知道忙!“
吴淑珍戳了戳儿子胳膊,抹布上的面粉扑簌簌落在他衣角。
“王倩这几天总问你,别晾着人家姑娘,过年就要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