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见魏郝对庞衍的仇恨已深,便决定实施下一步计划。他暗中召集黑冰台的成员,布置任务:“我们要在庞衍府邸上演一出好戏,让魏郝彻底相信庞衍有谋逆之心。”
黑冰台的成员们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决定假扮成魏国的富商,去给庞衍送礼。他们准备了许多贵重的礼物,有精美的玉器、珍贵的药材,还有一些稀有的兵器。为了不引起怀疑,他们特意找了一些与魏国富商有过交往的人,了解他们的言谈举止和送礼的规矩。
一切准备就绪后,黑冰台成员们选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带着礼物前往庞衍府邸。他们来到庞衍府邸门口,自称是仰慕庞将军的富商,特地前来送礼。庞衍府邸的下人见他们带着如此贵重的礼物,又自称是富商,便将他们请了进去。
在送礼的过程中,黑冰台成员们故意留下了一些破绽。他们在礼物中夹杂了一些只有秦人才会使用的物品,比如一些特殊的香料和饰品。这些物品虽然不起眼,但如果仔细检查,还是能发现端倪。
送礼结束后,黑冰台成员们迅速撤离。姚安又安排人故意将这个消息透露给魏郝。魏郝得知庞府收受了富商的礼物,心中本就有些怀疑。在姚安的劝说下,魏郝决定亲自去查探一番。
魏郝带着人来到庞衍府邸,以检查为名,要求查看那些礼物。在检查过程中,魏郝果然发现了那些秦人的物品。他顿时大怒,认定庞衍与秦国有勾结。此事让魏郝对庞衍的仇恨达到了顶点,他发誓要向魏王揭发庞衍的罪行,让庞衍付出代价。
魏郝自发现庞衍府邸中的秦人物品后,心中怒火中烧。他本就对庞衍心存不满,如今更是认定庞衍有谋逆之心。他决定彻查此事,一定要将庞衍的罪行公之于众。
魏郝暗中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叮嘱他们道:“此事关系重大,若庞衍果真有谋逆之心,我们便是魏国的功臣;若有误,也是我一人承担,你们不可轻举妄动。”亲信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魏郝的安排。
魏郝带着亲信们来到庞衍府邸附近,暗中观察。他发现那些送礼的“富商”离开后,行踪十分可疑。他们并没有像普通的富商那样回到自己的住处,而是匆匆忙忙地往城郊的方向去了。魏郝心中生疑,立刻带人跟了上去。
经过一番追踪,魏郝发现这些人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宅院。魏郝让人守在宅院周围,自己则偷偷潜入。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窗户,透过缝隙向里看去,只见屋内的人正在商议着什么,其中一人正是之前给庞衍送礼的人。魏郝仔细听着他们的谈话,只听那人说道:“我们好生相助魏国上将军庞衍,到时候整个魏国都是他的,那时秦魏必然世代友好。”
魏郝听到这里,心中大骇,他没想到庞衍竟然真的与秦国有勾结。他赶忙退出宅院,带着亲信们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回到府中,魏郝立刻写了一封密信,将自己所查到的情况详细地写了下来。他决定亲自将这封密信交给魏王,让魏王知道庞衍的真面目。
第二天,魏郝早早地来到了王宫,求见魏王。魏王见到魏郝神色匆匆,心中也有些疑惑。魏郝将密信呈上,说道:“陛下,臣近日发现庞衍将军有谋逆之心,特来向陛下禀报。”魏王接过密信,仔细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魏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自己一直信任的庞衍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魏郝见魏王脸色不好,趁机说道:“陛下,庞衍手握重兵,若真的谋反,魏国江山可就危险了。臣恳请陛下立即彻查此事,以免酿成大祸。”魏王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举妄动。本王会派人调查清楚,你且先回去等待消息。”魏郝只好告退,但他心中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庞衍付出代价。
在等待魏王调查结果的日子里,魏郝并没有闲着。他知道,仅凭自己查到的线索还不足以让魏王完全相信庞衍有谋逆之心,于是决定在魏王面前多进谗言,以动摇魏王对庞衍的信任。
魏郝时常找机会与魏王单独相处,每次见到魏王,他总是满脸忧虑地说道:“陛下,臣近日听到一些关于庞衍将军的传闻,心中十分不安。”魏王问道:“哦?是什么传闻?”魏郝便趁机说道:“臣听说庞衍将军在军中培植亲信,那些将领都对他言听计从。臣担心他日后会拥兵自重,对魏国江山不利。”
魏王听了这话,眉头微皱,但没有说什么。魏郝见状,继续说道:“而且臣还听说,庞衍将军在与秦国的战斗中,一直未能取得什么进展。臣怀疑他是不是与秦国有勾结,故意拖延战事,以便秦国有机会攻入魏国。”
魏王听到这里,心中也有些动摇。他问道:“此事可有证据?”魏郝赶忙说道:“臣虽然暂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臣觉得庞衍将军的行为实在可疑。陛下应该派人仔细调查,以免被他蒙蔽。”
魏郝还不罢休,他又找了一些与庞衍有矛盾的大臣,让他们也在魏王面前说庞衍的坏话。这些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纷纷附和魏郝的话,说庞衍有谋逆之心。
在魏郝和那些大臣的多方劝说下,魏王对庞衍的信任逐渐动摇。他开始怀疑庞衍的忠诚,甚至对庞衍的军事才能也产生了怀疑。魏郝见自己的计谋快要得逞,心中大喜,他决定再加把劲,一定要让庞衍彻底失去魏王的信任。
于是,魏郝又编造了一些关于庞衍的谣言,说庞衍在军中称王称霸,不把魏王放在眼里。这些谣言很快就在朝堂上传开了,使得魏王对庞衍更加不满。最终,在魏郝的多方进谗言下,魏王对庞衍的信任彻底崩溃,下令将庞衍召回大梁进行调查。而魏郝则暗自得意,等待着庞衍被治罪的那一刻。
魏王向来对庞衍寄予厚望,庞衍作为魏国上将军,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是魏国军队的支柱。可在魏郝的多方劝阻下,魏王心中那原本坚如磐石的信任,逐渐出现了裂痕。
魏郝对庞衍的指控,就像是一把重锤,一下下敲击着魏王的心。魏郝言之凿凿地说庞衍与秦国有勾结,故意拖延战事,意图趁机夺取魏国政权。魏王最初只是半信半疑,毕竟庞衍多年来为魏国立下汗马功劳,但魏郝不断地进谗言,又拿出所谓的“证据”,让魏王开始动摇。
魏王本身作为一国之君,有着极高的警惕性。他深知权力的重要性,也明白一旦有人心怀不轨,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庞衍手握重兵,若是真有谋逆之心,那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使得魏王更容易产生猜疑。
魏郝的身份也增加了魏王的疑虑。魏郝是魏王的亲弟弟,平日里深受宠爱,他的言论在魏王心中自然有一定的分量。魏郝多次在魏王面前表现出对庞衍的强烈不满,这让魏王不得不重新审视庞衍。
而且,魏国与秦国的战事久拖不决,也让魏王心中烦躁。庞衍一直未能攻下函谷关,这在魏王看来,或许真的像魏郝所说的那样,是庞衍在故意拖延。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魏王对庞衍的疑心越来越重,原本的信任渐渐被猜疑所取代。
就在魏王对庞衍的疑心日益加深之时,传来了齐国出兵攻打魏国的消息。这让本就处于焦头烂额状态的魏王更加焦急,他必须尽快做出决策,应对这一新的危机。
魏王在大殿之上,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大臣们纷纷进言,有的建议加强边防,抵御齐国的进攻;有的则主张与齐国谈判,避免两线作战。魏王听着大臣们的意见,心中却已经有了主意。
他想起魏郝之前说的话,庞衍或许真的与秦国有勾结,如果继续让他领兵在外,万一真的发生什么变故,魏国可就危险了。于是,魏王决定下令召回庞衍,让他回返大梁,共同应对齐国的战事。于是魏王亲自写下一道诏书,命令庞衍立即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