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47章 慢班成绩提高的秘诀?

  杨翊这边刚写完“超前集中”的第一段“超前集中学习字母”,陈凯歌拿着两份稿子站在门口,“杨老师,我们看完了。”

  “哦,看完啦。”杨翊看了看床头的钟,刚刚过两点,“你们要不自己坐一会儿,我还有点工作要做。”

  陈凯歌笑道,“上午杨老师你不是说,我们可以抄一份《烧马棚》走么,现在我们想问问,能不能再抄一份这篇《献给爱米的玫瑰花》。”

  在陈凯歌的身后,胡玫他们几个也都一脸希冀地看着杨翊。

  “没问题。”杨翊十分爽快,“我给你们看的东西,都可以抄走,不过记得要署名。”

  见杨翊同意,几个学生十分高兴,周里京忍不住握了握拳头。

  “杨老师,放心,我们手抄的肯定署名。”

  “那就行。”杨翊笑了笑,又低头继续写“超前集中学习国际音标”的内容。

  几人见杨翊工作,便没有再打扰他。

  陈凯歌拉着他们,转身回到客厅的长桌边上,小声说道,“杨老师在工作,我们声音放小点,至于这个稿子,我们分一下任务。”

  “这任务好分派啊。”周里京笑道,“《烧马棚》四份,《献给爱米的玫瑰》一份,总共是五份,我们五个正好一人一份。”

  “我看可以,继续猜丁壳吧。”

  周里京又郑重地说道,“我先说好了,不管谁抄哪一段,都一定要认真。字漂不漂亮无所谓,一定要工整。”

  “不用你说,肯定认真,咱们来猜丁壳吧。”

  “来吧。”

  ……

  杨翊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十分专注,外面陈凯歌他们说什么干什么,他也都没分心去关注。

  过了很长时间,杨翊眼睛有些酸涩,抬头扭了扭脖子。

  这会儿天光已经暗了下来,屋里面不甚明亮,杨翊看了看床头的时钟,竟然已经快五点了。

  “陈凯歌他们走了?”

  杨翊嘀咕了一句,起身走到客厅,却见陈凯歌他们几个趴在桌上正认认真真地抄写《烧马棚》跟《献给爱米的玫瑰》的稿子。

  他凑近看了看,发现几人是分开抄的,便好奇道,“你们怎么抄到现在?”

  陈凯歌去问他能不能抄走《献给爱米的玫瑰》时,也就两点钟出头,这会儿都已经快五点了,中间隔了将近三个小时。

  按说分开抄的话,也抄差不多了,但是他们每份都剩不少,特别是胡玫,甚至连一半都没抄完。

  本来他们几个都在专注抄稿子,杨翊突然开口,把他们吓得一激灵。

  周里京摸着胸口说,“杨老师,人吓人,吓死人啊。”

  见他这样子,杨翊笑道,“抄个书,这么认真干什么?”

  “回头稿子要给其他同学看,肯定要抄细致一些。”张会君笑道,“而且后面其他同学也可能会抄,要是我们就不细致,后面的同学再不细致,就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情况。”

  “那也不用这么细致吧。”杨翊拿起张会君的稿子,嘴角扯了起来,“你这也写的太规矩了。”

  张会君的字,没有一点笔锋,每个字都像是用尺子量出来的,大小一样,间距相同,而且一点涂改都看不到。

  “杨老师,我们平时交作业,也是这样要求的。”

  杨翊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反正只要他们不怕麻烦就行。

  另外,杨翊也注意到,他们抄写用的纸,用的不是他桌上的,应该是他们自己跑到哪儿去拿的。

  其实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客气,杨翊如今已经实现了稿纸自由。

  之前肖瑞给他弄了一些稿纸,后来黄晓辉也寄了一些稿纸过来,资料室那边也会定期给他一些稿纸。

  因为杨翊负责翻译外文资料,对稿纸有一定需求,资料室申请的稿纸配额,大部分都是给杨翊的。

  资料室的稿纸都是一摞一摞的,杨翊根本用不完。

  杨翊又看了看外面的天,马上又到饭点了,想到一会儿还要管他们几个一顿饭,他挠起了脑袋。

  晚饭他就没带陈凯歌他们去食堂吃了,而是在家擀了点面条,炒了盘酸豆角,又给他们一人卧了个鸡蛋。

  虽然晚饭很简单,但是端上桌的时候,几个学生还是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这年头饥饿是常态,即便陈凯歌他们是燕京厂的子弟,也照样吃不太饱,更别说吃好了。

  燕京厂的食堂比电影学院食堂好,但是也好得有限。

  虽说“缺八不缺腊”,冬天的鸡蛋不如夏天紧俏,但是一般家里鸡蛋也不是常常能吃到的,因为鸡蛋供应是个问题。

  一般情况,也就杨翊这种单身小伙子,大部分时间都在食堂吃饭,票才有富余。

  而且杨翊家里的这些鸡蛋,不单只有他自己买的,还有于升送来的一些。

  于升的亲戚家有养了鸡的,要是生了蛋就偷偷送过来一些,杨翊也不占便宜,都是按七毛钱一斤给了钱的。

  说是不占便宜,但还是占了便宜,因为鸡蛋光有钱是不好买的。

  一人一大碗面,即便是胡玫都吃得干干净净,陈凯歌他们几个大男人肯定是吃不饱的,不过在杨翊家,他们自然不好意思再要。

  而且即便他们要,杨翊也给不了了。

  要是敞开了让他们几个吃,恐怕杨翊自己的口粮都要出问题。本来杨翊自己计划就是两天吃一个鸡蛋,今天他们等于干掉了杨翊一个多礼拜的计划。

  吃完饭之后,他们又继续抄稿子。

  一直到七点半,几人才终于抄完。

  ……

  出了工六楼,一阵寒风袭来,几人都忍不住紧了紧衣服。

  陈凯歌盯着张会君手里的《烧马棚》稿子,叮嘱道,“你一定要把稿子给看好了,这可是我们几个人一下午的心血。”

  “放心吧,这里也有我的心血,不会弄丢的。”张会君笑了笑,“要是这几天有时间,我自己还要抄一份。”

  “那最好……你要是抄了,再给我一份吧。”

  张会君并起食指跟中指,在空中划拉了一下,“那就要看我心情了。”

  陈凯歌心领神会,当即掏出烟递了一根过去。

  张会君接过烟,笑了笑,“小陈表现不错,等到抄完,就把稿子给你。”

  “能不能也抄一份给我?”周里京问道。

  张会君给了周里京一个白眼,“一边玩去,你要就自己去抄。”

  “还是等你抄完再说吧。”周里京嘿嘿一笑,“你们说,杨老师这一下午在屋里面忙什么呢?写写画画的,会不会又有新的译作?”

  “不知道,刚才也没好意思问。”

  “过段时间再问吧。”

  胡玫点点头,“过些日子,是不是就能看到新一期《世界文学》了?”

  “嗯。”

  说起下一期《世界文学》,几人都挺来劲的,现在他们都知道下一期里面有杨翊新译的作品。

  田壮壮感慨道,“师大的学生真是幸福。”

  其他几人也都点头,认同田壮壮的感慨。

  陈凯歌笑道,“要不,下次问问周老师,看他能不能翻译外国小说?”

  “老周怕是没这个能力。”

  “是啊,老周的英语都在专业上面,其他方面的不好使。”

  “别难为老周了,哈哈。”

  ……

  之后的两天,杨翊都是正常上班。

  周三下午,四点钟的时候,秦文海敲了敲桌面,“今天恐怕要加一会儿班了。”

  杨翊点点头也没多想,加会儿班就加会儿班呗,反正下班时间早,而且之前他们都没加过班。

  最近工作确实挺多,加点班也正常。

  林莹跟杨翊反应差不多,都是点点头,然后继续做手上的工作。

  秦文海见他们反应这么平淡,忍不住笑了起来,“让你们加班,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加呗,我们知道这段时间工作紧。”林莹说道。

  “工作再多,也不能想着靠加班来解决,不然永远都有加不完的班。”

  林莹跟杨翊相互看了眼,都不太明白秦文海唱的是哪一出。

  “那……今晚不要加班?”

  “加,还是要加的。”秦文海笑了笑,“你们把手头上工作整理一下,一会儿留下来给资料室搞个卫生,弄完之后就可以回家了。资料室放假,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五,总共八天假。”

  “八天?”

  杨翊跟林莹都是眼睛一亮,本来说可能就只放三天,现在却变成了八天,怎能不让人惊喜?

  “嗯,八天,你们回去好好过节,年后咱们继续。”秦文海点头。

  学校的其他老师,大部分都已经跟着学生放假了,资料室坚持到今天,已然很不容易,秦文海也不想杨翊他们太过于操劳。

  正如他说的,资料室的工作永远都做不完。

  难道工作做不完,人就不休息了?要是把身体累垮了,那可得不偿失。

  既然要放假,几人也没耽误时间,开始整理手头上的工作,然后开始大扫除。

  其实大扫除更像是个形式,因为资料室的卫生一直都有在做,没有集中大扫除的必要。

  跟寻常一样,三人把资料室的卫生打扫了一遍,随后林莹先走了,杨翊跟秦文海留下来贴门联。

  上联:博识科海,阅尽世间万国经济。

  下联:畅诵辞林,藏得天下一石文章。

  横批:开卷有益。

  对联上的字挺怪的,楷书不像楷书,行书不像行书,草书更不像草书。

  杨翊也不懂书法,看不明白里面的取法,不过驻足看了一会儿,还觉得这字蛮好看。

  “秦主任,这对联是你写的么?”

  秦文海笑道,“我哪写出这个字?是我托启功老师写的。”

  “启功老师?”杨翊一脸惊讶。

  秦文海还以为杨翊不认识启功,便笑着说道,“启功老师之前在我们学校任教,他字写得好,咱们学校好多人喜欢请他帮忙写门对。他已经不在我们学校,你没见过也正常。”

  杨翊当然知道启功,他之所以惊讶,是因为没想到秦文海竟然能让启功帮他们资料室写对联。

  而且听秦文海的意思,启功的字也不是很难求。

  “哦,原来如此。”

  杨翊又看了看挂着的门联,忽然感觉字比刚才还要好看点。

  “好了。”秦文海抚掌笑道,“今年的工作到此结束,咱们各回各家吧。”

  杨翊笑了笑,“秦主任,我还有点事情。”

  “什么事情?”

  “你上次不是说马俊明老师那边缺稿子么?我这几天捣鼓出来一篇文章,想让你帮我看看。”

  “哦?”秦文海饶有兴致地问道,“你稿子带来了么?”

  “带来了,我给你拿。”杨翊从包里取出稿子,递给秦文海。

  秦文海拿着稿子掂了掂:“篇幅还不小。”

  他跟杨翊说这事也没过多少天,刚才杨翊说捣鼓出一篇文章,他还以为篇幅比较短呢,没想到有这么多。

  这一沓估计有二三十页,五六千字肯定是有的。

  秦文海看了看手表,时间还早,才五点钟出头,便拉过板凳坐下,“我给你看看啊。”

  “麻烦了。”

  秦文海笑笑,开始看起稿子。

  “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的具体操作细则。”

  秦文海读了遍标题,这个“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他也没听过,不知道是之前就有,还是杨翊自己弄的。

  不过他也没问,而是继续往下看。

  大概看了两三页,秦文海抬头看着杨翊,开口问道,“这个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之前就有的么?”

  “之前没有。”

  秦文海诧异地点点头,他看这教学法操作方式很细致,而且看着挺合理的,便以为是从前就有的,没想到竟然是杨翊原创。

  又看了几页,秦文海把稿子放下了。

  秦文海自己英语不太好,更不懂英语教学,这篇文章他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来。

  沉吟片刻,秦文海开口道,“这稿子我看了也没用,不如这样,我帮你转交给马老师吧。”

  杨翊把稿子给秦文海看,当然不是想要得到秦文海的指教,目的就是让秦文海帮他交给马俊明,现在所想达成,他笑着说道,“那就麻烦秦主任了。”

  “不麻烦,他跟我就住一栋楼,一会儿给他带去就行。如果有消息了,我会跟你说的,或者也有可能马老师会自己找你。”

  “好。”

  ……

  秦文海去找马俊明的时候,马俊明刚吃过晚饭正在看书。

  马俊明将秦文海请进屋,笑着问道,“秦主任找我有什么贵干啊?”

  秦文海拍了拍手里的稿子,笑呵呵地说,“有一篇文章,要请你马主编垂阅。”

  “哦?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马俊明笑着接过稿子,随即摇头道,“肯定不是你,你的字没有这么工整……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的具体操作细则,这还整出一个教学法来了啊。”

  看完了标题,马俊明心里就将这篇文章看低了三分。

  现在一些人眼高手低,全凭想象就能扯出来许多所谓的教学法,一看内容,全部是些想当然的东西,缺乏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不过秦文海都把文章拿过来了,马俊明肯定是要给面子把文章看完的。

  等他带着几分偏见将第一段看完之后,眉头忽然舒展开来。

  先不说这个方法的实行效果如何,单是第一段看完,马俊明就知道作者不是在“凭空造楼阁”,里面说的这些都是有迹可循,有章可依。

  特别是第二小条中,作者提出,教师需要将易读错的有些字母借助音标正音,这就说明老师应该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另外,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在马俊明看来也十分合理。

  在教学实务中,一些老师反馈上来的东西,也跟这些方法能够对应上。

  只看完前面第一段,马俊明就迫不及待地问秦文海,“这文章的作者是谁?”

  秦文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你觉得这文章怎么样?”

  马俊明同样没有直接回答,“我还得看看。”

  随即,他又继续看文章去了。

  二十多分钟之后,马俊明忽然开口,“很好。”

  这声“很好”,像是在回答秦文海刚才的问题。

  秦文海笑道,“真的很好?”

  “真的很好。”马俊明点头,“这个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操作详细,复刻难度不高。至于可行性如何,还需要一些印证,不过我个人认为,至少比现在大部分中学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你现在可以告诉我,这篇文章是谁写的了吧?”

  “杨翊。”秦文海这次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杨翊的名字。

  马俊明眯了眯眼睛,他知道杨翊是谁。

  事实上,他很早之前就关注过杨翊。

  他是研究英语教学法的,而恰恰在他们学校,出现了一个高中刚毕业的门卫教大学生英语的情况,这可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素材。

  期末考试,历史系慢班的成绩他也有关注过,事实证明,杨翊的教学是有效果的,那也就是说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本来,马俊明准备等到新学期开始,要带学生去考察考察英语慢班的学生跟老师。

  没想到他的计划还没施行,人家杨翊的文章就已经送过来了。

  难道说,这个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就是英语慢班成绩快速提高的秘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