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魂穿曹昂,是慈善天王

  药方之事安排妥当后,曹昂并未停歇。

  曹昂深知,若要真正强军,除了提升士兵体质,还需有足够的财力支撑。

  而酿酒,自古以来便是暴利行业。

  曹昂带着亲卫,来到了许都最大的酒坊——“醉仙酿”。

  酒坊老板见曹昂亲临,连忙迎上前,拱手道:“公子大驾光临,小人有失远迎!”

  曹昂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听闻你这酒坊有意出售?”

  老板一愣,随即苦笑:“公子明鉴,近年战事频繁,粮食价高,酿酒成本大增,小人确实难以为继,只能……”

  曹昂点头:“既如此,我愿以市价三倍收购,如何?”

  老板瞪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三倍?”

  “不错。”曹昂淡淡道:“不仅如此,原有酒匠、伙计,若愿留下,月钱翻倍还有......”

  曹昂将丰厚的待遇说了出来后,原本惴惴不安的酒匠们顿时骚动起来。一名老酒匠忍不住问道:“公子,此言当真?”

  曹昂朗声道:“我曹子脩言出必行!”

  酒坊内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老板见状,苦笑着拱手:“既如此,小人愿将酒坊拱手相让。”

  交接完毕,曹昂召集所有酒匠,取出一卷帛书。

  “诸位,从今日起,醉仙酿不再酿造寻常浊酒,而是此物。”曹昂缓缓展开帛书,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一种前所未见的酿酒工艺。

  酒匠们凑近一看,纷纷露出疑惑之色。

  老酒匠迟疑道:“公子,这‘蒸馏’之法,老朽酿酒三十年,闻所未闻啊。”

  曹昂笑道:“正因前所未有,方能独占市场。”

  曹昂指向图纸说道:“此法制出的酒,清澈如水,烈如火,饮之如吞刀,我取名‘烈刀烧’!”

  众人哗然。曹昂继续道:“为防工艺外泄,会将此法制程拆解,每人只负责其中一环。”

  酒匠们面面相觑,但想到翻倍的工钱和丰厚的待遇后,纷纷应诺。

  “公子放心,我等必守口如瓶!”

  曹昂满意颔首:“尽快试酿,若成,每人赏钱一贯!“

  “谢公子!”:酒厂员工们听后一个个面露欣喜之色。

  【叮!】

  【宿主以丰厚待遇留住酒厂员工,获得奖励!】

  【恭喜宿主获得‘高效养马育马技术大全’,许都城居民支持率+2%!】

  曹昂瞳孔一缩,内心一惊。

  “高效养马?“

  乱世之中,战马就是战略资源!曹操与袁绍对峙时,曾因缺马被迫以步兵对抗骑兵,吃尽苦头。若此技术真能提高马匹存活率、培育良驹……

  迫不及待地查阅起来这。【高效养马育马技术大全】

  马种优选:相马十二诀,可辨千里驹。

  饲育秘方:苜蓿混盐、骨粉,促马匹筋骨强健。

  疫病防治:艾草熏厩,蒜汁驱虫,降低瘟病。

  训练要诀:分阶段调教,三年成战马。

  “天助我也!”:曹昂看完后,内心欣喜万分。

  更令曹昂惊喜的是居民支持率的提升。乱世中民心向背,往往决定一方势力的存亡。

  这2%看似微小,却是自己得人心的明证!

  三日的等待如同三年般漫长。

  酿酒坊内,曹昂背着手在青石地面上来回踱步,靴底与石板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曹昂的目光不时扫向那套经过改良的蒸馏设备——铜制的甑桶被加高了三寸,冷凝管道缠绕如蛇,最关键的改良是在冷凝环节加入了双层冷却装置。

  “公子,时辰到了。”:陈铭轻声提醒,声音里压抑着期待。

  曹昂点点头,抬手示意开甑。

  几名赤膊的酒匠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古铜色的皮肤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在炉火的映照下闪着微光。

  随着甑盖被缓缓掀起,一股浓烈的酒气瞬间席卷了整个作坊,那气味辛辣中带着奇异的芬芳,像是把十坛普通酒的精华浓缩在了一起。

  “这......”

  最年长的酒匠赵师傅瞪大了眼睛,自己酿酒三十余载,从未见过如此景象——蒸馏出的酒液竟如清泉般透明,在陶罐中流动时几乎看不出颜色,只有偶尔折射的火光证明它的存在。

  老赵颤巍巍地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蘸了一滴送入口中。

  下一刻,他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皱纹密布的眼角挤出几滴泪水,剧烈咳嗽起来:“这、这哪是酒,简直是火油!”

  作坊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曹昂却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砖石墙壁间回荡:“好!要的就是这个劲道!”

  曹昂大步上前,取过一只粗瓷碗,亲自接了小半碗酒液。

  酒液入碗发出清脆的声响,表面泛起细密的“酒花”,久久不散。

  曹昂深吸一口气,仰头一饮而尽。刹那间,一股热流从喉咙直冲胃腹,随即化作熊熊烈火向四肢百骸蔓延。

  曹昂的眼前短暂地黑了一瞬,耳中嗡嗡作响,但很快,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席卷全身。

  “好酒!”

  曹昂抹去嘴角的酒渍,眼中精光四射道:“此酒当名'烈刀烧',饮之如利刃过喉,烈火焚身!”

  当天傍晚,酿酒坊内灯火通明。

  曹昂召集了所有酒匠和管事,在飘散着浓郁酒香的大厅里宣布了制造计划。

  “即日起昼夜赶工,三班轮换,先酿他几千坛。”

  曹昂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说道:“人手不够就招人,场地不够就扩建,所需银钱我一力承担。”

  管事们面面相觑。

  负责账目的李管事小心翼翼地开口:“公子,如此大规模酿造,所需粮食恐怕......”

  “用最好的高粱,去壳碾碎,不得有半点马虎。”

  曹昂打断他道:“另外,从今日起,每道工序都要有专人记录,蒸粮、发酵、蒸馏的时间、温度都要精确控制。”

  曹昂走到墙边挂着的一块木板前,拿起笔开始勾画道:“我们要建立标准流程。蒸粮要九分熟,发酵分前后两段,前三天控温在28度左右,后七天逐渐降至20度。蒸馏时火候最关键,必须文火慢蒸......”

  酒匠们渐渐围拢过来,眼中的疑虑逐渐被惊讶取代。

  他们世代酿酒,却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的操作规程。老赵师傅摸着胡子,若有所思:“公子此法,暗合'九蒸九酿'的古法,却又推陈出新真乃......”

  “不仅如此。”

  曹昂嘴角微扬说道:“我还要你们在酒曲中加入少量肉桂和当归,比例按百斤粮配三钱。另外,蒸馏后的酒头酒尾要分开存放,只取中段最纯净的部分。”

  陈铭在一旁记录着这些细节,忍不住问道:“公子,如此讲究,一坛酒得费多少工夫?”

  曹昂笑而不答,转而问道:“你觉得这酒值多少钱一坛?”

  陈铭想了想:“市面上好酒不过十五钱一坛。”

  “一百五十钱。”

  曹昂淡淡道:“度数越高越贵,最上等的可卖到三百钱。”

  “三百钱?”

  陈铭倒吸一口凉气说道:“这价比寻常酒贵了二十倍啊!”

  次日上午,曹昂在书房召见了甄逸留在许都的周掌柜。

  这位精瘦的中年男子一进门,就被桌上那坛开封的“烈刀烧“吸引了目光。

  “尝尝。”

  曹昂推过一只小巧的白玉杯。

  周掌柜谨慎地抿了一口,顿时双眼圆睁,喉结上下滚动,好半天才缓过气来:“这......这酒......”

  “如何?”

  “霸道至极!”

  周掌柜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小人行走南北二十年,从未饮过如此烈酒。若在北方边塞,此物必受追捧!”

  曹昂满意地点点头:“我要在一个月后举办拍卖会,专售此酒。你以为该如何定价?”

  周掌柜沉思片刻:“若按成本计算那......”

  “不,不问成本。”

  曹昂打断周掌柜说道:“只问那些世家豪族愿意出多少钱。”

  周掌柜眼睛一亮:“公子高明!那些贵人最重面子,越是稀罕物越舍得花钱。依小人看,可分三等:普通的一百五十钱,陈酿二百钱,最上等的三百钱,限量发售。”

  “正合我意。”

  曹昂抚掌而笑道:“另外,准备二十套特制酒具,用上等紫檀木雕刻'烈刀烧'三字,与最上等的酒捆绑拍卖。”

  周掌柜领命而去后,陈铭忍不住问道:“公子,如此高价,真会有人买吗?”

  曹昂走到二楼窗前,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屋舍:“陈铭,你看这许都城,最气派的宅院都是谁的?”

  “自然是那些世家大族的了。”

  “正是。”

  曹昂转身,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说道:“他们不缺粮,不缺钱,缺的是能彰显身份的东西。一坛酒若能让宾客啧啧称奇,主人面上有光,三百钱又算得了什么?”

  曹昂拿起桌上的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家贵族的喜好:“李家好宴饮,可送一小坛试饮;陈氏尚武,必喜此酒烈性。“

  这些情报都是跟曹操要来的。

  三日后,一则消息如野火般在许都世家豪族圈中蔓延——曹公子昂将在一个月后拍卖新酿的“烈刀烧”,据传此酒烈如火油,饮之如刀割喉。

  城南李府的花园内,几位身着锦袍的士大夫正在凉亭中小聚。

  “听说了吗?曹子修又弄出新花样了。”

  瘦高的王大夫摇着羽扇道:“说是酒,却堪比火油,老赵头尝了一口咳了半日。”

  对面微胖的李大人嗤笑一声说道:“夸大其词罢了。酒再烈能烈到哪去?除非他曹子修会仙法。”

  “不然。”

  坐在主位的李柏轻轻放下茶盏说道:“我品尝了一点,确实非同凡响。”

  李柏顿了顿,似乎在回味道:“清澈如水,入口却如火焚,一杯下肚,浑身暖透,确有'烈刀'之感。”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

  王大夫凑近身子:“李柏兄以为,此酒价值几何?”

  李柏微微一笑道:“若仅论酒质,百钱足矣。但加上'独一无二'四字。”

  李柏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三百钱亦不为过。”

  同样的对话在许都各大世家的厅堂中不断上演。城西陈府中,几位孔武有力的中年人已经摩拳擦掌说道:“听说这酒能烧着?正合我辈口味!”。

  城东吕府的书房里,几位文人则对附赠的诗集更感兴趣;而皇宫附近的高官府邸中,不少人已经开始筹措银钱,生怕再次像上回的琉璃器拍卖那样,因准备不足而错失珍宝。

  酒还未上市,名声已经传遍全城。

  茶楼酒肆中,说书人开始添油加醋地讲述“烈刀烧“的来历;街头巷尾,小贩们叫卖着仿制的“烈刀烧“空坛;甚至连深闺中的小姐们,也悄悄议论这能让父兄们如此着迷的奇物究竟是何模样。

  就在全城热议之际,曹昂的酿酒坊已经扩大了三倍。

  新招募的工匠中,有不少是从别处流离失所过来的难民,曹昂命人登记造册,按手艺分工,有酿酒经验的入作坊,身强力壮者负责搬运,妇女儿童则安排清洗酒具、捆扎稻草。

  “公子,按目前进度,月底可出酒五千坛。”

  李管事汇报着,脸上却带着忧虑道:“只是这粮食的消耗......”

  曹昂摆摆手说道:“放心,粮食已经在路上了。”

  那些拍卖到香水、肥皂和白纸的商人们,曹昂让他们用钱粮来购买。

  曹昂走到仓库区,检查新出窖的酒坛。每坛酒都贴着红纸黑字的标签,上面详细标注了酿造日期、酒精度数和批次编号。

  “分出一千坛最好的,单独存放在地窖深处。”

  曹昂吩咐道:“这些至少要陈放三个月,作为日后的'陈酿'出售。”

  老赵师傅跟在后面,忍不住赞叹道:“公子治酒坊如将军治军,井井有条。”

  曹昂笑而不语。

  曹昂心中清楚,这“烈刀烧“只是开始。

  在他的规划中,未来还会有果酒、药酒、花酒......每一种都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

  士大夫喜欢风雅?

  那就加入诗词元素;武将崇尚勇武?

  就用更烈的版本配上豪迈的酒令;至于商人...限量版、编号版、纪念版,有的是办法让他们掏钱。

  “公子,拍卖会的请柬已经准备好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