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剧透诸葛亮开始三兴炎汉

第68章 满宠血誓,曹操纳谏

  在田信这边整顿降卒的同时。

  洪水退尽的樊城,城墙多处垮塌。

  泥浆与碎石瓦砾遍地,空气中弥漫着腐臭。

  曹仁身着甲胄,站在残破的城楼上,面色灰败。

  他望着城外关羽连绵的营寨,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七军覆没,于禁被擒,庞德亦落入敌手。

  这等惨败,前所未有。

  “樊城……守不住了。”

  曹仁的声音沙哑,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他想到了弃城。

  退守,或许还能保存一些实力。

  “将军,万万不可!”

  一旁的满宠厉声喝止。

  “洪水已退,此乃天不绝曹!”

  “樊城若失,则黄河以南,再无屏障!”

  “许都震动,中原危矣!”

  满宠双目赤红,字字铿锵。

  “关羽水淹七军,号曰‘威震华夏’,此时我军更需死战,方能扼其锋芒!”

  曹仁被他激烈的言辞所震,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伯宁,非我怯懦,实乃将士们早已无心再战,军心已散啊……”

  满宠猛地转身,面向城楼下的残兵败将。

  他拔出腰间佩剑,指向浑浊的护城河水。

  “来人,牵一匹白马来!”

  士兵们不明所以,但被其气势所慑,还是依令行事。

  很快,一匹尚算神骏的白马被牵至城楼下。

  它不安地刨着蹄子,似乎也感受到了城中的死寂。

  满宠大步走下城楼。

  他走到白马前,神情肃穆。

  “昔高祖有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今日,我满宠,一介微末之臣,亦效仿先贤,与诸君盟誓!”

  他举起长剑,寒光一闪。

  鲜血喷涌。

  白马悲鸣一声,轰然倒地。

  满宠厉声道:“我与诸君盟誓,此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愿与樊城共存亡者,饮此马血,共赴国难!”

  他用头盔舀起尚温的马血,混着泥水,一饮而尽。

  血水顺着他的胡须滴落,染红了胸甲。

  城楼上下的曹军将士,被这决绝的场面深深震撼。

  一股莫名的悲壮,从他们心底升腾。

  “愿与将军共存亡!”

  “愿与樊城共存亡!”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紧接着,呼应声此起彼伏。

  曹仁看着眼前的一切,胸中热血翻涌。

  他被满宠这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折服,虎目之中,竟隐隐有泪光闪动。

  “伯宁……你……”

  满宠掷下头盔,朗声道:“将军!军心可用!速速下令吧!整顿城防,清理残垣,我等死守樊城!”

  曹仁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决然取代。

  “好!传我将令,全军整备,收集石木,修补城墙!”

  “若关羽再敢来攻,必叫他尸积如山,有来无回!”

  樊城守军的士气,因这一场悲壮的盟誓,竟奇迹般地开始凝聚。

  与此同时,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和庞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天下。

  “威震华夏”四字,不再是空洞的赞誉。

  更代表着刘备集团,或者说关羽个人,武功声望的顶峰。

  刚从长安来到洛阳的曹操接到襄樊前线败报的消息,勃然大怒。

  他一脚踹翻了案几,竹简散落一地。

  “关羽匹夫!安敢如此欺我!”

  这位纵横北方数十年的枭雄,第一次在臣子面前显露出难以抑制的慌乱。

  “于禁降了?三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他的声音充满难以置信。

  “此獠在吾麾下多年,竟如此不堪!”

  “关羽当真不可当了么?”

  一股名为恐惧的阴云,迅速笼罩在曹魏的统治核心,挥之不去。

  曹操甚至生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骇的念头。

  “迁都……”

  他喃喃自语。

  “将天子迁往河北,以避关羽锋芒。”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司马懿与尚书蒋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司马懿出列,沉声道:“大王,万万不可!”

  “迁都乃动摇国本之举,一旦施行,则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正中敌人下怀,天下必将大乱!”

  届时,恐怕有模仿侯音、魏讽之流,响应关羽!”

  “樊城虽危,尚有曹仁将军与满宠坚守。”

  “关羽虽强,亦非无懈可击。”

  蒋济亦附和道:“仲达所言极是。”

  “孙权素来忌惮关羽,狼子野心,觊觎荆州久矣。”

  “此番关羽坐大,尽得荆襄之力,江东孙氏岂能高枕无忧?”

  “孙刘联盟,本就貌合神离,全凭利害维系!”

  “大王何不遣使星夜前往江东,以重利结好孙权,许以江南之地,请其发兵,从背后袭取关羽之荆州老巢?”

  “关羽后路若失,军心必乱,则樊城之围,不攻自解矣!”

  曹操听着两位谋士冷静的分析,心中的慌乱渐渐平息。

  他知道迁都确实是下下之策。

  “联吴抗关……”

  他仔细咀嚼着这四个字。

  这无疑是一条毒计,却也是眼下最有效的破局之法。

  “好!就依仲达、子通之言!”

  曹操很快做出了决断。

  他立刻命人修书送往江东。

  同时,他再次调集兵马,命平寇将军徐晃率领新组建的军队,火速驰援樊城。

  徐晃所部,多为新募之卒,经验不足。

  但他治军素来严谨,深知关羽军锋正盛,不敢有丝毫冒进。

  他日夜兼程,抵达樊城以北的阳陵陂后,并未立刻寻求与关羽主力决战。

  而是严格依照曹操临行前的密令,深沟高垒,广设鹿角,屯兵坚守,与南面气焰滔天的关羽大军形成对峙之势,如同蛰伏的猛兽,静静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时机。

  樊城城楼上。

  曹仁、满宠与前来会商的徐晃并肩而立。

  看着远处徐晃部整齐的营盘,曹仁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公明能及时赶到,樊城便多了一分生机,我等便多了一分坚守的底气。”

  徐晃神色凝重:

  “关羽此番攻势,其疾如风,其烈如火,更兼水攻之利,士气已达顶峰,断不可轻敌。”

  “大王有令,命我屯驻阳陵陂,与樊城互为犄角,待其粮草不济,士气骄疲,再寻破敌战机。”

  满宠点头道:

  “徐将军所言甚是。如今之计,唯有坚守消耗,内外协力。”

  “一面倚仗樊城坚固,消磨关羽锐气;”

  “一面则要耐心等待江东方面的消息。”

  “只要孙权肯出兵,关羽必然后院起火,届时便是我等反攻之时!”

  樊城内外,依然杀机四伏。

  但曹魏君臣,已经开始编织一张针对关羽的天罗地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