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剧透诸葛亮开始三兴炎汉

第50章 大道为公,武圣明志

  江陵城外,临时搭建的工坊内人头攒动。

  数十名从城中各处召集来的工匠,正屏息凝神地注视着场中那位年轻的督农都尉。

  田信面前摆放着几张绘制着奇特符号与线条的白麻纸,旁边散落着一些木料与简易工具。

  “第一题,便是仿制此物。”

  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跃跃欲试,有人则面露难色。

  向宠手持竹简与毛笔,立于田信身侧,仔细记录着每一个工匠的动作与神情。

  田信并不催促,只是静静观察。

  他要的,不仅仅是手艺精湛的匠人,更需要一点就透的悟性,以及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很快,有人笨拙地开始切割木料,有人则对着图纸比划,试图理解其中奥秘。

  一个时辰后,高下立判。

  有几位老木匠,不仅迅速完成了仿制,甚至还举一反三,尝试了更复杂的拼接。

  另有几名年轻铁匠,虽不擅木工,却在辨识图纸与基础计算的问答中,展现出过人的聪慧。

  田信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了初步人选。

  这番动静,自然也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关羽帐下军前都督赵累,为人素来忠诚谨慎。

  他奉命巡查城防,恰好路过工坊,见到田信公开传授技艺,又联想到此前听闻的“曲辕犁、新式翻车”等物,眉头不由得紧紧锁起。

  这些技艺,若是落入曹魏或江东之手,其后果不堪设想。

  赵累越想越觉不安,他匆匆结束巡查,径直往太守府而去。

  关羽此刻正在处理军务,听闻赵累求见,略感意外。

  “德俭(赵累字),何事如此匆忙?”

  赵累躬身行礼,面色凝重。

  “君侯,末将有要事禀报,事关重大,恐对我军不利。”

  关羽放下手中竹简,丹凤眼微微眯起。

  “讲。”

  赵累组织了一下语言,沉声道:“君侯,那新任的田都尉,在城外设坊,公开传授匠人技艺。其所制之物,如曲辕犁、新式翻车,固然利民。”

  “末将忧虑,此等核心技艺,若被曹魏或江东细作窃取习得,岂非资敌?彼辈国力军力若因此大增,于我军日后北伐、东征,皆是极大隐患。”

  “末将恳请君侯,下令严控此类核心技术,甚至……暂缓部分过于先进之物的研发与推广,以免为敌所用。”

  关羽闻言,抚着长髯的手微微一顿。

  他对田信的才能,自然是赏识的。

  赵累所言,并非杞人忧天。

  沉默片刻,关羽沉声道:“传田信前来见我。”

  不多时,田信随传令兵来到堂上。

  他见关羽端坐主位,神色平静却自带威严,一旁的赵累则面带忧色,心中便猜到了几分。

  “田都尉。”关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本将听闻,你所制器物,神妙非凡。只是,赵都督所虑,亦不无道理。若这些技艺外泄,为敌所用,奈何?”

  关羽目光如电,直视田信。

  田信躬身一礼,神色从容。

  “君侯。”

  他并未直接回答,反而平静地反问:“敢问君侯,主公兴仁义之兵,所为何事?”

  不等关羽回答,田信继续道:“为兴复汉室,解万民于倒悬。君侯,那曹魏治下,江东之地,千千万万耕作的农人,可还是我大汉子民?”

  此言一出,关羽与赵累皆是一怔。

  田信微微一笑,神色更加坚定。

  “既是汉家子民,让他们吃饱穿暖,活得更好,又有何错?”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

  “若天下农人皆感念主公恩德,知晓吾等心系百姓,民心所向,何愁大业不成?”

  关羽的长髯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他一生征战,见惯了流离失所的百姓,深知民心向背重于泰山。

  田信的这番话,格局宏大,跳出了单纯的军事技术保密范畴。

  “技术封锁,固然可保一时之秘,却也限制自身发展。”

  田信话锋一转,语气中透着一股难言的自信。

  “我等应凭借不断革新,始终领先于人。”

  他看向关羽,眼神明亮。

  “待敌仿制出我等旧物,我等新器早已遍布军中、利于民生。”

  “以我之长,击敌之短,方为上策!”

  堂上陷入短暂的沉默。

  关羽抚着长髯,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脑海中浮现出百姓饥寒交迫的景象,又想起刘备常常挂在嘴边的仁德二字。

  田信的话,与刘备的仁德理念,似乎有着某种契合。

  良久。

  关羽忽然朗声大笑,打破了堂上的凝重气氛。

  “哈哈哈!”

  笑声洪亮,带着一股豪迈之气。

  “田都尉所言,深合吾意!”

  他猛地一拍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大哥常言仁德治天下,我等武人,便是要为这仁德扫平障碍!”

  关羽眼中精光四射,傲然挺立。

  “待天下归汉,四海之内皆是大汉治下之民,让他们早日过上好日子,正是我等征战之目标!”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激昂。

  “天下万民,皆我汉民!”

  关羽起身,一股气吞山河的气势油然而生。

  “若曹操、孙权学我等之法,不过是为我大汉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储备更多粮草罢了!”

  他眼神睥睨,仿佛已看到未来大汉一统天下的景象。

  “待我军兵临城下,彼辈自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一旁的赵累听得目瞪口呆。

  他原以为关羽会严厉斥责田信,至少也会勒令其保密技术。

  没想到,田信一番言论,竟让素来傲气的关羽心怀大畅,甚至生出如此豪情。

  他随即被关羽的豪情与田信的远见所折服,心中原有的担忧烟消云散。

  赵累连忙躬身行礼,心悦诚服地说道:“君侯与田都尉高瞻远瞩,末将浅陋了。”

  关羽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田信的目光中满是赞赏。

  “好!”

  他当即拍板。

  “田都尉,本将允你放手施为!”

  “所有改良农具、利民之器,皆可大力推广!”

  “需要何人何物,只管来寻赵都督,或是直接知会向将军,皆可优先调拨!”

  关羽给了田信极大的权限与支持。

  随即,他话锋一转,神色又变得严肃起来。

  “只是,若有那能直接用于攻城拔寨、决胜疆场的利器……”

  “例如你那望山镜……”

  “还需先与我细细商议。”

  “此类大杀器,决不可轻易示人。”

  田信心中了然,躬身应道:“末将明白,必当遵守君侯将令。”

  他知道,这已经是关羽能给出的最大信任与支持了。

  关羽见田信应下,脸上的威严消退,又恢复了平日的平静。

  “去吧。”

  “好好做你的农事,莫要辜负主公和军师的期望。”

  “若有难处,随时可来寻我。”

  田信再次行礼,告辞离去。

  向宠也随之退出。

  走出太守府,阳光正好。

  向宠长舒一口气,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

  “先生!”

  他看向田信,眼神中满是钦佩。

  “君侯素来傲气,寻常士人难入其眼,不想竟被先生一番言论折服!”

  “先生之才,宠万分敬服!”

  田信只是笑了笑,心中却有别样的滋味。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靠口才,更是因为他所展现出的才能已初步赢得了信任,加上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的铺垫,以及他提出的理念与刘备的仁德核心价值观相符。

  当然,更重要的是,关羽并非愚昧之人,他能看到这些技术对蜀汉的巨大潜力。

  他深吸一口气,江陵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潮湿的泥土气息。

  “走吧,巨违。”

  “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曲辕犁和翻车,只是个开始。”

  “既然君侯允我放手施为,这荆州的农事,合该有一番新气象了。”

  他心中充满了干劲。

  赵云的点拨,关羽的支持,让他更加坚定了“以正合,以奇胜”的策略。

  在江陵,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用实实在在的农事成果,彻底打消所有人的疑虑,为后续推广更深入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