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楼船床弩,改良计划
江陵城内,田信改良的农具已然初见神效。
曲辕犁的轻便省力,新式翻车的提水之功,早已在农户间传为一段佳话。
田信在江陵的声望正在迅速攀升。
这日,处理完一批农具图纸,田信独自一人在灯下静坐。
他的脑海中,回忆着历史上襄樊战役的时间线。
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英雄盖世!
然而,樊城看似摇摇欲坠,然而在曹仁的拼死据守下却一直屹立不倒。
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了那一锤定音的攻城器械。
最终功亏一篑,英雄扼腕,遗恨千古。
若是能有更为精良的器械……
田信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不远处。
荆州水军,楼船林立,威武雄壮。
那高耸的楼船之上,是否也有可以改进的方向?
他决定,去探个究竟。
次日,田信整理衣冠,径直前往关羽府邸求见。
“君侯。”
田信躬身行礼。
“德远来了,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关羽放下手中的军报,望向田信。
“信在成都之时,便曾听闻荆州水军楼船雄伟壮丽,冠绝当世,心中向往已久。”
“近来于农具改良上,偶得齿轮传动之巧,思及万物之理或有相通之处。”
“闻楼船之上亦有精巧机括,不知其构造与农具之杠杆原理可有借鉴之处?”
“信斗胆恳请君侯恩准,容信登船一观,或许于格物之道上,能有所启发,为君侯分忧,哪怕能为现有器械略作改进,提升些许效用,亦是信之所愿。”
关羽闻言,那长长的美髯微微一动。
格物致知。
这田信,确实于此道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过人之处。
关羽沉吟片刻,暗道:
“观之亦无妨,若真能有所裨益,亦是好事。若无所得,也让他知晓军国重器非同儿戏。”
随即颔首应允:“可。”
“你便随赵累一同去吧,让他为你引见。”
得了关羽的允准,田信在都督赵累的亲自引领下,终于登上了停靠在水寨之中的一艘巨型楼船。
田信仔细观察着船体的每一处结构。
他的目光,最终牢牢锁定在了船首与船侧那几架体型巨大的床弩之上。
那床弩通体以最为坚硬的木料打造,弓臂粗壮有力,绞盘厚重古朴,散发着一股凌冽的杀气。
“此乃我军破军弩。”
赵累站在一旁,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一次射击,便可轻易贯穿数层坚固的甲胄,威力非凡,乃水战利器。”
田信点了点头,他看到十余名身强力壮的军士,正齐心协力地转动着沉重的绞盘。
那粗大的绳索,利用巨大的拉力将弓弦一寸寸拉开。
汗水从军士们紧绷的额头不断渗出,臂膀上的肌肉贲张虬结,显然是极为吃力。
“发射一次,需多少人协力?上弦又耗时几何?”
田信转头问道,声音平静。
“回田都尉,此弩需十二名精壮士卒协力,方能勉强张开。从发射到再次上弦,快则需一刻时光,慢则更久。”
赵累如实回答。
“射程最远可达几何?”
“约莫……五百步。”
五百步的射程,上弦缓慢无比,且需如此众多的人手。
田信眉头微蹙。
这与他预想中那种能够攻坚拔寨、一锤定音的利器,尚有不小的差距。
他的脑中,忽然闪过灵光!
前世观看过的那些纪录片中,利用水力驱动的巨大机械,一幕幕清晰地在他眼前飞速浮现。
还有那新式翻车之上,精巧绝伦的齿轮传动结构!
水力……齿轮……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若能引动江水奔流之力,用以驱动这床弩的绞盘……
田信仿佛已经看到,楼船两侧,巨大的水轮被湍急的江水奋力冲击,缓缓转动。
水轮产生的磅礴动力,通过一根坚固无比的主轴,精准地传递给一组组经过精密计算的齿轮。
那缓慢而巨大的扭矩,在层层叠叠的齿轮之间逐级转化,最终变成驱动绞盘所需的力!
届时,只需少数几人轻松操控,便能让这重逾千斤的床弩迅速上弦!
发射的速度,也必将数倍提升!
而更为强大的弓弦张力,或许能将射程……
田信强压下激动,他匆匆向赵累告辞,随后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自己的住处。
迅速摊开洁白的纸张,研好浓黑的墨汁。
他强迫自己凝神静气,然后开始在纸上迅速勾勒起来。
巨大的水轮,坚固的主轴,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多级齿轮组,以及与床弩绞盘巧妙连接的联动机构……
一笔一划,皆是他脑海中反复推演、深思熟虑的结果。
图纸很快便初具雏形。
虽然只是一份草图,却已将他那惊世骇俗的核心构想,清晰无比地展现了出来。
田信放下笔,凝视着面前的图纸,胸中依旧激荡难平,热血沸腾。
他立刻起身,甚至来不及整理有些散乱的衣衫,便再次匆匆求见关羽。
关羽此刻正在与赵累等几位核心将领商议军务,见田信去而复返,且神色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异样激动,不禁有些讶异。
“德远,何事如此行色匆匆?”
“君侯!”
田信快步上前,将手中那份尚带着墨香的草图郑重呈上。
“信方才观摩楼船床弩,偶有所得,心中构想出一改良之法,若能功成,或可解我军攻坚拔寨之难!”
关羽接过草图,目光落在那些奇特古怪的线条与密密麻麻的标注上,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
赵累等人也好奇地凑过头来,想要一探究竟。
“此为何物?”
关羽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君侯请看。”
田信伸出手指,点着图纸上的关键之处,开始详细解释起来。
“此乃信所构想的水力辅助床弩。”
“简单来说,便是在楼船两侧加装大型水轮,引江水冲击,使其转动,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通过这般设计精密的齿轮组,将水轮产生的巨大动力,巧妙地传递至床弩的绞盘之上。”
“如此一来,床弩上弦便无需十数名士卒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需两三人便可轻松操控,便捷无比!”
“其发射速度,亦可数倍提升,远非旧式床弩可比!”
他越说越是兴奋,双眼放光。
“信更大胆预测,若此法能够功成,此新型床弩的射程,或可千步之遥!”
“千步?!”
关羽眼神骤然一凝,他身经百战,戎马一生,深知千步射程这四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几乎是现有床弩射程的两倍有余!
“田都尉,此言……此言当真?!”
赵累在一旁失声惊问,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骇然之色。
“区区水流之力,岂能驱动如此沉重的军国重器,令其射至千步之外?”
其他几位将领也是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惊疑与不解。
“诸位将军,水力既然可以驱动翻车提水灌溉,造福万民,为何便不能以同样的水力,驱动床弩上弦,杀敌于千步之外?”
田信语气坚定,掷地有声,目光扫过众人。
“其内在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皆在于齿轮与杠杆之力的精妙运用,四两拨千斤!”
“我等之前成功研制的新式翻车,便是最好的明证!”
关羽沉默了。
千步射程,这个诱惑太过巨大,也太过虚幻缥缈。
但田信之前的种种神奇之举,更有主公与军师,对他不遗余力的推崇与近乎盲目的信任。
“若此事不成,又当如何?”
关羽沉声问道,目光如炬,仿佛要看透田信的内心深处。
“君侯,此法信已在心中推演良久,虽不敢言十成把握,但七八分信心还是有的。”
“若君侯信得过田信,信愿竭尽所能,将此物打造出来。”
“即便最终未能尽善尽美,所耗费之钱粮,信愿日后以其他功劳相抵。”
“但信坚信,此物一旦功成,必不负君侯厚望!”
田信沉稳地回答,没有任何犹豫。
关羽的目光在他的脸上停留了许久。
良久,他开口说道。
“好!”
“某,便信你这一次!”
他将图纸郑重地交还给田信。
“赵累听令!”
“末将在!”
赵累心头一凛,连忙躬身应道。
“你且先拨付一批良匠与上等木料、铜铁,由田都尉督造一具小型的验证机括,可先于岸边或小舟之上,试验其水力驱动与齿轮传动之效。”
“若初步验证可行,证明其原理确实有效,再行调拨旧楼船,全力营造!”
“向宠,你全力协助田都尉,所需人力物力,优先保障!”
“此事列为军中绝密,若有丝毫泄露于外人知晓,军法从事!”
“末将遵命!”
赵累再次躬身领命,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息。
他看向田信的眼神,也变得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