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要不,推他一把?
无数道残影挥下,
身体传来剧烈的疼痛,意识却逐渐模糊。
刺鼻的汽油涌进口鼻,将晕晕沉沉的大脑惊醒。
几张戴着骑行围巾的脸孔在那兴奋地怪笑着。
“Cina kotor!”
“Cina kotor!”
一支银色的zippo从牛仔裤里被摸出来,潇洒地在指尖弹了几个花式后,
嚓~
火苗从棉芯燃起……
……………………
呼~
呼~
呼~
杨兑一个激挺,从床上惊醒过来。
右臂和肋间再度传来熟悉的疼痛。
摸了摸迟迟没有愈合的肋骨,杨兑深吸一口气,压住了腹腔中那股有些难以言喻的不适。
熟练地从枕边拿起毛巾擦拭了一下额头的冷汗,杨兑下意识地舔了舔自己的舌尖。
活了二十五年,他第一次知道原来汽油是混杂着铁锈般的甜苦味的。
也第一次知道,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原来大脑不是只留一片空白,而是会走马观灯似的回想一生的。
有些毫无意义地咧了咧嘴,杨兑眼底闪过一丝凶戾似的疯狂。
没经历过与死神擦边而过的人,是不会理解那种源于灵魂的战栗与不甘的。
老子从小到大,连我爸都舍不得打我一下,你们凭什么敢把我当成死狗一样按在地上揍!
老子从小到大,连手指头都没被划伤过一次,你们凭什么敢往老子的身上浇汽油!?
CNTMD!
感觉自己的身体再度战栗起来,杨兑再度深吸几口气,压住了那混杂着恐惧的强烈愤怒。
愤怒是这世界上最无用的情绪,YY一万遍,那也只是怯懦者的自我安慰罢了。
想到这,杨兑瞅了一眼窗外刺目的阳光,随便用毛巾探进衣服里擦拭了几下,便拖着酸臭的身体下了床。
………………
而此时,肇庆会所里。
林图放下手里的报纸,饶有兴致地看着正在那表演茶艺的陶泉:“泉叔,看来我们那位小杨总,还是有点本事的……那些伊玛目都开始为他造势了。”
陶泉扫了茶几上的那几份报纸,轻轻笑了起来:“那些穷地方的伊玛目愿意站出来发声,其实倒也不算奇怪。”
“毕竟这些年来,那位大统领一直强行要求各个社会团体和组织接受【潘查希拉】为唯一意识形态(即建国五原则),这本身就引起了那些伊玛目的强烈不满;”
“而从1990开始起,爪哇通过乌里玛委员会(MUI)发布教令,将服从国家发展计划包装为宗教义务之后,那些伊玛目就更加不满了。”
“偏偏从前年开始起,爪哇这边的经济失重情况越来越明显,为了快速吸引外资、发展本国制造业、摆脱爪哇只能依靠资源出口的处境,那位大统领又不顾下面的人的执行水平,在各地大肆发展经济开发区,加速对那些庙产的吞并,那些伊玛目早就处于爆发的边缘了……就算没有杨生的暗中撺掇,眼见着森林大火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他们也不会有多安份的。”
说到这,陶泉分了一杯茶汤过去:“不过小图你说的倒也没错,杨生这个人其它方面暂且不提,但在洞察力这一块,却是很有些令人刮目相看的……别忘了,他是大陆人,很多大陆人连什么是伊玛目、什么是瓦合甫都不知道,就更别提利用双方的积怨来给新产品造势了。”
林图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先是毫不吝啬地赞扬了一声好手艺后,语气却有些古怪起来:“看来泉叔跟这位小杨总的私人关系……很好啊!”
陶泉刚才的那些夸赞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把这件事定性为“给新产品造势”。
虽然说杨兑筹划的这些动作,的确是对TC-21C口罩和姜黄茶的销量起到了极为明显的作用,甚至在一些地区的宗教类特殊渠道里形成了独占性。
但是,林图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来杨兑的这一系列动作,绝对不是一场单纯的PR活动好不好。
所以,陶泉最后的那一句定性,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陶泉闻言,心中微凛,却是哈哈一笑:“关系好那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了林先生的大计嘛……今年大陆那边已经开始松口,将外贸权下沉;但表态是表态,现实是现实。”
“如今大陆那边的现实情况是,除了那12家国有专业外贸总公司之外,内陆各地和生产企业依然很难直接参与国际贸易……哪怕大陆如今各省市挂着进出口贸易名号的公司早已超过了一百家。”
“而在那12家国有专业外贸总公司里,其实除了中化、五矿这几家排名前的公司外,其余的货物吞吐量其实并不算大……所以,像大华国贸这种隶属于中化名下的公司,而且还是直接对接东南亚一线市场的窗口公司,就变得非常有价值起来。”
“不过也要托大陆那边打算下沉外贸权的福,虽然中化、五矿等这些头部公司目前依然在外贸领域占据着绝对优势,但国企嘛……对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所以呢,这些早就收到了消息的头部公司,从前两年开始起,就已经纷纷尝试加快了全产业链布局……这从同为头部贸易公司的华夏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中粮前身)的一些动作就能看得出来(92年设立深圳金帝巧克力厂,93年收购香港上市公司,94年开始计划筹备自有品牌“福临门”)。”
说到这,陶泉重新给林图续了一杯茶:“小图,大马那边的情况你再清楚不过了,打从去年开始盛行私营化浪潮起,当地的华商就莫不人心惶惶,恨不得立马就能将所有资产转移到海外……即便是你uncle他们,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恰逢大陆那边的头部外贸公司又在尝试全产业链布局,便成了一个千金不换的宝贵机会……只要操作的好,不但你uncle他们可以把大部分的资金和资产以合作投资的名义转移过去,甚至还能顺手拉其他有着同样需求的亲朋好友一把……你应该知道,这对你uncle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林图认可地点了点头:“所以像大华国贸这种可以直接通过外贸产生收入的一线窗口公司就变得很重要起来?而作为双方合作枢纽的那位小杨总,也一下子变得很有价值起来?”
陶泉笑了笑:“大华国贸这些窗口公司可没那么简单……大陆那边既然已经决定将外贸权下放,对应的,中化这些头部公司也开始了将业务权下放。”
“所以,根据我这边打探到的消息,从五月份开始起,像大华国贸这样的窗口公司,除了最基本的外贸业务对接之外,同时还具有海外返投、产业项目投资联动、海外金融项目探索等一系列的自主权……也就是说,这些业务,只要初期立项时不超过规定的规模,窗口公司这边都可以不经层层上报审批,完全可以自行决策、或者只需要上报给壳公司审批。”
再度给林图续上一杯茶后,陶泉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小图,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你uncle为什么会反复斟酌后,把你派了过来金多多商贸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里当一个小小的董秘了吧?”
现在的这些窗口公司,竟然下放了这么多的权利?
林图忍不住小小地抽了一口凉气。
他本想说这不太可能吧,但想到大华国贸如今已经开始逐渐运行起来的转口金融业务,却又由不得他不信。
杵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林图忽然开口问道:“泉叔,你说……杨兑的这次动作,到底是他个人的报复行为呢,还是……背后有着大华国贸、甚至是某些统战部门的默许和授意?”
这话在后世人听起来非常扯淡,但放在九十年代这个很有些诡谲的年代,而且还是放在东南亚这个多方角力地方,那就真的是未必了。
陶泉闻言,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摇了摇头:“这个我却是真的不知道了。但是不管是TC-21C口罩也好,药本姜黄茶也好,都有大华以及福赢在内的几家窗口公司的股份,虽然不算多……仔细想来,或许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听着陶泉这番似乎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的废话。
林图仔细想了想后,忽然笑了起来,敲了敲自己面前的那几份报纸:“有点意思。”
“不过那位小杨总毕竟对爪哇这种地方不是很了解……在这种媒体管制力强的地方,区区几份宗教报纸又能造出多大的势来?”
说着,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要不……我们做点好事,暗里推人家一把,把火稍稍拱大点?”
陶泉如何不知道这位后起之秀的想法?
暗里苦笑一声,自己这位泗水副掌柜终究份量还是轻了些,人家还是要自己测一测。
不过也好,既然自己上次对杨兑的劝说无果,还是不要两边讨嫌比较好。
而且这些宗教报纸的影响力的弱低了些,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要想把势造起来,光凭这些的确有些不够。
想到这,陶泉瞅了瞅那两份《Media Dakwah》(宣教报,抓哇发行量相对比较大的宗教报纸)《PELITA》(东爪哇的区域性宗报),无声地叹了口气……
——————
PS:本来本章的一些内容是想放到后面的情节里写的,但是出于某些原因,提前写了,算是交代了一些其实从刚开始就埋下的伏笔,尤其是主角自始至终非要想留在大华国贸的伏笔,这个年代的外贸一行,真的不是你光有本事就能折腾起来水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