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要重新当个华夏人实在是太难了

第62章 险(2)

  以纺织业为例,在承接日本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包括爪哇在的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形成典型的“商社-华人企业-家庭作坊”三级结构。

  就拿众所周知的优衣库来说。

  它首先会把服装的订单委托给伊藤忠商事、丸红等几家日本综合商社,然后这些日本综合商社再将订单分类拆解。

  比如A级订单(牛仔裤/制服),会分配给大马、或者是泗水这边华人控股的现代化工厂,并要求ISO9002认证;

  B级订单(文化衫/围裙),则会转包给泗水南部工业区的中型华人企业;

  C级订单(缝纫线/纽扣),则会通过泗水纺织公会,以竞价的形式分配给家庭作坊。

  看见没有,由于东南亚这边本土企业普遍太过拉胯的原因,作为订单分配源头的日企,除非是有什么特殊的考量,否则一般都会比较倾向于把订单交付与那些更守信、管理水平更高的华人企业……这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也在极大程度上断绝了爪哇本地企业跟华人企业竞争的念想。

  而实际上,在这些订单的二次分配过程中,华人企业受限于本地法律和政策要求,不得不将大量使用爪哇劳工,不得不与本地的供应商进行产业互动。

  但为了构筑壁垒,也为了防止爪哇各方通过种种野蛮手段将自己吃的连渣都不剩,这些华人企业被迫研究出了种种产业夹层控制手段:

  假如一家华人企业拿到了来自日本的A级订单,在本地做业务二次分配时,他们往往会进行一定的【技术锁定】,即通过海外华人圈层的影响力,垄断关键工序设备(比如之前提到的牛仔裤激光裁剪机),通过加工费区隔的手段,半引诱、半强迫下游厂商接受指定要求的代工。

  比如会进行【原料捆绑】,以便于通过IS09002认证为由,要求合作方必须采购其代理的日本东丽涤纶丝(其利润率比加工费高3倍,属于标准的捆绑销售)。

  比如对下游合作商采用动态淘汰模式,以订单毛利过低,需要保证良品率为由,每月对50家合作厂进行5S管理评分,末位5家暂停接单资格。

  等等等等……

  一方面,通过比较强硬的手段,建立自己在本土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则会利用诸如信用证嵌套、押汇融资、质量保证金资金池等一系列在后世人看来烂大街,但在当下却颇为隐蔽的怀柔金融手段,润滑与本地官方的关系,甚至形成了一种隐形捆绑。

  OK,大体说个轮廓就可以了。

  现在知道泗水那边的海关在上层意志的驱动下,为什么刻意针对诸如牛仔裤激光裁剪机这样的关键设备,也知道为什么肇庆商会这边在察觉到不对之后,为什么会宁愿被宰那么一大笔钱,也要把那些二手设备清关了吧?

  同样的,那几家企业愿意以这种看上去亏到姥姥家的方式,想将那些股份卖给杨兑,以求获得一个可以和华夏窗口企业业务捆绑的机会,也就不难理解了。

  行业垄断无处不在,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而这种“行业话语权”,正是这些华商在当地的立身之本,本就被处处针对的他们,怎么可能容忍眼睁睁地看着它被一层层消解?

  ………………

  将车停在路边,杨兑摇下窗户,点燃一根烟,认真地思索着自己要不要购入这些股份,以及要购置多少。

  这种事情还是得讲究一个尺度,购置的少了,对方没办法名正言顺地缠绕起因果,那自然是心有不甘,进而起怨;

  但要是购置的多了,便宜占的太大,会给人家留下一个贪得无厌的印象,以后人家圈子里有什么发财的生计,未必乐意带着自己一起玩。

  烟头一闪一闪的红光,在夜色中显得有些幽明,把杨兑的脸映射的有些虚幻。

  其实每一个在海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大晚上的,最好不要随便出来,更不要随意在路边随意停车开窗……尤其是在这种非城中心地段。

  但是杨兑却没有多少担心。

  无它,他开的是金多多商贸的那辆破面包,而车子中控台的上面,明晃晃地放着一张黄色的塑料卡片……这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黄色卡片,却是金多多按照规矩掏了500美元弄来的。

  不知道思索了多久,手里一烫,却是那根华子已经烧到了尽头。

  将烟蒂弹飞,杨兑微微吸了口气,打算启动车辆,等回去以后再说。

  轰~轰~轰轰。

  一阵呱噪的轰鸣声从身后传来,然后几辆摩托车从他身旁疾驰而过。

  被震的耳膜发疼的杨兑皱了皱眉,却也没往心里去……鬼火少年哪里都有,炸街这种事情哪怕后世都很常见,更何况是眼下这个乱糟糟的年代?

  孰料他刚把手搭在档杆上,一阵刺耳的急刹声传来,

  旋即就是几道刺目的车灯射来。

  !!!

  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挑衅,杨兑心里一凛,看了看中控台上的那张黄色卡片,稍稍安慰了一下自己……不过就是些炸街的鬼火少年,看到这张卡片后,应该不至于那么不识趣吧?

  孰料一阵轰鸣后,那几辆摩托返了过来,然后就如老式港片里的画面一样,开始围绕着这张很有些破旧的面包车绕圈圈。

  后座上的人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指着那张黄牌怪笑。

  “Cina kotor!”

  “Cina kotor!”

  “Kembali ke Tiongkok!”

  “Cina kaya, kembali ke Tiongkok!!”

  “Babi Cina, makan uang kami!!”

  听着这些年轻的声音,杨兑的脸上忍不住露出怒容。

  这些爪哇语骂的很脏,脏到了没办法直接翻译的程度。

  但是哪怕不懂爪哇语,通过拼读的方式把“Cina”这个词念出来,也猜得到他们在骂什么……这个词比“秦腔穷”的侮辱性可强多了。

  要不是对方人多势众,杨兑恨不得现在就下车,仗着自己近一米八的大个,直接给这些猴子脸上狠狠来上一拳。

  后世的爪哇虽然恶心的宛如一滩臭水,各种明里暗里的针对也从未少过,但是你敢当面把这个词说出来试试?

  见到杨兑一脸的愤怒与眼角处那抹从骨子里露出的轻蔑,那几个鬼火少年仿佛被激怒了,一根不知道从哪儿抽出来的棒球棍砸了过来,将挡风玻璃砸成了蜘蛛网。

  而落棍点,正是那张价值500美元的黄色卡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