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拯救红楼?我亲手埋葬贾府

第71章 边军生意

  孙绍祖来到贾惜春身边坐下,看着她生气的转过头去,伸手抓住她的小手,轻声说:“好妹妹,你也想亲一口吗?”

  贾惜春低声骂了一句:“不要脸。”

  但到底没有起身离开。

  谁知孙绍祖是个不要脸,见她不吭声了,竟然一把将她扯到怀里坐下。

  等贾惜春反应过来,一张嘴唇,已经被人含在了嘴里。

  “咕咕。”

  过了很久,两人唇分。

  贾惜春一脸迷糊。

  “好妹妹,你的信我看了。”

  听了孙绍祖的声音,贾惜春这才回神,听到门外似乎有脚步声,吓得立马离开孙绍祖的怀抱,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又见孙绍祖一脸坏笑,似乎还要作乱,立马起身,找个远远的位置坐下。

  “呼,呼,下次不许大白天的胡来,吓死人家了。”

  心里却是十分的甜蜜:“他果然是爱护我的。”

  门外的脚步声,在没孙绍祖的命令前,自然不敢进来。

  直到孙绍祖喊了一声“进来”,才见小安低着头,进来了。

  他把一封信,递给孙绍祖,低声说:“爷,是东跨院送来的。”

  孙绍祖看了一眼,看不出谁的笔迹,但是表皮的“亲启”二字,倒是十分秀气。

  “大太太?”

  他心里猜测。

  东跨院,跟他有关系,还能送信的,也只有这位邢夫人了。

  “说了什么话吗?”

  小安回答:“送信的是个丫鬟,没说什么,不过这信是先送到姨奶奶手里的。”

  最后这句是提醒。

  孙绍祖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先去吧。”

  邢夫人送信过来,十分冒失,只有打着邢岫烟的名号,才好公然上门。

  他不急着拆开看,只是招呼贾惜春坐到身旁。

  贾惜春一脸戒备,向门外看了好几眼,才坐在身旁的椅子上,嘴里还在告诫他:“那你不许胡来。”

  坐下后,看着他手里信,好奇的问:“是谁送来的?”

  刚才离得远,她没听见小安的嘀咕。

  孙绍祖没有回她,反问她:“你刚才来信,说的可是真的?”

  贾惜春这才回神,一脸紧张的说:“是真的,我亲耳听到的。”

  将她偷听的事,说了一遍。

  又将贾母和贾政两人的争辩,叙述了一遍。

  最后一脸忧愁的说:

  “老太太不知因为什么,非要惩罚姐夫,跟老爷说,找人坏了你的科举。”

  “好在老爷明事理,说姐夫你现在前途远大,又是府上的亲戚,以后说不定是个助力,这才没有同意。”

  这些话,她在信中,其实已经说了,当然信件不可能写的太详细。

  孙绍祖听了,心中自然生怒,但贾母不过是疥藓之患,又有贾政的阻挡,一时半会出不了什么事。

  看着贾惜春为他担忧的一脸忧愁,安慰道:“没事的,老太太只是一时生气,必不会做出什么的。”

  这话自然不能让贾惜春安心,他便又补了一句:“再说,老太太只是一个深宅妇人,哪里懂科举的事情,她就算想跟我为难,没有二老爷的配合,也必然办不到的。”

  贾惜春这才安心。

  走之前,她突然想起了一事。

  “老太太跟老爷没有谈妥,但最后老太太好像说,让老爷找人,细细查一下大老爷的事,不知跟你可有关系?”

  孙绍祖心里一紧,若涉及到贾赦,真被查出什么来,那不仅科举要完蛋,存身的根基都要动摇。

  不过在贾惜春面前,他一副淡定的模样:“大老爷病重,我也忧心,查查也好。”

  将她哄走。

  等书房安静,想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漏洞。

  “下药的茶杯早被我打碎扔了。”

  “也只有鸳鸯的诬告,才能让贾母这样上心,非要跟我为难。”

  想到这里,更是对鸳鸯的出尔反尔火大。

  但此刻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过他也不慌:“只要会试高中,我还怕她这个老太太?”

  只要成了进士,进入文臣晋升的快车道,他不信贾政敢做什么。

  哪怕最后查出一点蛛丝马迹,最后贾府在他的声势前,也只能忍着。

  文臣治国,不是虚言。

  文臣的权势,更不是无用的勋贵,能撩拨的。

  当然,勋贵也有好处,最起码他们跟皇帝可以直接交流,甚至亲近的勋贵,能影响皇帝的决策。

  其盘根错节的关系,更是能对官职的晋升,产生影响。

  不然贾雨村一个被闲置之人,何以能复起?

  靠的还是贾府的关系网。

  这也是孙绍祖,初来此地,跟贾府切割,到了今天,反而娶了贾迎春,跟贾府深度捆绑的重要原因。

  “没有这一茬事,我连乡试中举,都是困难。”

  他一个人在书房,想了很多。

  最后天色渐晚,才打开邢夫人的信件看了起来。

  “哦,还有这桩好处?”

  原来这信提了一件事。

  说贾赦通过旧日的关系,跟边军有些牵扯,涉及一些军需军饷的生意往来。

  “昨晚收到的信件,商量明年的供应。”

  “价值3万两。”

  看到最后这个数字,孙绍祖心里狠狠抽紧。

  倒卖军需是大罪,上一世贾赦似乎正是因为此罪,牵连到了整个贾府。

  但是当孙绍祖看到3万这个额度,让他放手,那是万万不能。

  “只要我缜密筹划,不愁此事不成。”

  当看到数字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也是源于现实的考虑。

  别看他几次筹谋,到手数千两的银子,换了宅院,添了仆人,日子过得逍遥。

  但对于见识过贾府繁华的他来说,现在的三进院子,不过是个鸟窝。

  “不说贾府,就是周庭家,也是池亭水榭,雕梁画栋,若是将我这院子跟人比,那只是一个偏僻的角落的罢了。”

  他虽一心科举为官,对于钱财没有那么大的欲望,但到了这一步,他就算只是为了面子,为了日后当官的脸面,也要融入当代官场陋俗。

  多多筹划银钱,购买深宅大院,以示威严。

  不同于后世的简朴做作,当代条件艰苦,你若是一心清廉,不仅会受到同僚的排挤,也会让那些低层次的人看不起,到时欺到门上,不知要惹多少祸事。

  想到这里,孙绍祖已决意插手边军的军需生意。

  “回信,可用贾赦的口吻先应付过去,等到明年得了官位,再操作此事不迟。”

  眨眼之间,会试已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