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捕鱼儿海
成是非听着两人对话,虽有些云里雾里,但最后的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
他脸色骤然一沉,望向归海一刀道:“你也要背弃王爷?”
归海一刀默然片刻,摇头道:“他收留我、栽培我,并非出于善念,更非怜惜,不过是为培植亲信罢了。”
他素来寡言,但心性智谋皆远超常人,少年时修习绝情斩的经历,更令他对人心的洞察比段天涯与上官海棠更为透彻。
“可无论如何,他对你总有栽培之恩吧?一刀你虽看似冷峻,实则绝非忘恩负义之人,按理不该如此抉择才是。”
成是非眉头紧锁。
他虽在市井摸爬滚打多年,言行常显轻浮,但对人心的揣摩,却有种底层淬炼出的敏锐直觉。
这些年在护龙山庄,他与段天涯、归海一刀交情不浅,算得上挚友。
但对赵无视,心底总萦绕着说不清的戒备与疏离——这不仅是地位悬殊所致,更是那份洞察力对人性本能的警觉。
“栽培之恩?说到底,不过各取所需。我为他效命近二十载,负伤不下百次,濒死亦有七八回,还不够偿清么?”
归海一刀唇角微扬,笑意透着冷冽。
“你信不信,若用我的命能助他登基,他定会毫不犹豫杀了我?但若以我之死,能换得海棠或……大哥至爱之人复活,他们断不会答应。纵是你成是非,若云萝长公主命悬一线,需以我性命相抵,你可会下手?”
成是非闻言登时一愣,随即脱口道:“那……自然不成。每个人都是爹生娘养,凭什么为救旁人就必须去死……”
此言既出,他浑身一震,俨然已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归海一刀罕见地露出一丝真挚笑意:“你瞧,这才是你本心吧?我可不信,你是那种能为了救义母性命,便对无辜者痛下杀手之人!”
不得不说,这话可谓一针见血,将成是非彻底看透。
原作当中,成是非得知自己偷窃的是一个老婆婆给丈夫治病的银钱后,当即懊悔不已,哪怕明知还回去会被愤怒的失主围殴,甚至可能丧命,也要归还。
这样一个人,又岂会为救珍视之人而向无辜者挥刀?
“何况义母若知晓你为救她而伤及无辜性命,又会作何感想?”
归海一刀步步紧逼。
成是非面色彻底颓然:“以她的性子,怕是会郁结于心,甚至为此赔上性命……”
“一刀,我们三兄妹自幼一同长大,还是头回听你说这么多话。想不到,你心思之敏锐,言辞之犀利,还要远胜于我。”
上官海棠目睹全程,忍不住由衷赞叹。
归海一刀被他夸得略显局促,忽觉方才表现确实异于平常,心下亦感诧异。
上官海棠却看出他当局者迷,笑道:“是否与成兄一般,做出顺应本心的抉择后,卸下了平日的伪装,故而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
此言如一道惊雷,划过归海一刀与成是非心间,两人皆豁然开朗。
原来他们二人,久已不认同赵无视诸多行事作风。
甚至此番前来刺杀李宣,换取素心活命之机,骨子里亦是难以苟同。
只是多年积习与惯性使然,令他们迷失本心,方奉命前来。
上官海棠能看破此节,倒非她比二人更聪慧。
而是她曾有过相似经历——当初决意离开赵无视后,心中亦得前所未有之安宁。
况且与李宣相处,不止男女之情,更有为共同抱负奋斗之信念。
【原来我那般爽快应允相助,不仅出于私情,更是早就不认同义父诸多作为……】
此刻归海一刀亦明悟本心,顿觉浑身轻松。
“我唯有一事不解……方才你那一刀确然暗藏杀机,实属反常。”
上官海棠凤眸微眯,笑容立时收敛。
“我家大王与你尚有故交之谊,又无仇怨,更非奸恶之徒。以你心性,怎会对他起杀心?”
归海一刀笑容顿僵,一时语塞。
总不能直言是心中妒意作祟?
他嘴角微抽,良久方道:“素闻他年少却武功通玄,已超五绝之境,方才不过心有不服,全力相试。岂料竟是你易容假扮。”
上官海棠心知他在搪塞,却也察觉其杀意已消,便不再深究。
成是非这才回过神来,惊道:“听这意思,你并非李宣?”
他绕着上官海棠转了一圈,又嘀咕道:“与画像分毫不差,怎会有错?”
“此事容后再说,你们且到屏风后暂避,待我先安抚禁军。”
殿外脚步声渐近,上官海棠当即取过架上大氅披上,掩住左臂伤势,朝殿外行去。
刚到殿门处,便见数十名天霜卫正欲入殿。
众人见“李宣”安然无恙,俱都松了口气。
“王上,刺客何在?”
天霜卫统领上前抱拳躬身。
上官海棠淡然一笑:“不错,尔等反应尚算及时。退下吧,孤不过试试你们可有懈怠。”
“属下等恪尽职守,不敢有半分松懈!”
统领如释重负,其余人也未起疑心。
毕竟自家大王武功深浅,他们最是清楚。莫说寻常刺客,便是绝顶高手亲临,也难讨得便宜。
“好,都退下吧。”上官海棠挥袖道。
众人当即领命退出。
待命侍女严守殿门,无事不得打扰后,上官海棠方回殿中,唤归海一刀与成是非现身。
三人各自落座。
上官海棠直截了当道:“此番刺杀,仅你二人前来?端王未曾亲至?”
归海一刀摇头道:“他本已动身,途中却收到密报。后命我二人先来中都试探,自己转道去了大漠。”
闻听此言,上官海棠面色骤变。
“莫非李宣此时正在大漠?”归海一刀立时猜到了七八分。
上官海棠不答反问:“你们此行刺杀,似乎是为救人?”
成是非便将素心之事一一道来。
与此同时,大漠深处,捕鱼儿海畔。
时值仲秋,虽距寒冬尚有月余,北地朔风已然刺骨。
李宣仅着一袭青衫,衣袂猎猎作响,却浑然不觉寒意。
他刚诛灭蒙古最后一位部族首领,正欲南归,冥冥中却感应到一股危机正在逼近。
这般强烈的危险预感,自他参透“至诚之道”以来,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