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南唐当后主

第79章 太子日常,红颜知己

重生南唐当后主 凌云剑霄 3410 2025-05-17 21:16

  南唐保大十四年,夏,

  东宫书房内,李煜正批阅奏折,窗外夏蝉鸣噪不休。

  成为太子已半月有余,朝政千头万绪,

  他几乎每夜都熬到三更。

  “殿下,三皇子齐王求见。”张承业轻声禀报。

  李煜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三皇兄李从善,

  这个比他年长三岁,在皇子中排行第三的兄长,自他被立为太子后,几乎每日都会来东宫“请教”政务。

  虽然明为“请教!”

  李煜何尝不知道他的目的不过是想一探虚实罢了。

  “请。”

  李煜心中冷笑,放下朱笔,整了整衣冠。

  门帘轻挑,一位身着湖蓝色亲王服的青年迈步而入。

  李从善生得面如冠玉,眉目间与李煜有三分相似,却多了几分成熟气度。

  他行礼的动作一丝不苟,恭敬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臣参见太子殿下。”

  “三皇兄不必多礼。”李煜虚扶一把,“今日又有何事指教?”

  李从善笑容温润:“指教不敢当。只是泗州盐税一案,臣有些拙见,特来禀报。”

  他侃侃而谈,提出的建议确实切中要害。

  李煜边听边点头,心中却暗自警惕。

  三皇兄近来表现得太过完美,完美得不像一个刚刚失去太子之位竞争的人。

  “皇兄高见。”李煜微笑赞许,“此事就按你说的办。“

  李从善面露“惶恐之色”:“殿下折煞臣了。能为太子分忧,是臣的福分。”

  他顿了顿,似是不经意地提起,“对了,中秋将至,听闻殿下近日操劳过度,龙体欠安?”

  李煜眸子精光一闪。他确实故意放出风声,说自己“抱恙”,

  准备借此让李从善主持中秋诗会。

  没想到对方竟主动提及。

  倒是省了李煜一些麻烦。

  “些许小恙,不足挂齿。”

  李煜轻咳两声,“倒是中秋赏月诗会...”

  “殿下若信得过臣,此事就交由臣操办如何?”

  李从善主动请缨,“定让百官见识我大唐文采风流。”

  两人又寒暄片刻,李从善才告辞离去。

  他刚走,屏风后就转出凌如霜的身影,

  她早已被李煜特许可自由出入东宫,协助整理文书。

  “三皇子今日又是这般'恭顺'?”凌如霜语带讥讽。

  李煜揉了揉太阳穴:“自从本宫被立为太子,三皇兄就像变了个人。小时候他可是最跋扈的一个,常欺负我们这些弟弟。”

  凌如霜将一份名单放在案上:“这是三皇子近来举荐的官员名单。我查过了,全是他的心腹,或是...燕王旧部。”

  李煜扫了眼名单,眉头紧锁:“他想在朝中安插势力。”

  “不仅如此。”凌如霜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这个张潜,表面上是文官,实则是剑术高手,曾担任燕王府护卫统领。”

  李煜猛地抬头:“中秋诗会...”

  “正是。”凌如霜点头,“殿下要小心。三皇子很可能借机发难。”

  一阵沉默。

  李煜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一株老梅树。

  那是他十岁生日时,三皇兄送给他的礼物。当时李从善拍着他的肩膀说:“六弟,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起辅佐父皇。”

  “殿下?”

  凌如霜见李煜神色恍惚,轻声唤道。

  李煜回神,苦笑道:“如霜,你可知道,本宫最不愿见到的就是兄弟相残。”

  凌如霜心头一颤。

  她从未见过李煜露出如此脆弱的一面。

  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在朝堂上雷厉风行的太子,此刻眼中竟有一丝哀伤。

  “殿下...”

  她不知如何安慰,支吾半响。

  李煜已恢复常态:“无妨。既然三皇兄想玩,本宫奉陪到底。”

  他转向凌如霜,眸子逐渐柔情,“中秋诗会,你也要出席。”

  凌如霜一怔:“我?臣妾不过一介女流...”

  “你是本宫最重要的谋士。”李煜直视她的美眸,“有你在,本宫才能安心。”

  凌如霜耳根微红,低头应是。

  与此同时,三皇子府密室中。

  李从善正把玩着一只精致的瓷瓶,瓶中装着无色无味的液体。

  他对面坐着一名商人打扮的男子,实则是燕王李弘翼的心腹谋士。

  “三殿下,燕王说了,只要您在中秋诗会上让太子'出些意外',润州三万精兵随时听您调遣。”

  李从善轻笑几声:“大哥倒是心急。”

  他晃了晃瓷瓶,“告诉燕王,本宫自有打算。太子不是喜欢诗词吗?本宫就让他...永远沉浸在诗境中。”

  谋士会意一笑:“三殿下高明。燕王还让我转告,周国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唐国内乱...”

  “闭嘴!”李从善突然变脸,“这种事也是能随便说的?”

  谋士慌忙告罪。

  李从善又恢复了温文尔雅的模样:“去吧,告诉大哥,静候佳音。”

  待谋士退下,李从善走到一幅画像前。

  画中是年轻时的李璟与几位皇子,年仅十岁的李煜站在最边上,而李从善则紧挨着父皇。

  “六弟啊六弟...”李从善轻抚画像上李煜的脸,“你以为当上太子就万事大吉了?当年我能把你最爱的风筝弄坏,现在就能...”

  他没有说完,只是将瓷瓶小心收入袖中。

  三日后,凌如霜正在东宫偏厅整理文书,忽然发现一封被刻意藏匿的密信。

  信上没有署名,但字迹娟秀,似是女子所写。

  她本不该窥探,但信中提到的“三皇子”字样让她不得不警惕。

  展开一看,凌如霜面色顿变。信中详细记录了李从善与某位宫妃的私情,而这宫妃竟是...李煜生母的陪嫁丫鬟!

  “难怪三皇子对太子如此嫉恨...”凌如霜恍然大悟。这不仅是权力之争,还牵扯到陈年后宫恩怨。

  她正要将信收好,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凌如霜慌忙将信塞回原处,刚转身就见李从善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凌小姐,独自在此?”

  李从善缓步走近。

  凌如霜强自镇定:“见过三殿下。妾身奉太子之命整理文书。”

  “是吗?”

  李从善扫了眼案上堆积的文书,突然伸手抽出一卷,“听说凌小姐才学出众,不知对本王的诗作有何指教?”

  凌如霜接过诗卷,发现是一首《咏梅》,字迹与那封密信截然不同。她稍稍安心:“殿下诗才横溢,妾身岂敢妄评。”

  李从善突然凑近,声音压得极低:“凌小姐,你可知道本王生母是怎么死的?”

  凌如霜心头一震,还未来得及反应,李从善已退后两步,恢复了一贯的温雅:“中秋诗会见。太子近日操劳,还望凌小姐...好好照顾。”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凌如霜站在原地,手中诗卷微微颤抖。

  当晚,李煜听闻此事,脸色阴沉如水:“他竟敢威胁你!”

  “殿下,三皇子话中有话。“凌如霜忧心忡忡,“齐王生母之死...莫非另有隐情?”

  李煜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母妃在我五岁曾经说。不要与齐王走的太近,当时本宫不听,找齐王玩,不料险些落水丧命,母妃知道后与韦妃大吵一架。”

  “韦妃?“凌如霜惊呼,“那不是...三皇子的生母吗?”

  李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三皇兄从小就得父皇宠爱。如今韦妃虽已故去,但这份恨意...看来他从未放下。”

  凌如霜突然想起什么:“殿下,中秋诗会绝不能按三皇子的安排进行!我怀疑他要在饮食中下毒!”

  “本宫也有此虑。”李煜冷笑几声,“所以他不知道,本宫早已准备了'特别节目'。”

  他附耳低语几句,凌如霜先是惊讶,随即露出钦佩之色:“殿下此计甚妙!”

  李煜轻抚她的肩:“多亏你发现那封密信。看来三皇兄的弱点...就在于此。”

  窗外,一轮渐圆的明月高悬天际。中秋将至,这场兄弟间的生死博弈,也将迎来第一个高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