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说好的红楼,怎么成林妹妹的名字

  林如海踏入殿中,便直直跪地行了个大礼。

  皇帝见状急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从御座旁走来,伸手搀住他的手臂:“林卿何须多礼?你身着甲胄,当心硌着!”

  林如海却恍若未觉,抬眼望向皇帝,喉间忽然哽住,距上次君臣相见,已过去数载光阴。

  眼前的天子仍如记忆中般英气勃发,眉间却多了几分凝重,想来是这二十日京畿之围,叫他操碎了心。

  “陛下……”林如海声音发颤,“数年未见,陛下风采更胜往昔。”

  皇帝笑着摆了摆手,眼角皱纹里都沾着暖意:“什么风采不风采的,咱们都一把年纪了。朕这些年困在这宫里,总觉得缺个能说体己话的人。如今你来了便好,可别再走了。”

  他像寻常老友般扯着林如海的袖子,转身对夏守忠道,“快去御膳房传膳,朕要与林先生好好叙叙!”

  夏守忠笑着向林如海颔首致意,脚步轻快地往御膳房去了。

  皇帝拉着林如海在暖阁坐下,声音轻了几分:“此次战况究竟如何?你且细细说与朕听。”

  他早就收到牛继宗和杨博大概情况的奏报了,此刻正是想听听林如海怎么说。

  另外那几人还在统计战果,还有些善后的事要做。

  林如海拱手回禀:“托陛下洪福!昨日臣女婿与大同镇参将马芳,竟一路将俺答追杀至古北口,可惜并未抓住俺答,顺义那边虽未及细点斩获,但敌军溃散时丢弃的辎重、兵器不计其数,臣打了一眼,少说鞑子这回怎么也得死伤了两三万。”

  他顿了顿,神情郑重,“眼下俺答残部必从古北口遁逃,陛下可速令京畿驻军赶赴外围截击俺答打援的军队,能留多少鞑子便留多少!”

  顺德帝忙道:“早差牛卿去办了!”说罢便扯着林如海往桌边拽,“先不说这些!走,吃饭去!”

  两人落座用膳,闲聊起家常。

  而牛继宗那边,收拢军队后初步清点完毕。

  己方各部合兵后,死伤竟近三万。

  但此战战果斐然,单顺义城北鏖战,斩俘敌军超两万余人。

  李洛与马芳追杀百里,为求速决,除少数溃散被俘的蒙古兵,其余敌军几乎被斩首殆尽,光斩首数就达一万三千余级,另有千余人被俘。

  这般战绩,加之早前京城下对蒙古军的杀伤,此战斩俘总数已超四万。

  自太祖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辉煌的战果。

  便是太祖时候,这也是大大的胜利。

  若乘胜围剿俺答分散驻守的各部,总战果极可能达五六万之巨。

  牛继宗握着战报,双眼通红,指尖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单此功绩,足以比肩自家先祖。

  这场战役,也必将在国朝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匆匆整肃衣冠,怀揣奏报直奔皇宫,连甲胄上的血渍都未及擦拭,只想着快些将这天大的喜讯禀明陛下。

  此时,皇帝正与林如海共进膳食。

  牛继宗顾不上礼仪,向夏守忠通传后便急切入宫。

  夏守忠也深知战报的重要性,并未在意他失礼之处。

  牛继宗穿着沾满血迹的甲胄,便跌跌撞撞地冲进乾清宫。

  顺德帝见牛继宗脚步踉跄,忙伸手搀扶:“牛卿何事如此急切?”

  林如海也赶忙上前托住他的胳膊。

  牛继宗不及寒暄,扑通跪地,声音里带着哽咽与狂喜:“陛下!此战大捷!算上京城下的斩获,我军斩俘总数已过四万!”

  “四万?!”顺德帝猛然起身,手中饭碗“当啷”坠地,与林如海对视时皆目露震惊,俺答此次率九万军队犯京,如今竟折损半数!

  林如海攥紧牛继宗的手臂,喉间滚动:“可……可曾算错?”

  他原以为两三万就了不得了,没想到这次战果如此丰富。

  “千真万确!”牛继宗从怀中掏出染血的战报,“仅李洛、马芳追杀一路,便斩首一万三千余级,另有顺义城北斩俘两万余!加上此前京城防卫战的斩获,总数已超四万!”

  顺德帝忽觉眼眶发烫,伸手扶住龙椅才稳住身形。

  只觉胸腔里有团火在烧,烧得他几乎要落泪。

  他成了!他能直起身子,面对这些阳奉阴违的朝臣们了,他能挺起胸膛,面对那个压了他那么些年的老头子了。

  “夏守忠!”他猛地转身,声音发颤却透着狂喜,“即刻传旨:明日早朝,命六部九卿、各藩属国使节尽数入宫!朕要亲登午门,将此战大捷昭告天下!”

  至此,这场持续而是多天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而李洛,也即将迎来属于他的荣耀时刻。

  黛玉拖着李洛疲惫的身躯,径直回到府中休息。

  李洛则拖着黛玉的身体,悉心照料。

  黛玉沐浴后,便躺卧在床上。

  此刻,李洛拿起团扇,轻轻为她扇风。

  这奇特的场景,令两人心中都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这是他们第一次以对方的身体,如此近距离地注视着彼此。

  黛玉静静躺着,凝视着自己熟悉又陌生的面容,李洛亦是如此。

  两人也不言语,就这般安静地相处着,直至黛玉的鼾声轻轻响起,李洛仍守在一旁,手中的团扇未曾停歇。

  两府上下听闻喜讯,一时之间喜气盈门。

  众人纷纷着手筹备庆贺宴会。

  此前十多日,虽说称不上多么省吃俭用,但府中老爷小姐们早已憋闷得慌。

  不少人前来邀约李洛和黛玉,都被他以需休养为由婉拒。

  别说是两府了,神京城的街巷被欢呼声浸透了。

  沿街商铺纷纷敞开大门,掌柜的往路人手里塞着免费的糕点,孩子们举着用柳枝编的花环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鬓角插着野花的妇人踮脚望向城门方向。

  城墙下聚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有人把自家熬的小米粥装在木桶里,旁边立着“请英雄饮”的木牌。

  有人将晒干的艾草分给邻里,说是能祛战场上的寒气。

  不知谁敲起了得胜鼓,咚咚的鼓点里,卖糖葫芦的老汉扯开嗓子喊:“今个儿糖球管够!”

  整个京城里,都是沉浸在劫后余生的欢快之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