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80从少林寺武指开始

第52章 五关里云在堂

1980从少林寺武指开始 黑水渊 5171 2025-05-19 09:28

  关老爷子为传法而来,天台国清寺山门也为传法而开。

  以寺成国清为号的国清寺,虽说是天台宗祖庭,但也跨不过‘少林’二字。

  正经来说,国清寺山门,是在刚刚的山下,门在山下、道场在山中,才该是山门较为准确的说法。

  现在陆扬一行,算是在国清寺的正门之外,再往里走,就是电影中少林寺的山门所在。

  而那里也将是试镜第一场,少林寺舍粥、众僧救小虎的地方。

  国清寺位于天台城关,虽说寺在山中,但山下不远就是民居,陆扬所谓的不远,大概有个两三公里。

  “张导、施导,运动员们的饮食中有牛羊肉,就不在寺中居住了,住在山下,正好每天跑步往返。”

  众人在国清寺正门驻足,也是在等正主延请,看到国清寺正门还有香客出入,陆扬也就转移了刚刚跟关老爷子探讨的话题。

  人家不想深谈,他再喋喋不休,也容易把彼此默认的事儿给谈崩了。

  “陆指导,这要马先生点头才好,我们同意没用!”

  张鑫焱导演决定不了剧组人员的居所,这是马显达管辖的范围。

  来之前,地方上已经说明,国清寺这段时间也会尽量闭寺协助拍摄,剧组人员也被安排在了国清寺居住。

  陆扬到了寺门前反悔,就超出了张导的管辖范围。

  随着寺内佛钟敲响,国清寺一方的接待阵容也算是对的起少林寺剧组,一众高僧,携寺中僧众全体出迎。

  完全不是日韩的和尚来了,需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拜谒祖庭的时候了。

  按照现行的礼仪,外宾来了需要热烈欢迎,但国清寺不同,作为天台宗祖庭,这里对于外来的和尚并不和善。

  还有一点,国清寺也是与众不同的。

  上山的时候,陆扬在车窗里也看到了在田间劳作的和尚,这算是古法,别的寺庙很少有自己种地的和尚。

  因为国清寺的质朴,所以他们的袈裟也不够奢华。

  在陆扬看来即便不用金丝玉扣,也得看上去像呀!

  “张导,咱们用的袈裟,也跟国清寺一致?”

  听到陆扬要抠细节,张鑫焱导演也有些头大,从拍摄十三太保风云会的时候,他就有所察觉。

  剧组这位陆指导,在道具甲胄上的精益求精,好像意有所指。

  而所指方向最明确的一点,就是港城影视圈的服化道。

  因为商业化运作的原因,港城影视圈的服化道,与他国的服化道相比,可谓是一塌糊涂。

  比之岛上的精益求精,更是如草台班子一样。

  陆扬所求,比之岛上的精益求精犹有过之。

  即便是岛上的剧组,也不会为了某一部电影,制造近千副甲胄。

  几十副用来取景,已经是相当大的投入。

  如果按照明光铠在港城展会上的售价,少林寺剧组仅是在甲胄一项上的投入,就已经过亿了。

  “陆指导,剧组的资金有限,服化道的配套已经几近完美,不可过分吹毛求疵,按港城售价,剧组的甲胄投入已经过亿港币了……”

  张鑫焱导演直接拒绝陆扬的原因,跟剧组资金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了陆指导自己身上。

  赴港参加展会之前,陆扬做过半部剧本的动作设计。

  张导之所以选在天台寺,也就是面前的国清寺试镜,就是因为黄河渡口张小虎逃出生天的场面太大。

  原本的剧情设计,一两百人也就够了,但陆扬为了展示王仁则身为将领的威风煞气,设计了近千人的大场面。

  除了大场面之外,还有与之对应的木寨、牌楼等等固定建筑。

  虽说张鑫焱导演已经安排了这些布景,但花费方面,张导还是认为有些靡费。

  黄河布景正在制作,前期的花费已经有了数目。

  按照五百万港币的拍摄资金,以及陆扬前期做过设计的武打场景,张导也做了一个大致的预算,拍摄这一半的动作,只怕就要花掉大半资金。

  剩下那五百万,对施洋平导演而言,一样不多。

  也是一半的剧本,但却比少林寺剧本更为详尽,花费自然也更多,施导估计他那五百万只够拍半部本子。

  现在刚到天台寺,陆扬又想在袈裟上铺张,张鑫焱导演决定先锁住这个散财童子为妙。

  “张导,过亿港币,可是个不错的噱头,唐小姐不是去了杭城吗?等她返回港城的时候,可以宣传一下……”

  陆扬打蛇随棍上,心里压着账本的张鑫焱导演,并不搭理他。

  而是面带微笑,随于塰老师快步上前,迎向天台寺的欢迎队伍。

  张导之所以不叫国清寺而是叫天台寺,也是有原因的。

  只因七二、七三年整修的时候,国清寺把本属于同一山头的其他寺院给借机兼并了。

  国清寺还是国清寺,但天台寺才是他的官方称呼,涵盖了这片山头的所有寺庙。

  接下来国清寺方丈唯觉法师做了自我介绍,这位之前是天台寺在七五年代替前任澹云方丈接见外宾的主事大和尚,七六年被选为方丈。

  这老和尚也与陆扬想象中的和尚不同,颇有些率真味道。

  只因这和尚对张导、施导、于老师、关老爷子,以及剧组的秃头和尚较为和蔼,看他这个武术指导的眼神略显玩味。

  于成惠老师那边也是一样的玩味。

  至于留着过耳长发,还有一个较为猥琐的赵氏师徒,老和尚眼中可就不是玩味了,而是略带厌恶。

  看着老和尚行走在剧组的人群中,和蔼的跟其他人打招呼。

  陆扬扫了一眼身旁的于成惠老师,再扫了一眼另一边的赵氏师徒三人,轻轻一叹,便转向于老师问道:

  “于老师,这老秃驴好像不咋待见咱们呀?”

  陆扬声音虽小,但天台寺山门之外,也是肃静异常。

  他一声‘老秃驴’登时惹的于成惠老师,侧跨一步跟他拉开了距离。

  “于老师,你要随时入戏呀!难不成王仁则还会称呼方丈大师?就该是‘老秃驴’的……”

  闻言于老师再一步跨回来,轻声说道:

  “陆指导,你头顶混元髻、后腰插拂尘,这可不就是道士进庙门,走错门儿了吗?”

  闻言,陆扬在老和尚前后看了一下,用不高不低的声音,宣了声‘福寿无量天尊’……

  这一声直接引来了临时领队于塰老师。

  “陆指导,不要如此斤斤计较,唯觉法师之前的经历有些一言难尽,人之常情么……”

  与陆扬没跟地方上的人交谈不同,作为少林寺剧组的国内临时领队,于塰老师可是听了一路介绍,因此知道唯觉方丈的过往。

  “于老师,您看这位于老师入戏多快,不要如此斤斤计较,颇合佛法呀!”

  “我说那老秃驴咋不愿搭理咱俩呢?兴许是之前挨过道士的揍,我是混元髻,您是络腮胡,都不受待见呗?”

  见唯觉方丈已经开始从队尾返回,陆扬这边又口无遮拦,于塰老师只能无奈对另一位于老师说道:

  “老于,带陆指导到下面县里转转,刚刚陆指导不是说咱们要住在寺外么?”

  对于陆扬刚刚向张导提的要求,于塰也很赞成。

  地方上的人特意提醒过,住在庙里要尊重人家的一些清规戒律,不好弄的乌烟瘴气。

  于老师是光头不假,但可不是真和尚,而且还是个武人,烟酒肉那可是离不了的。

  “于老师,这仨也带上吧,你瞅中间那位,跟流氓成精似的,带在身边,我也怕你作难。”

  顺着陆扬的说法往赵氏师徒中间望去,见了一脸怯怯的赵智凌,不是教练的威严在,于塰老师差点笑了出来。

  摆摆手示意陆扬带着一干不恰赶紧走人,于老师这才带着宽和的笑容,迎向了唯觉方丈。

  “走吧,别糗这了,下去转转……”

  自从在长城片场训舞蹈演员找到感觉之后,陆扬也渐渐变的有点毒舌,但这感觉不错,因此也就随心所欲。

  对于成惠老师,他还尊重一些,换了在他面前没敢出手的赵氏师徒,他可就不客气了。

  一行人,除了于成惠、赵氏师徒,后进剧组没有剃发的赵常君也跟了上来。

  赵常君能进少林寺剧组,也算是运气使然。

  受师兄马显达相邀赴港之前,他刚刚完成了神秘的大佛这部电影的武指工作。

  对经常随团出访的赵常君来说,出国已经是家常便饭,因此他也就留在了港城。

  结果,又遇上潘富清、王长凯两位教练员带着几个队员离队,在马显达的一再相邀下,赵常君才进了少林寺剧组。

  结果就是刚回国就得了八万块,还有一辆车。

  赵常君跟觉远和尚李小虎差不多,家里都有一大帮子人指望着他的工资。

  八万块,对普通家庭而言,就是一笔巨额的天降横财。

  虽说因为陆扬的建议,又被师兄马显达收走四万在京城买房。

  但剩下的四万,对普通家庭而言,也是跟八万没区别的。

  因此在少林寺剧组,赵常君对陆扬那是相当亲热,只因他从马显达口中得知,数次相邀,都是这位陆指导提出来的。

  少林寺选在国清寺也就是现在的天台寺拍摄,除了天台寺七二年重修过之外,张鑫焱导演在取景上,受胡金荃导演的影响也是不得不说的。

  天台山,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站,也是开篇之作。

  徐霞客能以天台为开山第一篇,其景色之秀丽,自然无须多言。

  对天台国清寺,陆扬也极为熟悉。

  国清寺与正常佛寺南开门不同,取的却是紫气东来的东开门。

  自佛寺东门而走,就是天台寺院四绝之一,国清万松径。

  只是可惜,当年的十里松林,只余寺院周围还算茂盛。

  正经到了国清寺最早的山门之前,却是一片草木寥落的模样。

  这片草木寥落如果放在中岳嵩山,也能算是一景,只因嵩山至今仍是童山濯濯的模样。

  几人沿故老的万松径,也就是现在的国清路一直走到天台县城,一行道装六人,倒也没被人刁难,顺顺利利就走进了城里。

  现在的天台,旧时的城墙还残存一部分,倒是有些千年古城的气象。

  进城之后,陆扬也不去楼房林立的所在,只是沿着城中铺着碎石的古老街巷溜达。

  古城的氛围就是好,牌坊林立、故居巍然。

  古老的南方庭院跟北方的四合院相比,外在气势上更显高大、巍然,只因天台的这些院落有三台九明堂之说。

  简单一点说来,就是三进三合院,一院高过一院,三进院落即为三台,没有前排倒座房的三合院,三进院落就有九座透光很好的名堂,所以叫做三台九明堂。

  走到一个有五关里名字的街道,陆扬发现了一座开着正门的三台九明堂,见周围没人,他也就领着众人踏了进去。

  走过一进院,陆扬就觉着这座老院子不是住人的房子,多半是什么单位的房子。

  因为一进院的屋子,基本都是空屋。

  走到二进正堂前,老旧的牌匾依旧挂在原处,上书笔力遒劲的‘云在堂’三个大字,只是时间有些久远,牌匾的木刻字几乎跟牌匾融为一体了。

  越过云在堂的正堂,后有一座石桥,石桥上的字迹清晰,刻着‘归云桥’三个字,除了归云桥三个字外,桥体上还刻有金石篆书。

  虽然名为归云桥,但这桥跨的仅是一个宽不过两米的小水塘。

  陆扬正想探究一下云在堂后面的院落,却被一声南音绵绵的‘同志呀……’给拽住了脚步。

  费劲沟通了一下各自的口音,陆扬才得知这里是五关里的临时居委会所在。

  闻言,陆扬扫了一眼云在堂,就拿出了自己铁路歌舞团动作指导的工作证,并在临时居委会,给位于杭城的丝绸公司打去了电话,言明要找港城来的唐小姐。

  唐雯没有随剧组集体行动,也有陆扬给她安排的任务在身。

  最近这段时间,港城的书画沙龙跟国内书画家合作的成果,就是复原了十几种唐锦纹样,并参照文物商店里的古锦,复原了几十种各色锦料的纹样。

  有了纹样,自然要复原古锦,在复原古锦的项目上,陆扬也没让唐雯去找依旧延续手工的云锦。

  而是找到了位于杭城的江南丝绸厂,对陆扬来说,机织才是剧组用的起的道具布料。

  手工织锦,别说以后了,现在也是国内的奢侈品。

  云在堂、归云桥的名字,颇合陆扬心意,看到之后,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拥有。

  给江南丝绸厂打这个电话,就是要让唐雯出钱,购置下位于天台五关里的云在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