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1977之南下北上

第44章 夜校

重生1977之南下北上 江月秋水 2776 2025-04-17 14:52

  “古玩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买定离手,钱货两清,你去找谁说道?要不你去问问李德才,看他给不给你做主……”

  “六爷您就别拿我开心了……不过这事儿总不能这么就算了吧!”

  “自己看走了眼,怨不得别人,难不成你还要去老艾头儿家撒泼打滚?”

  “不是!话虽然是这么说,可……可这钱,这钱也不都是我的,有一部分是我借的……”

  “借的?你小子胆子可真够大的,千万别和我说,你的钱是找吴家那丫头借的……”

  陈志飞沉默不语,已经是羞愧的无地自容了。

  “你可真有出息!老吴家什么样子,你不是不知道,这么大的事儿你也敢胡来……”

  “我知道错了,主要是我也没想到他老艾头……哎!”陈志飞狠狠抽了自己一个嘴巴。

  “吃一堑长一智,怨不得别人!看在老吴家丫头的份儿上,我就给你指条明路。”

  一听徐六爷有门路,陈志飞立马殷勤地给他递上烟袋锅子。

  “我就知道六爷您肯定不会不管我的!”

  “哼!婆婆妈妈的,好似个娘们儿。这样,这两个民国八年的袁大头倒是值点儿钱,按照金银市价,我就一个25块钱收了。你拿了钱,赶紧去还给老吴家那丫头。”

  “25?六爷,您这不是要黑吃黑吧……”

  “怎么,嫌少?那你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不不不!六爷,您说多少钱就多少钱,那剩下的这些呢?”

  “你真当六爷我是收破烂的?”

  徐六爷说着从柜台下面拿出五张崭新的十块钱,陈志飞见状也是嘴欠,“六爷,您这钱……不会是公款私用吧!”

  “滚蛋!五十块钱都拿不出,我还配让人叫声爷吗?”

  “叫爷难道不是因为您岁数大……”

  “玩儿蛋去!”

  “是是是……反正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要不您破费一下,帮我把这几个民国三年的也收了呗。”

  “别得了便宜就卖乖,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老子给你擦屁股。”徐六爷白了陈志飞一眼,“不过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人,当年也是个老玩客,只是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反正这些五帝钱和袁大头,他要是不收,那咱们整个桦林县就没人敢收了。”

  徐六爷说着,扯下一张日历,在上面写了一个地址。

  “南街巷108号?是在县城?”

  “这是我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兄弟,能不能卖得出去,卖多少钱,那都是你的本事。”

  徐六爷说着,将五十块钱和那几枚袁大头都推到了陈志飞的身前。

  “六爷,您这是什么意思,这两个民国八年的,您不是收了吗?”

  “收是收了,这钱给你,是让你先还给老吴家那丫头。至于银元,你要是能多卖,那就是你自己得的,卖不出去,再把银元拿回来给我,我照样收。这里外里,你是欠了六爷我两人情!”

  一听这话,陈志飞忽然有些语塞。

  要知道,他和徐六爷的交情不过是平日里坐在一起侃大山,聊聊抗美援朝,打棒子老美的往事。

  倒不是他想要关心爱护独居老人,而是相比较于村里的其他人,徐六爷的见识,能让他这个后世人感到共鸣。

  说白了,也就是能找到共同话题。

  “六爷……”

  “行了,别娘们儿唧唧的!古董这一行的水,深得能要了人命。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自己最在乎的家人扯进来。”

  “我知道了,六爷。”

  这一次,陈志飞是发自内心的受教了。

  早跌跟头,早爬起。

  他心里骂着老艾头儿的同时,也感激着对方给自己上了一课。

  如果说老艾头儿完全不知道这些银元的价值,那又为什么故意将两个值钱的八年银元放在最外边,又用油纸包好,让他以为这整个一条银元都是一样的年份。

  而且再给自己上眼的时候,看的始终都是最值钱的那一个。

  这不是一个事先就计划好的圈套,陈志飞打死也不相信。

  看来蛇鼠一窝这话没错,王大勇是那样的混不吝,他的姥爷又能是什么好鸟。

  上梁不正,下梁才歪。

  有道是人心隔肚皮,自古向来,都是如此。

  ……

  是夜,正是夜校开课的时间。

  和平乡知青点儿一共大约五十多名知青,受制于场地的限制,夜校就索性开在和平乡的中心小学。

  白天,这些知青在林场上工。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就一同到中心小学参加夜校学习。

  授课老师,当然就是清北的高材生,美女知青林思慧!

  这样一来,扫盲班就都交给了同为白石村的教师,杨丽丽。

  不过成人夜校也都是自愿报名的,就比如那些年纪较大,或者是已经成家,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参加高考,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来夜校学习。

  所以第一天开课,整个教室内算上陈志飞,一共也就来了三十多个知青,即便来了的也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林思慧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戴着黑框眼镜,抱着书本站在讲台上,别说还真有一股女教师的韵味。

  可她之前教的都是十来岁的孩子,或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的淳朴村民,到了同为知青的夜校课,难免紧张的直舔嘴唇。

  不过下面的这些知青们最为关心的可不是她能不能教好,而是这高考到底什么时候举行,还有什么人能够参加。

  所以还不等讲台上的林思慧开口,下面就有人主动问道:

  “那个小林啊!咱们今天也不说别的,就说说这高考的事儿到底准不准成,不然大家在这儿也是白费工夫!”

  紧接着就有人附和道:

  “是啊!我今年都二十七了,国家还能让我报名不?”

  “还有我!我下乡之前,高中都没毕业就来了咱们和平乡,是不是得把高中念完才能参加啊!”

  知青们是你一言,我一语,根本就不给林思慧开口的机会。

  这时候,教室外有人大喊道:“吵吵吵!吵什么吵!还让不让人说话了!”

  说话之人正是河东村的王大勇,可能是下午听了陈志飞的话,他一个河东村的,也来知青班凑凑热闹。

  其实除了他之外,可能是好奇“高考”这件大事,隔壁扫盲班的不少村民也都站在外面,透过窗户往屋子里观望。

  王大勇是什么人,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一样,没人敢跟他叫嚣。

  所以教室内顿时又变得鸦雀无声了起来,可能是事先就预想到了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知青办的李德才也跟着来上了这节夜校课。

  “行了小林同志,大家的问题就由我来回答吧。”李德才一向对美女是很“照顾”的,说话的语气都温柔许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